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纪念馆位于平和县南胜镇邦寮村尪仔山,往东是著名佛教圣地三平寺和风景秀丽的太极峰。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将中共厦门市委所领导的漳州中心县委与福建省委领导的饶和埔县委及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澄饶县委合并组建成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直属中央。1934年5月,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在漳浦车本成立,1934年8月,在平和县南胜邦寮山召开闽粤边区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2.
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广东东江苏区和闽西苏区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中共东江特委,闽西特委和闽粤边区特委先后领导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是由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演变而成的。1938年2月,在闽粤赣边省委的指导下,闽南地区党的各县委负责同志在平和县东坑乡下尾烧村举行会议,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作出的“东南地方党不称省委应称特委”的决定,①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改称为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因此,闽南党组织也相应变换名称,撤销闽粤边区特委,成立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何  相似文献   

4.
中共闽粤边特别委员会的革命历史在平和县乃至整个闽南革命史上都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整个闽粤边区革命斗争中,闽粤边特委成功运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把闽粤边区的革命事业推向鼎盛时期。闽粤边区的革命历史是丰富、深刻而全面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这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对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的日子,不由得使我回想起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战友和革命群众。谨此怀念在闽粤边区为捍卫党的领导机关安全的堡垒户的英雄业绩。 一、闽粤边区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和转移 根据中共华南党组织负责人方方的决定,1946年11月在福建省永定县的园头山村成立了中共闽粤边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统一领导闽西南地区和粤东梅州各县的工作,魏金水同志任特派员,王维同志任副特派员。工委根据中央和广东区党委的指示,于12月在园头山村的山寮里召开干部会议,联系边区的斗…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老领导——原福建省委党史征编委员会副主任、省五届政协副主席卢叨同志,因病于1993年11月1 6日与世长辞。卢叨同志1915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的农民家庭,1932年12月参加革命,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和诏特区书记、县委书记,潮汕中心县委军事部长,潮澄饶中心县委组织部长,闽南特委书记、地委书记,闽粤赣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  相似文献   

7.
诏安     
文圃学堂在诏安霞葛厚安村,原是一所私塾。1928年夏秋之交,工农革命军饶和埔诏独立支队党代表温仰春,奉东江特委之命转移到诏安霞葛厚安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年底,温仰春和其他同志在文圃学堂成立了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不久后改称中共饶和埔诏县委),温仰春任组织部长。温仰春在文辅学堂期间,一面教书,  相似文献   

8.
中共闽粤边特委根据地按照中央指示,在南方15个根据地中率先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开展国共抗日合作谈判。1937年6月,中共闽粤边特委在高坑乡(即现在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侯卿陈氏宗祠举行扩大会议,会议作出有关决定并发表《为改编红军第一、三支队及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告同胞书》。高坑会议是中共闽粤边抗日合作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促进闽粤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共龙溪地委、龙溪行署和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府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在漳州召开“芗潮剧社”成立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原在闽粤边区和漳州坚持武装斗争和地下斗争的领导同志,有散居在海内外的芗潮剧社老社员,有中央、省、地、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党史和文化工作者共一百二十多人。会议听取了彭冲、卢胜、陈虹、刘秉仁、张全金等领导同志的讲话,进行了认真的学术讨论,安排了有教育意义的参观和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一、挺进乌山 为了进一步发展革命武装,扩大游击区,使闽南和粤东根据地连成一片,同时牵制国民党军队对靖和浦根据地的"清剿",中共闽粤边特委指派我带队开辟云(霄)、(平)和、诏(安)边区,建立乌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1.
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是1934年中共中央为着粉碎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计划在敌军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而在闽南和粤东边界组建的地方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它领导边区军民从当地斗争实际出发,英勇奋战,使闽粤边区成为一块富有声色的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八省的战略支点之一。在纪念中共闽粤边区  相似文献   

12.
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是一支在游击战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队伍。它包括闽南红三团、潮澄饶红三大队、饶和埔中心区游击队,以及后来发展的闽粤边支队等,1934年8月,中共闽粤边特委成立时,兵力约有600人,游击队经常活动的范围主要在闽南7个县和粤东4个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上午,诏安县城一片白色恐怖。在诏安“月港事件”中被捕的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代理书记张敏,以及中共云(霄)和(平和)诏(安)县委委员张崇、许克(许大贵)、文永视(江仁)、陈诏(老诏)、赵任雄、纪力侯等十二人,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15.
十一月八、九两日,中共漳州市芗城区委党史办在漳州召开中共漳州工委党史座谈会。原漳州工委地下党员和部分革命群众代表共五十一人出席了座谈会。与会同志追忆了解放战争时期,漳州工委在发展地下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学生运动、组织抗征  相似文献   

16.
一1926年5月,年仅13岁的习仲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1932年3月起,他领导发动了"两当兵变",兵变失败后又与刘志丹等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习仲勋任政府主席。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12,(7):22-25
方方,广东普宁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先后担任过福建军区杭岩永游击纵队政委、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红9团政治委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中共南方工委书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等职。1971年9月逝世。  相似文献   

18.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1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决定在福建广东边界组建的。同年8月正式成立,直接归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被中央指派为特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后,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抓好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闽粤边区在3年内粉碎敌人的严密封锁,及10余次大举  相似文献   

19.
<正>一、挺进乌山为了进一步发展革命武装,扩大游击区,使闽南和粤东根据地连成一片,同时牵制国民党军队对靖和浦根据地的"清剿",中共闽粤边特委指派我带队开辟云(霄)、(平)和、诏(安)边区,建立乌山革命根据地。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这不只是因为担子太重了,更主要的是我和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就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1937年7月16日的诏安“月港事件”,与“漳浦事件”只间隔数个小时。这一天的中午,国民党诏安保安团一个连,在保安团长沈东海的带领下,直奔建设乡月港村,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包围了正在村里下脚祠堂召开的云(云霄)和(平和)诏(诏安)县委扩大会议。他们在开枪打死云和诏县委委员罗贵炎和打伤其他二、三人以后,又强行解除了主持会议的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代书记张敏以及其余云和诏县委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的武装,搜查了会场和宿舍。张敏等十二人遭逮捕,解押到诏安县城后的第四天,全部被枪杀于诏安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