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晚清政府出于内乱可饵,外患渐轻,皇位永固的现实考虑,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在对欧美、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进行反复比较与权衡后,清政府选择了日本政治模式作为自己改革的蓝本,并试图通过立宪,改变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但借助改革索取特权,使得统治者迫于统治危机和社会压力而进行的旨在恢复濒临崩溃的统治秩序进行的重建尝试,非但未能挽救其统治,反而成为王朝覆灭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2.
授权是调整政府间权力配置的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授权体制在政府间纵向关系上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这样一种制度配置.这种配置使得地方政府受到很强的增长激励,为地方政府创新和竞争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使得政府间纵向关系保持着足够的弹性,能够根据形势需要作出适应性调整.但它也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后果:地方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科层制是一种权力以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体现的是权力分配的制度化、等级化和非人格化。从科层制组织设计的角度,理清集权、分权与授权的关系,并通过适度集权、适当分权、适时授权等途径,让组织权力结构更加优化,更加适应新形势对组织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作为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应对分权改革需求,平衡集权、分权、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法国设置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中央政府行政派出组织。法国中央政府的行政派出组织根据权限范围可分为一般权限和专门权限两种,其利用自身严密性、多变性、专业性及整体性等特点,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地方政府的雏形,构建了跨域治理的基本模型,调整了行政区划,形成了具有法兰西特色的行政派出组织。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具有多元价值取向。有效的公共政策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多元价值不同向度的要求,以此推动公共利益的完整实现。然而,多元价值彼此冲突的事实却使得公共政策选择经常陷于“悲剧性抉择”的困境之中,公共政策经常要在这些诸“善”中进行排他性选择。如何有效解决因价值冲突而引起的价值适用上的选择困境将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以及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稳固。对公共政策进行价值分析、价值排序、价值妥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分权制衡是现代西方国家宪法重要的原则之一,其理论形态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17、18世纪的自然法学派丰富和发展了分权制衡理论,美国早期的联邦党人不断完善,使分权制衡思想在理论层面逐步完善.而能够有效检验分权制衡思想和理论形态的“场域”则最终在宪法文本和宪政制度设计中有所体现,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法文本和宪政制度设计中均采纳了分权制衡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鉴于我国权力制衡不到位的状况,所以,借鉴西方国家分权制衡的理论形态和制度设计来完善我国权力制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公平正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政权的合法性,是政府行政职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成为公共行政价值理性选择的必然性。现代政府需要从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行四个方面入手来实现行政公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公共行政的精神》这本书中的问题意识、核心命题和关键性概念的体认与解读,得出中国转型期的公共行政改革可适当借鉴《公共行政的精神》重申公共价值的理念要旨。转型重在转念,中国转型期需要重申公共行政精神,重视本质性思维,但要基于中国转型期的大国现实进行合宜的选择而非直接照搬弗里德里克森的理论体系与结论。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行政发展的基本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今天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背景,其影响之大不容忽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现实还缺乏良好的透明度和平衡性,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带有极强的挑战性,公共行政也因此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官僚制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重要基石之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正在经受世界行政改革大潮的挑战,效率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话语。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对追随西方、摒弃官僚制、实行效率优位,还是谨慎借鉴,吸纳官僚制,公平优位等基本价值的选择作出论断。  相似文献   

10.
当代政府管理改革价值选择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学术思潮和政府改革实践的背景下发生的,它体现了价值选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探讨当代政府管理改革的价值选择过程中的政策举措,也就是改革过程中具体应用的操作规程,由此明确政府管理改革价值选择操作规程的涵义、提出的依据以及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行政伦理妥协以择恶弃善、择小善弃大善为基本表现形式,是行政人员面临价值冲突时的一种特殊价值选择形式。从起源上来考察,行政伦理妥协的存在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与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它却真切地威胁着行政系统的良性运行。减少乃至消除这些冲击,关键在于通过提高公共行政人员的素质以及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内外兼施,实现对伦理妥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作为舶来品的政府绩效评估自开始就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题,这集中表现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困境。围绕理论与现实两个标准,实践中分别出现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评估模式,评估主体分别为公民和中央政府,然而,两种评估模式都是有效性与有限性共存。特别是这两种评估模式均未能在理论与现实的二维标准之间找到合适的均衡点,而是迈向了标准的一维化和极端化,最终使得两种评估模式双双失效。  相似文献   

1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关系调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任何一种模式——集权或分权——都各有利弊,中央集权有利于树立中央的权威,进而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却具有体制僵化和损害地方自由的危险;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自主和更有效率的发展,但却有产生地方保护主义进而危害国家统治的危险.基于国家统治和管理效率的双重目标,我国应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并使权力调整制度化和法制化,通过有选择的集权和制度化的分权,构建相互合作和依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实现集权和分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统治和管理效率的双重目标,我国应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并使权力调整制度化和法制化,通过有选择的集权和制度化的分权,构建相互合作和依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实现集权和分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呆障和改善民生:公共政策的合理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瑶 《理论前沿》2009,(24):40-41
保障和改善民生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合理价值选择。应着重从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入手,推进公共政策制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保护基本民生。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评估离不开价值选择,其所涉价值包括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知识价值和能力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终结性价值和形成性价值。高等教育评估要做到价值前置,先做好评估的价值选择再进行评估方案的设计和评估方法的选择。政府、高校、公众不要被单一评估误导,而要重视综合评估,确保对高校和高等教育判断的全面和准确。此外,以往的高等教育评估在价值选择上重管理价值、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终结性价值,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要注意价值纠偏,对教育价值、能力价值、个人价值和形成性价值给予更多重视和强调。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公共行政价值观的争议与互动。效率价值取向强调以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工具技术来提高政府效率,而规范价值取向则以追求社会民主、公平等公共行政的理想目标为其最高价值。二者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相互交缠,难分难解。研究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互动与流变,对于深化公共行政学的价值研究、理清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轨迹,促进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行政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与政府行政模式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行政发展所蕴含的民主价值取向是推动政府行政模式从效率至上向社会公平至上和服务至上模式转换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西方国家在现存制度框架内推行政府改革、发挥政府的行政效能和体制内各个组成部分的合力、间接维护政治统治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取向与政府行政模式转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政治建设目标,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自主政策的市场取向与政府分权取向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自主是近年来政府在分权范式下所采取的一项颇具普适性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政策,市场本位是大学自主的核心价值与实质。而政府分权作为大学自主的主导性因素,其市场取向决定了大学自主的市场本位。质言之,大学自主政策的市场取向与政府的分权取向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内蕴的价值取向与行政发展价值选择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内蕴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价值取向,它们是行政发展的价值选择的内在规定。由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所决定,行政发展价值选择的目标形态应是和谐的行政、艺术的行政、具有公共精神的行政、法治的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