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员薪酬制度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和敏感的环节之一,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影响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薪酬制度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美国是公务员薪酬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公务员薪酬制度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灵活的工资结构、透明的奖金津贴、动态的薪酬调整机制。相比较而言,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历史较短,仍不够完善,因此,应该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国具体国情,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薪酬法制建设、完善公务员薪酬分类、优化公务员薪酬结构、健全公务员薪酬调整机制、调整公务员薪酬水平,尤其是我国可探索实行公务员薪酬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  相似文献   

2.
"考录"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任用的主要形式。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作为国家公务员任用主要形式的考试录用制度为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考录"工作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以利于考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考录”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任用的主要形式。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作为国家公务员任用主要形式的考试录用制度为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考录”工作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以利于考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国家人事部颁发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这一规定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必将对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作为一项新制度,它在许多方面尚需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当前要做好国家公务员轮岗工作,必须认真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目的,防止两种错误认识对国家公务员实行轮岗是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开发公务员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机关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因为公务员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容易造成视野局限,产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培训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1993年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公务员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制度层面,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形成了正确的培训理念、完善的培训体制、明确的培训种类、丰富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式和严格的培训管理;在实践层面,公务员培训的规模和力度不断增大,公务员队伍素质能力显著提高,培训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培训机构体系日趋健全,培训师资队伍日益雄厚。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培训,需健全公务员培训需求分析机制、培训内容更新机制、培训对象选派机制、培训使用激励机制和培训绩效评估机制,促进公务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依法行政作为政府权力配置和运行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唯一途径.本文通过对<2005年南京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及调研问卷分析,在肯定成绩同时指出了目前在南京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进而提出了要从依法行政推进与公务员法律意识提高形成良性互动、规范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完善依法行政培训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和监督机制等四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推进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公众参与对国家公务员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众参与对国家公务员的管理 ,是完善公务员制度、强化公务员对社会公众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的一种制度创新 ,具有弥补现行公务员管理制度封闭性缺陷的重要作用。国家公务员具有行政机关代表的法律身份 ,这使得国家公务员能对社会公众行使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 ,由此行政机关必须加强对公务员的内部管理。但这种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着封闭性的缺陷 ,使社会公众难以参与其中。事实上 ,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内部管理法律关系与行政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外部法律关系具有密切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客观上要求社会公众参与途径主要有 :对公务员的工作进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评判 ;实施职权性检查监督和参与对公务员违法责任的追究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务员交流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实现定期交流是我国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公务员的定期交流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诸如人治积习太深、公务员的思想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公务员交流制度自身不完善、与其它有关制度存在矛盾之处等困难和缺陷 ,亟待解决与克服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社会保障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务员制度已经推行了十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尽完善,应当从统一法律依据、规范管理和健全内容三方面,完善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征信制度建设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一项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征信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通过立法、扩大征信内容来源、加大宣传、资源共享、建立反馈和监控机制等方式方法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征信制度。  相似文献   

11.
能否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系中建立与“国家公务员制度”对称的“地方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理论上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国外的做法及借鉴意义;国家结构形式及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与改革的趋势;建立地方公务员制度的可能性;建立地方公务员制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已基本确立。在借鉴国外公务员制度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上 ,我国当前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点是 :加强立法 ,强化执法 ,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深化培训制度 ;强化竞争激励机制 ,勇于创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家公务员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保险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类型。实施与完善公务员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内在要求。面对我国公务员保险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公务员保险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权利和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兼顾、民主化与法制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具体有效的对策,建立和健全公务员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建立起来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取得了积极成果.要深入学习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努力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基本建立起来,实现了预期目标.今后的主要任务,将是全面加强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进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本文试图就如何加强公务员的综合管理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凡进必考"制度是我国选贤任能制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我国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但现有研究对考试录用制度与专业自主性关系的解释存在不足。本研究提出了理论上的解释:"凡进必考"制度触发基层公务员与内部人利益分离机制;注重专业能力的"凡进必考"制度触发专业角色期待机制,两者均有利于专业自主性提升。本研究采集我国东中部10个城市基层公务员数据,使用断点回归与中介效应方法,实证结果显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6年在地方落实后触发利益分离机制;基层公务员专业能力对公务员制度变迁与专业自主性关系起到中介作用;2014年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开始限缩"公开选拔"适用范围对专业自主性产生负面影响。未来选贤任能制度完善中,如何平衡灵活录用与专业自主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实施已有一段时间,在实施过程中该制度日益暴露出一些缺陷:制度本身不完善;申诉控告的程序较笼统,尚需细化;缺乏专门机构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发展和完善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须进一步加强该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比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要晚。战前,日本实行过文官制度,而“公务员”则是战后学习美国而采纳的名词。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对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 1993年确立以来 ,已在全国基本完成“入轨”工作 ,但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巨大空间 ,必须从公务员的分类、管理体系、公务员的法制化建设三方面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20.
积极借鉴国外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先进经验,是提高我国公务员培训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培训机构、培训模式、法律保障等方面对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其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特点和先进经验,以便中国在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过程中加以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