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践》2017,(4)
<正>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文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集中体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根本的立场和最鲜明的特征。心中有人民,笔下有百姓,文艺才会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一殷切希望,饱含博大的人民情怀,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深刻认识“坚守人民立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丰富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相似文献   

4.
欧阳媛  王维国 《前线》2014,(3):66-6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习总书记所讲的基本原理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就是说,唯物史观决定了群众路线的提出,群众路线又蕴含了唯物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肯定,并且使唯物史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道路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利益至上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我国历届领导人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科学论断,为新时期党的民本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6.
安建设 《新湘评论》2012,(24):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坚持人民立场,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把人民群众有效组织起来,激活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依靠人民群众自我治理,为基层赋能减负,推进基层治理扁平化,减少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治理轻装上阵、简洁顺畅、生机勃勃,这是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在京召开。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对此,曾出席首次文代会的诗人、剧作家贺敬之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0.
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质和优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30余次国内各地考察中,"人民"一词被提及的频率最高、分量也最重。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20,(11)
正2020年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饱含真情的讲话,我们依然深受教育、大受鼓舞。它深刻阐释了一个真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3.
<正>0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刘金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人民"始终是一个高频度使用的词汇,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习近平执政理念中最核心的部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能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从习近平群众观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集体执政导向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系列阐述,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源头活水、基本前提和决定力量,蕴涵着丰富的唯物史观思想,为"中国梦"的践行和实现确立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深刻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永恒初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时,中国共产党再次向全党和全世界庄严宣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20,(4):18-22
人类社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看起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究竟有无规律可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既是“终极之问”,更是“历史之谜”,在人类思想史上曾经长期困扰着人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40年来的历程,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总结道:“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19.
青春派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称赞他们像“勤劳的小蜜蜂”。  相似文献   

20.
温金童 《新长征》2014,(9):22-24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共鸣。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在危难之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抗战精神,一定要充分认识什么是抗战精神,充分认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