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中要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志存高远,有“致广大”的眼光和格局,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每一个细节,做深做实每一项工作。“致广大而尽精微”蕴含着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
刘厚 《新湘评论》2024,(2):27-28
<正>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处理好“致广大”和“尽精微”的关系。“致广大”就是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尽精微”就是把虚功做实、小事做好。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微事情,以绣花功夫做好做实做到位,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相似文献   

3.
《党课》2022,(2)
习近平:致广大而尽精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百年成就使人振奋,百年经验给人启迪。我曾谈到当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  相似文献   

4.
<正>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对于全省上下进一步增强底气和信心、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以湖南一域之光为全国大局添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的传统,十分重视修身问题,专以《修身》、《不苟》、《荣辱》等篇,集中论述修养问题,这在先秦诸子中极为罕见。荀子的修养论与孟子的“先立手其大者”不同,于细密处见功夫。对于孔子的执礼、依仁、达中的修养论来说,孟子“得其大体”即“致广大”,荀子“具体而微”即“尽精微”。孔孟荀的修养论,合而言之,是一个由纲而目、纲目齐全的理论体系,忽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均无法窥见先秦儒家修养论的全豹。然而,对于孔孟的修养论,著述很多,对于荀子的修养论则往往语焉不详,有的甚至认为荀子只重外王事功,忽视内圣修养。现仅就荀子修养论的目标,范围、重点、原则及途径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悲鸿语摘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著名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抗战期间屡以画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画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风貌。徐悲鸿语摘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上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语,如今,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这句古语已被广大知识分子——当今的“士”们改为“士为知己者用”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医学科研机构,下辖12个研究院(所),主要担负着医学科研、疾病防治,临床医疗和研究生教育四大任务,聚集着一大批“士”,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知识分子,有医生护士、专家学者、教  相似文献   

8.
古语曰:“官者管也,官为民先。”问题是这里的“先”究竟应“先”在什么地方。倘如指各级官员先富起来,先享受现代化生活的种种便利和舒适,先领略和感受各种消费时尚和生活待遇,那么,这样的“为民先”,显然是不该“先”而“先”,其误也甚,其弊也深!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要针对传统的“大锅饭”和高度平均主义的分配弊端而言。这对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效率优先促市场经济发展,功莫大焉。但这一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基层一线党员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各级领导干部。惟其如…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09,(12):54-54
古语云:“深山大泽,实产龙蛇”。依水而生、依山而靠的独特地理环境,炼就了湘人坚强勇毅的性格,锤炼出湘人不随人俯仰的精神。千百年来,湖南这一片沃土人才灿若群星,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豪杰之士,其舍我其谁的自信品格、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09,(12):54-54
古语云:“深山大泽,实产龙蛇”。依水而生、依山而靠的独特地理环境,炼就了湘人坚强勇毅的性格,锤炼出湘人不随人俯仰的精神。千百年来,湖南这一片沃土人才灿若群星,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豪杰之士,其舍我其谁的自信品格、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1.
活用古语是毛泽东语言的一大特点.“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即是一例.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23万国民党军队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面对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的进攻,解放区广大军民毫不示弱,纷纷要求坚决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作为最高决策者的毛泽东却见解独特,与众不同.他根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  相似文献   

12.
“白發三千丈”“舊人看新歴”……这些带有错别字的诗句出现在某地的文化墙上。据统计,该墙所刻的近百首唐诗中,繁体字错用达33处。汉字源远流长,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每一种造字方式都饱含深意,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标识之一。当地有心传承经典,良好初衷值得肯定。可是,誊抄古诗并非难事,“文化墙”却沦为“笑话墙”,主事者态度之敷衍,或能力之匮乏可见一斑。古语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一句话传递出先人对中华文化之珍视。遗憾的是,现如今越  相似文献   

13.
粮食咏叹调     
古语曰:“民以食为天”。它从人的生理角度,深刻阐述了农业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功能。 马克思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又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农业发展在分工分业中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14.
感悟"三农"     
农民的“新喜”“新喜”,是指新的喜悦、新的喜事、新的可喜的政策。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上庄严承诺:明年全国免征农业税,后年农村孩子都能上学。整个《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而这一次时间最长最为热烈。种田纳粮,皇粮国税,这个千年古理被否定了。对广大农民来讲,这可谓是在连年惠农政策喜事基础上的又一宗新的大喜事。取消农业税后,其它一切不合理负担也都将禁止,这样就使得广大农民“零负担”政策早日实现。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取消农业税是一场革命。取消农业税属于“少取”,政府还将给农民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5.
惠源 《党课》2013,(24):69-70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谓“厚积”意在闻古今、见事类、知然否;所谓“薄发”意在博返约、出精髓、知见的。古语有云:“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为官者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切实承担起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纽带的责任,发挥领导潜能、彰显领导风范,就必须“强身健体”苦练内功、厚积薄发舒展“魅力”,唯如此才能达到修身立命、治国安邦,无愧于党、无愧于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古语有云: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吴冠玉曾任落马高官原海南省副省长辛业江的专职秘书,在他身上,这句古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背景资料]在“高官落马,秘书多为腐败助力器”的官场现象中,一些高官秘  相似文献   

17.
朱熹“格物”,并非是仅以此来“尽穷天下之理”,因此他强调“推类”。朱熹“推类”思想来源于二程,又对其依据与操作进行了论述。依照这一思想方法,朱熹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中运用直观的类比推理,获得了不少科学知识。同时,由于这一方法的尚未完备,因而也存在一些差错。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必须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所以,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应努力实践好“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时刻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于此,我们在今年新开办的“热门话题”栏目中首先选取了与百姓关系密切的医药价格虚高这一话题,意在兑现我们创办本栏目的初衷———既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报道主调,又不断跟踪广大读者关注的视线,捕捉广大百姓议论的热点,维护广大当事人正当的权益。我们也真诚欢迎大家为我们提供你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及相关稿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医疗条件和设备越来越好,医药网点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医药价格却虚高不下,有许多人吃不起药、看不起病,因病而贫、因病返贫。面对这一反常状况,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有许多问题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来。究竟哪些环节出了问题?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能否根治?根治的对策又在何方?在今后的医疗体制改革中怎样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明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决策贯彻落实好?本期及下一期“热门话题”将分两期围绕这些问题各述己见。  相似文献   

19.
在羊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建设”的“三个注重”充满了辩证思想,极具现实针对性,讲究方法论,很有可操作性。“注重家庭”重在尊崇家庭、珍重家庭、呵护家庭。“家和万事兴”这一古训,是对夫妇双方的共同要求。丈夫越轨、妻子出墙,乃是家庭不和、诸事不顺的最大根由。“注重家教”重在教化家人。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而“教不严”,除了  相似文献   

20.
《易传》、《中庸》中蕴含的朴素生态思想对当前构建新的生态哲学在本体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易传》提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物之所生之模式。《中庸》亦提出万物由“博、厚、高、明、悠、久”的“天地”所生出。既然万物均由天地化育,那么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的人与万物其它成员乃“民胞物与”,应该“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中的“裁成辅相”和《中庸》里的“参赞化育”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求这一能动性在“尽物之性”的基础上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