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忠贵 《奋斗》2009,(5):38-39
一、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工业化的“集群效应” 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在工业,根本出路在工业。一是要构筑园区集群。全力建设“三个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集群经济。九三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04.66公顷,其中开发区面积180公顷,建成面积145公顷。要全力抓好投资总额24.4亿元的九三油脂集团、丰缘粉业、种业、亚麻、肉业和嫩江糖业等10个行业26个项目落户开发区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16-17
<正>粤黔两省深化劳务协作,通过点对点输送、线上线下招聘会等方式,精准帮助农村劳动力返岗和就业务工。创新搭建省、市、县三级跨省务工农村劳动力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村劳动力广东务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引进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贵州,打造产业集群,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3.
IT大决战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09,(10):43-45
2009年8月4日,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和富士康产业基地这一IT业上下游组合项目,落户重庆。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带动4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量,相当于再造“4个重庆外贸”,形成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相当于再造“1/3个重庆工业”。  相似文献   

4.
今后5年,我省将努力构建西部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通过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先进技术,初步形成一批外向发展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四川开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抢抓遵义市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的机遇,大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遵义市以绿色食品工业为支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后劲越来越足。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遵义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按照"瞄准优势产业抓集群,围绕产业链条抓配套,盯住重点企业抓服务,突出园区效益抓改革"的思路,加快构建以茅台酒引领、绿色食品工业主导、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并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以绿色食品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发展县域工业要把握好五个方向:一是要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集群,增强县域工业竞争力。二是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做大做强,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三是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四是招商要由“遍地开花”变为有选择地“重点突破”,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目标卖行产业招商。五是产品要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力量引领传统县域工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赤壁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为总目标,以"竞进提质"为总要求,把工业崛起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振兴的核心,着力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扩大产能、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扎实做大做强做实工业经济,为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提供"正能量"。一、打造"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明确工业发展目标赤壁市按照"工业崛起,产业先行"的思路,结合  相似文献   

8.
营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工业的重要战略和趋势,用产业集群的理念谋划县域工业发展应该从政府、集群企业和中介组织三个层面来设计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三者的联动效应,形成县域工业发展的合力。同时,用产业集群的理念发展县域工业还要注意防止出现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9.
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效应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我省新型工业化建设重要载体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具备构建产业集群的四个基本条件和两个附加条件。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适合“上下结合”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在产业集群构建中应处理毒予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运城市通过实施"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步入新型工业化轨道。这种推动工业新型化的实践与创新为全国中小城市工业集群化、新型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是工业新型化的有效途径;产业招商、项目建设是推进集群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政策引领、配套服务是推进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督察考核、兑现奖惩是推进集群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吉利整车项目历经2年半时间建成投产,2019年1—10月生产各车型3.57万台,创造产值41.4亿元,其龙头企业品牌聚集效应快速显现,带动了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有力推动了贵州汽车工业产业的发展。作为贵州省十大千亿级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的企业,贵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吉利整车项目)于2015年落户贵阳市,项目采用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设计理念,整合工  相似文献   

12.
王秀平 《奋斗》2010,(5):58-59
<正>依托区位优势,整合产业、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打造工业集中区,以产业集群促进项目族群化发展,是加快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几年来,我们沿202国道相对集中收储项目用地近1000万平方米,发展亚麻、民猪、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企业400多家。江苏雨润集团、辽宁曙光集团、吉林恒慧集团入驻兰西食品产业,东金集团、神农集团、绥化农垦等集团企业落户兰西现代农业,中国油气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6,(3):F0002-F0002
近5年来,白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在狠抓“工业强区”的同时,把“环境立区”作为重大战略加以落实。5年中引进了855个科技含量高、无污染或污染小、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项目落户白云。该区以铝及铝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及医药四大产业为支柱,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目前,高新产业产值占整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70%。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59亿元。工业强区谱新章——白云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剪影  相似文献   

14.
正"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是贵州推动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贵州"千企引进"和"千企改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对调整全省工业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仍要清醒认识到,随着近年来贵州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结构偏重、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短板也日益突出。这些短板成为阻碍全省工业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还要从基础抓起,继续扎实推动实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推进湖北工业发展。抓好八大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结构优化。按照全省“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工业专项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做强汽车、冶金、化学等支柱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建材、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扶持发展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集聚,引导产业集群和集约化发展,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  相似文献   

16.
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门口,贵州"眼疾手快","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做了一系列艰苦而扎实有效的工作,大数据产业发展好戏连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让贵州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快人一步。携手北京、面向全国,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高端人才、布局产业发展,奠定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资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叠加释放,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四川提出“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工业兴,则四川兴。只有工业大发展,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兴川。根据四川实际,应采取相关对策:加快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大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强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企业强强联合。  相似文献   

18.
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杨正午在谈到加速我省的工业化进程时说,要按照“培育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条、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发展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杨正午书记的此番讲话,说明了我省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又有了新的提升,“构建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成了我省在“十一五”计划期内必须力克的首要难题。湖南要崛起,关键在于抓工业,这一点已成共识;而湖南工业要崛起,关键在于抓集群,这一点也正在成为共识。工业经济发展急需“集群”“集群”(cluster)一词最早见于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明 《探索》2007,(2):98-102
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应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的“钻石模型”等产业集群的理论,通过对我国可能的汽车产业聚集地的区域竞争力、地区(省市)汽车制造业产业及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我国可能出现的汽车产业集群及聚集地,并提出促进我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中部地区也不例外。然而,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以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为创新指导思想,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为突破口,多措并举,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就具有了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