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龟山情思     
高延萍 《侨园》2014,(4):41-41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眼睛”,而那些“眼睛”大都是现代人工建造的电视塔.唯有武汉的“眼睛”是自然形成的,那就龟山.龟山像一座绿峰耸立在武汉的市中心,这在全国的大都市中恐怕也是得天独厚的.龟山虽不算高,只有几百米,但在两江之滨的城市中心,也可以一览众山小了.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就像人的眼睛 天津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主任史晓成将城市景观比喻为一个人的“眼睛”。他说:“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不仅本身光彩照人,而且意味着拥有一个健康的机体。城市景观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就如同眼睛对一个人一样重要。” 据史晓成介绍,1998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用三年左右时  相似文献   

3.
许颖悟  郭勇 《求知》2009,(5):38-40
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不难发现.我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这种外向型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的、不完全的外向型经济。其立足点是“眼睛向内”“引进来”、“眼睛向外”“卖出去”。直接后果就是我国虽然已经成长为“世界加工厂”.但形成的产业结构始终位于世界产业体系价值链底层.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始终处于“被化”地位。一方面.大进大出的贸易结构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过度消耗了国内资源;另一方面,丰厚利润被国际资本攫取,国民福利改善缓慢。  相似文献   

4.
初次到大理,行走在大街小巷,“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母亲湖——洱海”的横幅标语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5.
“要重视”,“要提高”,“要加强”,“要落实”,“要强调”,“要狠抓”,“要动员”,“要学习”……翻开报纸就可以看到,现在“要”成了某些官员的头号门头禅,常年“绕口令”。“要”让基层、让百姓、让受众,耳朵磨出了茧,眼睛长出了疔。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历来都有一些见利忘义之人。因此,我国很早就有取义弃利的训迪。然而,有的人总自作聪明,认为用诡秘的手法谋点私利,别人不知道,“捞了不白捞,不捞白不捞”,来它个瞒天过海,先捞到手里再说。 其实大谬不然。有一句民谚叫做“家有千金外有秤”。意即:一个人用不正当手段攫取的财富,不管怎样藏匿和编造来路,群众心里是明白的。这杆“秤”不是别的,就是群众的眼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心里的“秤”也是公  相似文献   

7.
对于“大锅饭”,有人给了个形象的比喻:鼎。“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三足鼎立,虽笨重但却十分稳定。破除“大锅饭”,究竟怎么破?从何破起?破到什么程度?人们竖起耳朵在听,瞪大眼睛在看,皱起眉头在想。会不会象满负荷工作法那样一阵风?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新都区民主政治改革以其深刻性和全面性而被誉为“新都现象”。构成“新都现象”的是一系列的“新都词汇”——阳光政府、用眼睛投票、权力回归权利,还权于民,组阁等。解读这些在政治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核心“词汇,”对认识和深化我国的政治改革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 群众举报 ,某某干部落入法网 ;据群众揭发 ,某某领导显出“原形” ;……这些案例 ,无不说明一点 :群众的眼睛是亮的 ,能看透任何一个贪官污吏的真面目。但也有好思者不仅纳闷 :群众的眼睛亮 ,那领导的眼睛如何?照理说 ,无论从哪方面看 ,领导的眼睛都应该比群众的眼睛更亮些才对。但事实是 ,有许多腐败分子在东窗事发之前 ,其种种劣迹已经招致民怨 ,但他们就有姜太公钓鱼的本领 ,照样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其上级、平级或下级的各级领导们的眼睛怎就不如群众亮呢?领导的眼睛不如群众亮 ,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有些人奉行的是好…  相似文献   

10.
铁凝 《党政论坛》2010,(18):41-41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相似文献   

11.
李素珍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户籍室这扇“窗口”,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塑着派出所和民警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朽木 《民主》2007,(5):37-37
春节期间回家探亲团圆的天南地北的朋友一见面,总有一番感慨属于“城镇化”。甲说他们那个省城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大了;乙说他老家那个地级市快要长得赶上原先他们的省城了;就连家在南方某县城的丙,也啧啧称赞起家乡县城的城镇化速度“确实惊人”,大得令他直喊“眼睛一眨,老鸡变老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13.
愤怒     
刘正权 《党政论坛》2010,(18):18-19
王局长站在车库前,脸色很难看。“车呢?”王局长问司机小张。小张莫名其妙,伸手一指奥迪:“那不是吗?”“我是问那辆桑塔纳!”王局长鼻子里一哼,心说当我没长眼睛啊。“噢,那辆破车呀,卖了!”小张一点没注意王局长的表情。  相似文献   

14.
面对消费需求不旺、产品价格持续下调的市场形势,许多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了销售不畅、库存增加、资金难以及时回笼的情况。这些问题,有人认定皆由“市场疲软”使然,且认为这种“疲软”为不正常状态,是暂时的现象,市场迟早还会恢复到正常———需求增加、价格上扬、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一定会到来。于是,守着旧摊子苦熬苦等者有之,把眼睛盯着外部环境盼望“阴转晴”者也有之。可眼睛望穿了,心也等急了,市场却始终未恢复到“坚挺”状态,而企业则在等的过程中逐渐陷入困境。消极被动地等待,结果怎样?面包和牛奶绝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更多的…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8,(46)
扬子江畔的武汉市无线电厂,销售部门热闹着了。商人是社会的眼睛,近年来,这些“眼睛”老盯在这里,拿到了该厂生产的长江牌收录机便眉宇舒展,拿不到的顿起愁云。 按理儿,如今的收录机也不是走俏之时,可人家就是要瞅着这里。 去年全国第三届录音机评比,长江牌收录机“一箭中三的”,荣获两个一等奖和一项音质优秀奖。在省、市评优及民意投票中,夺得11项殊荣,原电子工业部宣布该产品为九大名牌产品之一。 以前的“长江”厂可没有今天这般神气,厂长程贻幼说,是全国第二届  相似文献   

16.
鬻拳是楚国的一个贵族,鬻拳同志出场的时候,就干了一件大事。他劝谏楚王:“这件事我认为该这么干,你得听我的。”楚王摇摇头“我觉得不靠谱,”他不再说话,掏出家伙对准领导“今天不听劝谏,我鬻拳眼睛认得大王,武器却认不得。”  相似文献   

17.
汪金友 《党政论坛》2011,(15):63-63
近年来,各地反腐的“怪招”可谓层出不穷。有的搞“扑克反腐”,给每个领导干部发一副廉政扑克;有的搞“电脑反腐”,把各级干部的电脑装上屏保;有的搞“小学生反腐”,让“小眼睛去盯大眼睛”;有的搞“夫人反腐”,举办领导干部家属培训班;有的搞“抄书反腐”,组织干部抄写反贪文章;有的搞“日记反腐”,要求执政执法者每天写工作日记;有的搞“廉洁操反腐”,用做操来触动干部心灵;有的搞“保证金反腐”,  相似文献   

18.
吴丽欣  沈殿成 《侨园》2004,(1):12-13
一位毛里求斯的年轻人来到比利时一间名叫“美食家”的华人餐馆,眼睛盯上了一幅名叫《老屋》的画作一动不动,旁边的人问:“先生,请问您对这画感兴趣?”年轻人回答:“是!”“你对什么地方感兴趣?”“这幅画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它有一种工业化的东西在里面,似乎里面正在有人生产什么,然而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画作带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世时,最怕背后“防不胜防”的穿凿和曲解。如今,有人却偏要故弄玄虚:“鲁迅主张全盘西化,所以主张根本不读中国书,要读外国书,把所有中国传统臭骂一顿”云云。经此“一吹嘘或附会”,“或能引读者入于迷途,使“没有见过全体”的人,“被他弄得迷离惝恍”:似乎鲁迅真的主张对外实行全盘西化,对内实行民族虚无生义。于是,鲁迅只好在九泉“张着含冤的眼睛,向世界搜求公道”了。  相似文献   

20.
“给钱给物,不如派个好干部。” ——石家庄地区新民谣 人才匮乏的困惑 “耳朵聋,眼睛花,七个支委八个牙。” “三个党员两股劲儿,一个群众(会计)拿着事儿。” “支书支书快别哭,没钱花了卖杨树(集体树木);杨树卖光了,支书不当了。” …… 近年来在农村采访,反映农村基层班子软弱涣散,干部人才匮乏的顺口溜、稀罕事儿听到不少。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