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刑事警察》2008,(3):10-13
云南省公安厅党委2005年以来把侦破命案作为检验和衡量各级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标准,纳入考核管理。三年来,全省侦破命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公安部侦破命案考核评比中,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侦破命案工作成为云南刑侦工作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深入推进侦破命案工作 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康部长对“全国公安机关侦破命案工作现场会议”做出重要批示: “学习河南等地经验,认真搞好命案侦破工作,在实战中锤炼队伍,打好基础,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周永康部长对“全国公安机关侦破命案工作现场会议”做出重要批示:“学习河南等地经验,认真搞好命案侦破工作,在实战中锤炼队伍,打好基础,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辉 《时代法学》2008,6(5):62-66
公安部自2004年提出“命案必破”号召至今,期间几次重中其重要性与坚持的决心。地方公安机关也纷纷采取措施响应该号召,力求实现这一目标。实践表明,命案必破确在命案本身的侦破上;另一方面在带动其他案件的侦破以及提高打击刑事犯罪的整体能力上体现出了积极效果。命案的侦破不能逾越认识规律和正当法律程序这两个界限,否则“命案必破”号召的初衷将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命案必破”一抓三年 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肯定全国“侦破命案专项行动”的显著战果,深入总结成功经验2004年年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侦破命案专项行动”,要求各地以侦破命案为龙头,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活动,进一步遏制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带动和促进公安机关从整体上提高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办案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二○○四年的“侦破命案专项行动”中,公安部提出了“命案必破”的目标,既为公安机关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公安工作进入更高境界开辟了道路。实现“命案必破”,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侦破命案、获取成绩,而应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转变刑警理念、整合刑侦资源,提升刑警攻坚能力和克难水平,达到推进整个刑侦工作、公安工作的目的。就此,我谈一些看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十分重视命案侦破工作,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命案侦破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但是,浙江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杀人案件未能侦破,全省侦破杀人案件的整体工作水平还不高。  相似文献   

8.
2002年初,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客观分析全市杀人案件现状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以“命案必破”为主要目标的“八类案件”侦破攻坚年活动。全市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市局的要求迅速贯彻落实,深入进行思想发动,使广大民警树立起“命案必破”的责任意识和敢打必胜的信心,形成了“群众看公安,首先看破案;公安抓破案,关键抓命案”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全市各地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侦查命案五项工作机制,并实行有机联动,为实现“命案必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健全靠前指挥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发生的命案,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领导坚持靠前指挥,  相似文献   

9.
回顾两年来的侦破命案工作,我们深深感到打赢命案攻坚这一仗,关键要认真落实侦破命案“一长双责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侦破命案组织指挥机制。在探索侦破命案组织指挥机制中,我们也经历了认识上由浅入深,实践上由粗放到精细的过程。市局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洛阳市发生的命案以及命案破案率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和制约侦破命案的最大困难和障碍不是命案本身,而是在命案发生之初没有组织起快速有效的侦破,人、财、物没有集中发挥作用,缺少一整套健全完善的侦破命案机制。为此,市局党委从强化侦破命案组织指挥工作入手,把建立完善侦破命案长效机制作为夺取侦破命案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有效措施,探索和建立了侦破命案“十项制度”,使洛阳市的侦破命案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思想认识与作风要到位“命案必破”是个指导思想。命案不一定全破,但要求“命案必破”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案件千千万,重点是命案。 (张新枫)”目前公安部和各地都把命案侦破作为重点考核的项目之一,并明确规定了一些奖罚措施。比如山东省公安厅考核市级公安机关标准上明确规定:当年的现行命案侦破率要达到90%以上;命案全破的和无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work conducted as part the ‘Shades of Grey’ (EP/H02302X/1) research project that aims to develop scientific interven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suspicious behaviors in public spaces. To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f security and counter-terrorism work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project adopted a human factors approach as part of a program of user requirements gathering exercises. These activities focussed on the needs of different end-users and stakeholders, ranging from frontline security personnel, managers and strategic security policy makers. By taking a user-centred approach, the discipline of human factor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ecurity/counter-terrorism domain to support the design of practical security solu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investigation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three security agencies. Common themes are explored, rang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temporal measures’ to ‘enhancing positive user experiences’. These factor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factors methods within security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命案必破”的逻辑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民 《政法学刊》2007,24(2):17-20
“命案必破”是一个规范命题,承诺命题,同时又是一个必然模态命题。“命案必破”之因,产生了公安工作发展之果;公安工作发展之果又不断促进“命案必破”目标的实现;“命案必破”目标的不断实现必然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无论从逻辑上对命题本身的解读,还是对命题与实践结果的因果分析,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案必破”命题的提出不但是科学的,而且具有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侦查管理就是以破案为目标的组织利用侦查资源的一系列决策过程,它针对特定案件侦破活动的管理,不包括侦查机关日常的组织行政管理。可以从案件侦破流程、侦查要素、具体侦查行为三个层面考察侦查管理。侦查管理学应为公安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公安学的三级学科,其研究对象为侦查管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邓向国 《政法学刊》2005,22(2):122-124
公安院校作为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输送专门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的人才要符合当前基层公安工作实践的需要,因此,公安院校要改变目前在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员动手操作能力差的问题,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建我国公安院校实战性教学训练运行机制,为培养高素质的、符合公安工作实践需要的专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4,(5):99-103
公安侦查理论创新是公安侦查工作发展与变革的先导;公安侦查理论创新是公安侦查工作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公安侦查理论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公安侦查理论创新需要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中侵权人查找难题,我国《民法典》第1254条第3款为公安机关增设了调查权。该调查权应当被定性为侵权调查权,不同于公安机关固有的治安调查权和刑事侦查权。作为我国《民法典》中的公法规范,调查权条款的正当性不仅源于理论层面的积极面向的辅助原则,更在于其对权利保障的现实意义。高空抛坠物致人损害行为的复合属性与公安机关兼具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双重定位导致侵权调查权与治安调查权和刑事侦查权难免竞合,这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调查权条款的适用主要产生两个法律效果:一是受害人的调查义务转移到了公安机关,前者的调查义务得以免除;二是“依法及时”和“查清责任人”的目标指向引发了调查不作为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子数据取证是信息时代公安机关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打击涉及互联网各类违法犯罪的“杀手锏”。电子数据鉴定是公安机关电子数据取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最终判定案(事)件性质,为侦查与诉讼提供依据的重要作用。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与信息技术共同飞速发展,其领域不断延伸扩展、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概要介绍了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的法律要求、鉴定资质、鉴定流程等内容,阐述了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Justice Quarterly》2012,29(5):811-836
Existing research on stress among police assumes the presence of uniform stressors across job roles and borrows upon generic stress instruments to tap stress types and levels. The present study draws upon interviews with 26 members of a metropolitan homicide unit to provide an inductive vantage point on stress perceptions within a specialized area of policing.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stress detailed by these officers are shaped largely by the unique nature of homicide work. Among the unique task-related stressors observed include the complexities of homicide crime scenes, time pressures, cases assignment factors, paperwork demands, and long-term ownership over individual case files. A series of structural issues from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police agency are identified as organizational stressors unique to homicide work. We conclude with a proposed theory of homicide investigator str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李鹏展 《犯罪研究》2009,(6):31-38,69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基本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演进,随之具体刑事政策亦将由“严打”向“破小案”演进。考量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的公正性,在刑事执法层面,警察机关应树立起“破小案”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20.
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法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旭文 《河北法学》2004,22(1):26-29
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不构成我国刑法中的传播性病罪,在当代的医疗水平下,可以认为该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在审判时,被害人没有死亡的,只能追究行为人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经被害人承诺的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危及公共安全的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则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