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分析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1]根据公共服务的水平,可将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水平的均等化(消费均等和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2.
陈海威  田侃 《党政论坛》2007,(12):42-43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内容和原则 1、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服务,是诸多公共服务中具有保障性质和平等色彩的服务类型.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多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探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阶段性量化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作的态势、趋势与规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一、研究背景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  相似文献   

4.
设施布局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空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6):35-4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是一系列蕴含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具有空间属性。设施布局均等化则是指在空间布局和地理位置层面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和设施进行合理配置,使社会公众具有同等机会接近或使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讲,设施布局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空间路径。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区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充分考虑需求度、承载力和可达性等要素的影响。在设施布局过程中,应基于需求导向、结果均等、过程公平等基本原则,准确把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发展进程,将技术支撑与公众参与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促进服务设施均等布局。  相似文献   

5.
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取向,指公共服务提供,更多地依靠社会、更少地依靠政府“。社会化”仍然是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取向,但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取向有其特殊的规定性,以政府正确履行其维护社会公平责任为前提。公共服务提供强化政府责任,指强化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主导安排者的责任,体现公平优先的价值导向;强调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指基本公共服务中准公共服务生产,引入社会力量,打破行政垄断,以竞争倒逼事业单位改革,构建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市场,以契约方式提供,体现兼顾效率的价值导向。重新认识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与重建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是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取向有效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08,(11):63-6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9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不同区域之间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享有均等权利,特别是中央政府要向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这是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之后,党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完善的财政政策是建设主体功能区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在阐释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财政能力及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对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差距悬殊。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在于:加强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培养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稳定财源;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和改革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由各种保障公民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等基本人权的基本公共服务组成的完整体系,其目标是人人都能均等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生存底线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四项内容。当前应从这四项内容出发消除基本公共服务的歧视性供给,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改革,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由各种保障公民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等基本人权的基本公共服务组成的完整体系,其目标是人人都能均等的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公共安全服务四项内容。当前应从这四项内容出发消除基本公共服务的歧视性供给,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改革,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均等化亟须体制支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建立相应的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协调制度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如何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升到制度层面,目前各方极为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为何?中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其包括哪些内容?又需要哪些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都需认真研究与思考。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可从三方面来把握。第一,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均等。我国有13亿人口,尽管每个人的天赋能力不同,所占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但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方面应是均等的。而现在最大问题是机会不均等,不是实行同一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价值取向对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它规定着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内容,指导着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活动,始终贯穿于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整个过程中。探讨和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价值取向,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五省一市(浙江、湖北、云南、上海、四川、广东)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总体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结果不均衡,不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居民满意度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从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来看,不同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享有的医保类型和地区的受调查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生深刻的阶段性变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大、供给总量不足、提供主体主要由政府主导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辩证思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突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制定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共服务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公共服务属性分析的基本框架.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展开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正确把握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我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变化与政府职能的定位密切相关,对政府职能的认识决定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也决定着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体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总体上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结果不均等、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与城镇化的进程不同步、地方财政支持与基本公共服务"刚性"需求增长不适应、供给制度"碎片化"、服务方式比较单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制约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保障省级财政支付"纵向"均衡与县(区)"横向"均衡,畅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利益表达机制,创新供给方式的多元化等,作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7.
孙鸿鹤 《理论探讨》2023,(2):111-118
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十年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就业体系、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仍面临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公共服务事业还不够均衡和可及之间的矛盾。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有序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相似文献   

18.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是呈现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实现以公共管理为主要手段,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应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完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财政投入机制、市场融资机制、城乡基层服务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运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尽量使全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负有重要责任,直接负责提供事关民生的诸如基本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公共安全等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说,在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政府是关键主体,政策是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在阶层、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存在着明显的供需失调和供给不均.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本身有缺陷,其深层次的根源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了公平和正义的落实.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最终取决于公共服务体制上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此,我国政府在政府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公共财政支出、公共服务监督、立法乃至运行等制度设计中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从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