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党史》编辑部同志: 你刊今年一月号有于光远同志《向他祝贺,为他高兴──记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胡耀邦》一文中,涉及在中央为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六十一位老同志平反中的一些事情。可惜光远同志现在已记不清了,我就趁此机会把这件事说一说,以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 于在文中说:“在平反冤假错案问题,我只做过一件事,就是曾彦修和我曾经写过一个对‘六十一人案’平反有用的材料。”“后来中央为六十一人平反的文件,用了曾彦修和我的证明材料。”“从过程上看,可能我先在口头上对耀邦讲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2.
艳儿 《广东党史》2003,(5):16-20
23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 “文革”中刘少奇1949年的“天津讲话”曾被指责为鼓吹“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3.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之后,党中央就抓紧平反“文革”中制造的冤假错案。197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对刘少奇一案进行复查。经调查证明,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炮制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审查报告》是用伪证写成的,是全党最大的冤案。1980年2月,中共  相似文献   

4.
艳儿 《湘潮》2004,(3):7-10
24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构成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在1949年的“天津讲话”,即他的“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习仲勋与“李一哲”案件平反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路 《广东党史》2008,(2):8-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广东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项政策。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省委第二书记杨尚昆和省委书记吴南生等人,对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闻名广东全省乃至国内外的“李一哲”大字报和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平反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平反冤假错案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历史新局面的一项意义极为重大的政治工程。邓小平是这项政治工程的坚定领导者。他自始至终支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作出有关的批示和发表讲话不下数十次,并亲自过问有关冤案的平反,亲自参加有关人员的追悼会。在邓小平有力的支持和领导下,胡耀邦等同志在第一线具体组织实施,突破了“左”的思想桎梏和“两个凡是”的政治禁区,圆满地完成了彻底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朱岩 《党史纵横》2012,(8):44-45
阿垅(1907-1967),原名陈守梅,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七月派”代表诗人,也是卓有贡献的文艺理论家。1955年因“胡风案”被捕,并于10年后被判12年徒刑,1967年死于狱中,1980年获得平反。一生著有长篇小说《南京》(《南京血祭》),诗集《无弦琴》,文艺论集《人和诗》、《诗与现实》、《作家的性格和人物的创造》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九五”期间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今后15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新疆对外开放的进程(-)新疆对外开放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发展起来的。1979年经中央批准乌鲁木齐、石河子、吐鲁番等14个市县先后对外开放。1980年新疆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揭开了新疆利用外资的新篇章。1988年国务院以《研究新疆开放工作纪要》的形式把只限于乌鲁木齐、伊宁、石河子、喀什4市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物资实…  相似文献   

9.
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新疆、伊犁反对民族分裂斗争发生了右倾和左倾方面的错误。右倾错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解放初期对王震同志指挥的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等坏分子的行动作出了错误的批判;二是当时国家民委某领导人对驻疆人民解放军屯垦戍边,发展农业,兴办工业的举措进行了错误的指责;三是1975年错误地撤销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四是1980年前后自治区党委对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做出了错误的评价;五是1979年没有按照实事求是的要求,对“东突党”进行了全面平反。左倾错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大革命中把民族问题看成阶级问题,肆意践踏党的民族政策;二是在宗教管理上无视宗教的民族性、长期性、复杂性,任意践踏党的宗教政策;三是违反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伊犁行政区划作出错误的变动。  相似文献   

10.
赵子云 《世纪风采》2008,(11):28-30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新的新疆,与盛世才建立了统一战线。次年,党中央陆续派了10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奔赴新疆,其中有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马明方等。这批革命的骨干力量到新疆后,对新疆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到了1942年,在苏德战争局势变化和国民党反共高潮的影响下,盛世才投向了蒋介石,疯狂地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把新疆变成了人间地狱。直到抗战胜利,幸存的被捕人员才在周恩来、张治中等人的努力下回到延安。  相似文献   

11.
史实 《广东党史》2009,(2):21-24
今年是曾史文首次面见习仲勋申诉古大存冤情,习仲勋拉开促使20世纪50年代广东的反“地方主义”冤案彻底平反序幕30周年;是中共中央、中央纪委发文为广东的反“地方主义”冤案彻底平反25周年。  相似文献   

12.
平反冤假错案是陈云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但至今缺乏较为全面的研究.陈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一直抵制制造冤假错案,尤其是在延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云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首倡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大力促进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陈云对平反冤假错案作出的重...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任务。新疆环境和国家政策等原因,利用外资工作不理想。从1980年至1996年底新疆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数913个仅占全国总数的0.3%。外商投资企业的实际利  相似文献   

14.
舒炜 《廉政瞭望》2011,(11):30-31
近日,湖北、湖南、山西、新疆等多地刮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湖北不仅开始了“治庸问责”行动,还专门设立了“治庸办”,来治理官场中吃、拿、卡、要等50种不良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湖南也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需要问责的行为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首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该文件核心政策为,取消农业特产税、五年内减免农业税等三项补贴政策的“两项减免,三项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6.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是“文化大革命”后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是安定团结,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迫切需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福建省全面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历次政治运动冤假错案的复查、平反工作。 一、平反“文化大革命”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省90%以上的教授、专家和50%以上的讲师、主治医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大批干部又被无中生有地打成“叛徒”、“特务”、“假党员”、“阶级异己分子”,全省被立案审查的脱产干部近5万人,占干部总数的15.7%,其中处以上干部1500余人,占处以上干部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21):23-24
十一届五中全会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的大部分议程是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会议通过了7项决定,包括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彻底为刘少奇平反等。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进程中,全国平反了各类冤假错案约418万件。①这项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6年10月粉矿四人帮”至1978年11~12月中央工作会议,是平反冤假错案工作激烈交锋、局部展开阶段。粉碎“四人帮”,标志着十年内乱的基本结束。然而,刚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到底往何处去?在粉碎“四人帮”的第6天,即10月12日,胡耀邦就认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狠抓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他提出…  相似文献   

19.
1980年至1983年,作为一名保健医生,我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的亲切。随邓小平同志视察1981年8月8日,我随小平同志前往新疆,10日到达乌鲁木齐。小平同志一下火车就对前来迎接的自治区领导说:“我这次偕王震、王任重同志是借假期来新疆的,不要宣传,一切从简,切不可兴师动众。”接着又说:“明天就到石河子垦区看看。”小平同志说是到新疆来“休假”,其实是来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1975年撤销编制,以农垦局取代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改革的逻辑是什么呢?从我1980年代参与改革研究到现往,所谓改革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民间基层自发的活动,碰到困难,碰到不适应的地方总要把它“拱”开。比如包产到户,最早并不是北京有谁写了一个文件就包产到户了,而是农民觉得以前那个办法不合适,吃“大锅饭”多劳不多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