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一些法定应该休假的情况下,虽然劳动者未提供劳动,但用人单位仍旧应当依法给劳动者支付工资. 法定节假日 休假天数:元旦,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应发工资标准:按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2.
王娟 《工会博览》2008,(11):17-17
劳动关系是指由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建立以后,劳动者有为用人单位实现生产持续提供劳动力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有获得劳动报酬、享有社会福利、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用人单位有按照国家劳动标准提供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劳动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有获得投入回报、实现有效管理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就业权★ 《职工发展规划》中所指就业权是指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即劳动者平等的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而受歧视,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就业权是实现职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收入权★ 《职工发展规划》中所指收入权是指职工按照自己付出的劳动而获得相应报酬的基本权利,体现为劳动者收入正常增长的机制,实现劳动收入稳步、公平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维权小知识     
<正>三种福利(法定福利、工会福利、企业福利)的区别在哪里?福利一般分为法定福利、工会福利和企业福利。法定福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作用是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一般包括五险一金和法定节假日以及带薪年休假。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08,(19):16-16
劳动争议是发生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已经进入了酷热难耐的"三伏天",北京近日持续高温,最高气温已达35℃以上。面对这样炙热的天气,户外劳动者的你拿到高温津贴了吗?一、何为高温津贴高温津贴俗称高温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高温津贴是指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第51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假日和婚丧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以及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的规定,具体的没有提供劳动而  相似文献   

8.
所谓农业剩余,是指农业产品剩余、劳动剩余和资本剩余。农业产品剩余,是指超过农业劳动者及其家庭维持基本生存和生产所需的农产品部分,或者指农业部门能为其它部门提供的农产品数量。纳克斯认为,剩余劳动意味着当这些劳动从仅够维持生存的农业活动中转移出来时,农业总产量不下降。或者说这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被认为等于零。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自1994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凡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有用工行为的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劳动者,都适用最低工资规定。只  相似文献   

10.
记者:"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研究"课题,是基于怎样的背景下确定并开始进行的? 惠远霖:选题的观念背景是,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劳动者各项劳动权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是促进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一直并存.随着劳动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这种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传统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下降,快速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普通劳动者又难以胜任.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放 季某于2006年12月在B物资公司内退,由B物资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07年6月20日,季某到A通信公司工作,并告知该单位其为内退人员,保险由原单位缴纳.2011年2月15日,A通信公司与季某协商一致,于当日解除劳务关系.季某在A通信公司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A通信公司向季某支付的工资未达到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且未向其支付延时和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2011年12月,季某到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与A通信公司之间建立有劳动关系,要求该单位支付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差额、加班工资、2008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2.
七类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就业援助 《北京就业援助规定》明确规定要对本市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所谓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处于无业状态并难以实现就业的本市城乡劳动者.具体范围包括:属于零就业家庭成员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女满四十周岁以上、男满五十周岁以上的;经残疾评定机构评定为残疾的;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13.
炎夏酷暑之际,各地工会纷纷发出维权提醒,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由于高温作业导致中暑属于工伤。工会和劳动监管部门是监督高温下劳动者权益能否落实的重要关口,他们的有为  相似文献   

14.
《工会博览》2006,(7):68-68
劳动安全与卫生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理应发挥积极作用。对劳动保护所涉及的三方而言,政府是劳动安全卫生的宏观管理者,企业是劳动保护工作的微观管理者,企业工人是劳动保护的具体实施者,同时他们又是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受害者,应当说,只有使劳动者自觉进行对自身的劳动保护,劳动者要安全,要卫生健康,劳动者要懂得如何在劳动中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及与之相关的准备工作过程中身体受到的伤害。工伤不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还包括在从事与生产有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要根据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或监督,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以及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诸多因素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17.
劳动规章制度是指由用人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由用人单位有权部门制定或与劳动者协商制定的有关劳动条件和劳动管理内容,以书面形式表达的并以一定方式公示的非针对个别事务的处理的规范总称;劳动重大事项决定是指用人单位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用人单位各部门和劳动者贯彻执行的指令性文件。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逻辑结构、对象、适用、溯及方向、效力的间隔性和针对的事件发生时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劳动部门日前明确指出,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者;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上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290元,视同失业。  相似文献   

19.
开场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险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工时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或任意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与企业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般加班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