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拜金主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分析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时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在阐述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时强调,要“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为这“三个主义”之首,那么,到底什么是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滋生的历史渊源和滋长的现实根源是什么?拜金主义有何严重危害?怎样有效地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解答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  相似文献   

2.
加强理想建设防止拜金主义王锐生理想淡化、拜金主义抬头与市场经济的推行,究竟有无内在的必然联系?弄清楚这一点,可能有助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与拜金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历史上,拜金主义的出现同下列社会现象相联系:社会分工带来剩余产...  相似文献   

3.
拜金主义与干部心态李宿定——市场经济下的拜全主义特征何谓拜金主义?拜金主义就是:一切向钱看。当今的拜金主义者对金钱的祈祷、礼拜、祭献比古希腊的拜物教之徒有过之而无不及。纵观现实,拜金主义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诱惑性。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钱死,...  相似文献   

4.
树立崇高理想、防止和反对拜金主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课题。与某些流行观念认为“拜金主义产生根源只在于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无关”不同,本文指出:人创造的货币关系反过来奴役人,是拜金主义的深刻根源,并分析它的几种具体表现形态。由此得出结论:在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下,拜金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但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制止拜金主义的泛滥。 对拜金主义本质的有深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5.
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复旦大学博士生周成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商业欺骗等不良思潮和现象。人们仿佛从对经济发展的沉醉中惊醒而发现身处道德沦丧的境地中。一时间,...  相似文献   

6.
腐蚀社会的拜金主义十大心态松滋县纪委吴德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拜金主义正在向人们的灵魂渗透,不但腐蚀了那些经不起金钱考验的人,也加剧了社会的不正之风的漫延,当前,拜金主义种种心理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迫切心理。一是“有权不用,...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减少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生和蔓延,如何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生活规范,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科教文化建设投入的关系,使科教文化事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扩大开放的同时,防止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乘虚而人;如何针对我国人口总体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等等。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当…  相似文献   

8.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探要(上)──理论性探讨白志刚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形势很好,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一些地方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的今天,某些方面却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抬头,集体主义观念淡漠,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及腐败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人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道德修养。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弘扬邓小平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推进道德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我国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所起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方面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如何,看法却存在分歧。当前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带来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消极的腐蚀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结果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精神生活出现了许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一些部门和地区出现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党内出现腐败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一、市场经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一再告…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多有发生。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学习《纲要》,摒弃见利忘义,要真正在思想上建立起拒腐防变的警戒线,就必须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在社会上利的东西多起来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地侵蚀人们的灵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和“酒绿灯红”的货色,在不断地诱惑那些意志薄弱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发生倾斜,重利…  相似文献   

13.
试探公安队伍中的腐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探公安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张其斌公安队伍遵照党和政府的要求,一向重视廉政建设,坚决治理腐败,取得了重要成果,对于保证公安队伍的纯洁,提高战斗力,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保证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公安民警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取得了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滋长,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些腐败分子还在不断地危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反腐败的斗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案效率,增强监督能力,加大打击违纪违法和犯罪的力度,保证政令畅通。教育党员和公务人员遵纪守法。而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提高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松贤 《理论月刊》2001,3(6):32-33
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有利于竞争意识、互相合作、自由平等等现代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现象。因此,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的二律背反现象一直是理论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导向与定位、以及加强道德建设等方面入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梁 《今日浙江》2012,(18):62-62
我国有气说,气说在我国的文化中,更多有哲学的味道,所谓阴阳二气、天地正气,骨气、傲气、和气、豪气、霸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歪风邪气也孕育而生,如何远邪气而持正气,行正立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包括军事院校教育)事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必须肯定,我国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政治素质,成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同时也应当承认,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社会上的滋长蔓延,我们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显得苍白无力。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怎样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呢?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向政治方…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议司徒国强目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各种不良社会现象随之出现,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现象又重新抬头,且大有泛...  相似文献   

19.
史少博 《长江论坛》2010,(6):4-6,12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并且资本主义阶段"拜金主义"到了疯狂的程度。拜金主义是随着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念,是资本职能及其运动目的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疯狂"拜金主义",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会有效遏制疯狂"拜金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员如何加强党性锻炼赵中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已经引起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对党性锻炼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等价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物质利益原则诱发的拜金主义、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