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最高法院原讼庭(又称高等法院)的刑事审判设有陪审员,什么人可以出任陪审员?目前它的作用如何呢? 香港陪审制的开端在英国法律制度史上陪审员制度由来已久,以往在英国有所谓大陪审团,负责调查、控诉;这种大陪审团制度目前在美国仍然存在。在英国和香港,陪审团现在扮演的功能只是定罪,其角色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削弱。在香港,一般的民事审讯是没有陪审团的,主要用于高等法院的刑事案件。据史料记载,香港的陪审制度源于英国,在未曾订立陪审员法规以前已经成立;当时不但没有陪  相似文献   

2.
蔡辉 《广东法学》2005,(1):62-63
陪审团制度由英国殖民者带进北美大陆,美国独立后把这一制度继承下来,联邦宪法第六修正案将“得到陪审团公正的审判”确立为刑事被告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既然是被告的权利,被告当然可以放弃。于是联邦最高法院规定:被告可以放弃陪审团审判而主动认罪,但必须得到联邦法院和美国检察官的同意。可在很多州,被告放弃陪审团审判只需得到法院的同意并不需要州检察官的同意。  相似文献   

3.
一香港陪审团制度是随着1843年英国殖民地政权在香港的建立而诞生的.香港的第一部有关陪审团制度的法律,是1845年制定的《陪审员和陪审团规则》.该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所有民事的或刑事的将要在最高法院开庭过程中被采纳的事实问题,都要根据六人陪审团的裁决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陪审团与检察官的公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诉讼制度中,陪审制有大、小陪审团之分。一般来说,行使起诉职能的是大陪审团,行使审判职能的是小陪审团。在美国,公诉权由检察官和大陪审团分别行使。刑事起诉有两种主要形式:大陪审团提出的起诉书和检察官提出的公诉书。有些刑事案件的起诉,由检察院直接决定和提起;而有些案件,特别是重罪案件,提起公诉并交付审判必须由大陪审团决定。在程序上由检察官将拟就的起诉书草案和有关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组织的大陪审团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交付审判。一、美国大陪审团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美国的大陪审团最初是仿照英国的陪审团制定的,…  相似文献   

5.
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质上学的是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 大部分普通民众对于陪审团的了解,来自于律政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一些不是法官的人,坐在法庭里表决犯罪嫌疑人罪或非罪,最初会让国入觉得新鲜.实际上,作为英美法系的重要亮点,产生于英国的陪审团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从而英国的司法制度也被移植到了这块新大陆.1776年美国独立以后,由于美国人出于对集权的天生恐惧,对分权和制衡有着无与伦比的热情,美国人将陪审团制度写入了在1791年成为美国宪法组成部分的共包括10条修正案的"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大规模的宪政改革和司法改革。改革者们对实行70余年的法院组织制度、法官制度、检察制度和诉讼制度进行了影响深远的变革。在这一系列的司法改革措施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陪审团制度的建立。陪审团制度在俄罗斯并非初创。在1864年进行的影响深远的司法改革中,俄罗斯就曾经以英国为模式,建立了陪审团制度。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陪审团制度在俄罗斯法律体系中不复存在。苏联时代的司法制度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陪审法庭制度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普通的刑事和民事审判中,一般由职业法官一名和…  相似文献   

7.
高一飞 《财经法学》2018,(6):114-128
陪审团一致裁决起源于英国,但英国一致裁决原则却在1967年《刑事司法法》中被修改,这一法律规定:如果陪审团未能在两小时内达成一致裁决,可以是绝大多数人同意的裁决。美国联邦法院系统坚持要求陪审团达成一致裁决,但各州自主选择陪审团需要一致裁决。陪审团一致裁决具有协商民主功能、权利保护功能、发现真实功能、实现法治功能,但这些...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刑事陪审团制度始于1864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沙俄时代存在了50余年。1917年陪审团被人民陪审员制度所取代。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确定恢复刑事陪审制度,至今已经有17年。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陪审制度对于推动司法改革,建立民主法治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克服了人民陪审员制度中的一些弊端。但由于俄罗斯法律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陪审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导致俄罗斯也出现了很多批评陪审制度的声音。俄罗斯联邦目前对刑事陪审制度充满信心,并为完善该制度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对20世纪初英租威海卫时期(1898-1930)中国被告在刑事审讯中享有的权利进行调查。中国被告人涉嫌严重犯罪时,由一名法官审判,适当时再由一两名中国助理员加以协助。1912年两名被告在缺少陪审团或法律代表的情况下,被宣告谋杀罪名成立。该案之后,辩护律师和陪审团审判不但成为规则,更成为确定的制度。有关此案的负面报道,在推行有限度使用公众基金聘用辩护律师方面起了作用,并且可能鼓励陪审团被更多使用。同时文中探讨了殖民地部、英国地方官员和其他人在被告审问中使用陪审团和辩护律师上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 英美的陪审团制度已经有了七百多年的历史。陪审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刑事和民事诉讼案件中都使用的小陪审团(Petit jury)或叫审判陪审团。在民事案件中,它的任务一  相似文献   

11.
蒋和平  王坚 《人民检察》2013,(19):66-69
大陪审团制度是美国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其发挥着防止公民遭受政府不当追诉的屏蔽功能和作为追诉机关利器的调查功能。相对于屏蔽功能的衰落,美国大陪审团的调查功能运用日益频繁,作用更为突出,原因在于大陪审团调查所具有的优势——强制取证权、豁免权以及调查程序的秘密性等。由于职务犯罪案件的特质,使得其与其他刑事案件的侦查存在诸多不同,如何赋予侦查机关有效侦查手段以打击此类犯罪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对美国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大陪审团调查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发掘有益经验,将  相似文献   

12.
美国陪审团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艺方 《政法学刊》2002,19(5):71-73
美国的陪审团由一组普通公民组成,他们宣誓根据在他们面前提出的证据对案件的事实作出裁决。陪审团审理是美国法院制度的基石,研究它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陪审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一飞 《检察风云》2005,(18):32-33
到美国以后,我多次参加了我的朋友穆律师所办的几起案件的庭审旁听。在审理过程中,让我耳目一新的东西太多了,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陪审团。在美国刑事诉讼中,无论多么微小的案件,被告人都有选择陪审团进行审判的权利。这来源于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1791年)中的规定:“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享有下列权利: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州和地区的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而公开的审判……”这是宪法规定的被告人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当然,这种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今年1月,我在丹佛市Arapaphoe县法院旁听了一起发生在该县的一起猥亵未成年女性的性侵害案件:被告人对指控予以否认。根据被告人的要求,本案由陪审团审理。  相似文献   

14.
康黎 《北方法学》2012,6(4):76-81
美国死刑量刑程序经历了一个正当化的历史过程,早期的陪审团废法现象催生了死刑陪审团制度,死刑陪审团制度的建立又引发了死刑案件审判的两分式改革并使死刑量刑程序得以独立,特殊的"凌驾陪审团"规则体现出美国司法界力图保持死刑裁量中职业法官与平民陪审团间的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15.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新定位以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谦 《法律适用》2012,(6):43-46
一、引言2009年2月17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梁红亚死刑上诉案时首次组织人民陪审团参加庭审,开全国之先河。2009年6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实行人民陪审团制度的试点方案(试行)》,在郑州等6个地市的两级法院进行试点。2010年3月25日,河南  相似文献   

16.
英国陪审制度今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一、起源与背景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现代形式的陪审团审判制(trial by jury)是一种在司法程序中,根据提交给法庭的证据而确定有争议之事实问题的制度,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蔌非职业审判员参加审理刑事、民事案件。 作为严格司法制度意义上的陪审制,它正式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英国最早的陪审制,意指由王室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在欧盟和英中协会的帮助下,我们刑辩律师一行4人利用“五一”假期,到英国进行了访问。短短3天内,我们参观、访问了英国伦敦地方治安法院、刑事法院、皇家上诉法院、皇家检察院、伦敦市华阜地区警察局和伦敦刑事律师协会,与英国非常著名的御用大律师斯蒂芬、瑞克进行座谈并访问了英国伦敦KINGSLEYNAPLEY律师事务所。几天的访问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治安案法官每天审8案在伦敦地区治安法院,即将主持庭审活动的苏·格林法官在开庭前接待了我们。她曾经担任伦敦刑事律师协会会长,看上去精明利落。在全英国,治安法院的正…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起源于英国,并在美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司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陪审制度也未能幸免。改革开放后,虽然恢复了陪审制度,但在各项司法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陪审制度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现实司法实践中,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逐渐显现,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与陪审团制的比较,探讨在我国确立陪审团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胡云红 《法律适用》2015,(2):115-121
从1993年俄罗斯在9个联邦地区率先试行陪审团制度开始,迄今已逾20年。本文在回顾俄罗斯陪审团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俄罗斯陪审团制度的设立背景、基本内容以及陪审团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总结分析了俄罗斯陪审团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和有关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未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陪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陪审制度的起源及意义 陪审制度就是从公民中产生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的制度。一般认为在公元6—8世纪出现于英国,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两种形式,陪审制在英国的确立和早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取代了神明裁判法和决斗等证据制度,带来了证据发展史上的革命;它对普通法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关键作用;陪审团分享国家的司法权,改变了国王及其法官独揽国家司法大权的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