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在进入国家状态之前虽然已经经历数百万年的积累,但仍然只有其中的极少数积累起进入国家的条件,以不同路径迈步进入了国家状态.人类国家起源路径的多样性及早期国家形态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各不相同的早期国家形态各自所对应的政治伦理内容也迥然不同.这种不同在多种关于早期国家诞生的话语中有着清晰的呈现,而各种不同的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有关国家和政府能力的激烈讨论。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改革、东亚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衰退到苏东地区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全球范围内的国家治理模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国家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平衡向着有利于市场和私有权力的方向转变。然而这些变迁也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制度都趋向"正统"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相反,制度变迁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国家和政府能力的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战后以来的国家治理模式正在经历新的调整和重组。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转型期。厦门经济特区应积极探索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率先走出传统的注重外延性、框架性、基础性、速度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向更加注重内涵性、整体性、功能性、质量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文章分别从理念转型、产业转型、模式转型、功能转型和空间转型等方面,进行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综合转型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民族国家大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成员的身份是多重的,因而他们的认同结构也有层次性。国家认同整合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信念,体现多元一体的价值,居于最高认同层次。为实现构建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国家认同通常借助政治符号的作用使多民族国家成员对国家的感知具象化;并且通过政治仪式以情境化方式在时空场域中凝结共同记忆。新中国70年的建设实践表明,多民族国家在发展建设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通过共同繁荣保持民族的特性与文化的多样;同时在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中增强了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6.
在1949年之前,各少数民族自有的强制力量保证本民族的习惯法直接强制实施。在1949年之后,该种实施路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单一体制国家的法制统一原则,要求民族习惯法的实施路径现代化转型。民族习惯法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有二:一是通过立法与国家法融合;二是直接作为民事审判中法律适用依据。因成本和效率所限,前一路径适用范围有限,后一路径则为较优的选择。因缺乏明确立法规定,民族习惯法直接作为民事审判的法律依据路径不畅,需要建构民族习惯法司法调查程序,以确保其完成实施路径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改革正寻求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要达成这一改革目标,意味着一系列的解构与重构、变革与发展。具体到政治领域,其逻辑展开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与转向:在国家治理理念维度,要实现从权威至上到法治至上的转变;在国家治理方式维度,要实现国家自主性扩张到国家权力主动让渡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要实现从行政吸纳社会向多元协商民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市场、体制和国际环境 ,客观上需要实行战略性转向 ,由适应性、局部性、计划主导性调整转向战略性、全局性、市场主导性调整 ,并围绕这种转向进行调整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亨廷顿的制度化理论认为,转型国家的政治稳定取决于制度化水平的高低。但转型国家往往会经历一个新旧交替的制度变迁过程,低制度化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那么,在制度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国家究竟该如何保持政治稳定?本文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反思需要突破新制度主义过于泛化的制度和制度化概念,重新找回政治学研究的"结构视角"。本文提出新结构政治理论,认为结构化是制度化的前提,在低制度化条件下,国家需要较强的政治能力,并通过结构化行为和策略,塑造具有均衡性和整合性的关系结构,从而进一步为现代国家的制度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的构成,是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家族资产占主导的家族关系契约和要素契约的结合体。当前我国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现状突出表现在:家族企业融资结构较为单一,家族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家族企业的负债比例两极化。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为此,应拓展家族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家族企业股权结构,规范管理体制,准确定位家族企业的信用文化,完善家族企业资本市场建设,以推进资本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李大钊留学期间接触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后思想变迁的轨迹,探讨了五四前后李大钊是如何将这一科学理论传播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民众之中的,又是如何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争论的,分析了李大钊早期传播的理论特色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人,认同进而热爱本土文化,认同进而热爱国家与民族,是理所当然、无可选择的。对本土文化、对国家与民族的感情,来自对历史与文化的了解与理解。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多幕大戏而我们是观众的话,要看懂这场多幕大戏,我们就要知道剧目(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等概念)、熟悉演员(主角与配角)、明了舞台(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地理空间)、掌握剧情(中华文化的变与不变问题)、懂得道具(中华文化的象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触、品味中华文化,从而真正地融入剧中。  相似文献   

13.
中产阶级不仅是一种财产状况和财产关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种历史现象。离开对中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的观察,就无法正确认识中产阶级的作用。中产阶级的作用是由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决定的,对中产阶级类型进行研究,只能从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环境入手。由于各个国家历史环境的巨大差别,中产阶级在各个国家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世界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上,旨在打破不同国家和地域间的文化隔阂,赋能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和大国担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对解构西方的“普世价值”话语霸权、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根基、提升中国的对外话语权和软实力等方面具有深层价值意蕴。当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仍面临传播环境阻滞、传播主体协同性不够、传播受众针对性不足、传播媒介影响力不强等多元困境。为此,应通过优化国际传播环境、整合国际传播主体、对国际传播受众进行细分和策略选择、打造国际传播媒介矩阵等多维路径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体系构成及其现代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几种国家治理模式。从结构和制度两个角度解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及内容,剖析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是人治走向法治、独治走向共治、管制走向服务、全能治理走向有限治理、专制治理走向参与治理、封闭治理走向开放治理、官本治理走向民本治理、结果治理走向程序治理。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权的逐渐多元化和社会化是必然趋势。单一的产权结构不仅限制了家族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且限制了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企业扩展的要求。因此,对于处在扩张阶段的我国家族企业而言,必须突破产权关,实现家族企业的产权变迁。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成员众多的包容优势、载体丰富的组织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从历史逻辑看,统一战线不仅深度参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而且有效促进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促进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现代化、促进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现代化、促进基于社会公平的社会现代化、促进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现代化,同时统一战线还要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由一元化向二元分化与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市民社会和民间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家——社会二元分化的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做到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提升政府能力,实现制度创新,服务行政,培育市民社会等五个方面,并最终把“善治”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的全面领导,中国国家治理强党—强治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逐步深入:一是政治建党明确国家治理方向;二是理论强党创新国家治理理念;三是制度治党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四是正风肃纪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五是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国家治理法治化.持之以恒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在这种新形势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伟大的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那么,怎样弘扬和培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呢?首先,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基点和氛围;其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第三,还要重视提高国民素质,为弘扬和培育提供主体保障等。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能否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