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金太尔早年试图用被德性论拯救过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概念批判启蒙以来的自由个人主义传统。但在后来,由于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启蒙以来自由个人主义传统的产儿,麦金太尔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转而进入专门的德性伦理学研究。麦金太尔之所以会把马克思主义归入自由个人主义传统,主要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带有这个传统的某种印记,即"个体性"。这种"个体性"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不可回避的道德困境:如何从道德上理解自由个人的现代联合问题。《追寻德性》这部著作从伦理思想史的角度对自由个人主义传统的批判,其实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批评。然而,麦金太尔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他对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做了祛政治经济学的处理。正因为如此,他虽然看到了自由个人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却并没有看到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因此,他最终选择退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核心地带,转而寻求回归传统德性共同体生活方式的实践筹划是消极而保守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还原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就可以从经济关系人格化的角度看到自由个人现代联合的客观基础。以这个被改造了的社会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重新激活麦金太尔的德性理论,开发出更多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方启蒙传统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提供了基本的发生语境和时代背景,青年马克思借助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实现了对近代启蒙的出离和突破,其基本成果即唯物史观。理清马克思哲学与近代启蒙传统之间的思想关联,彰显马克思扬弃启蒙的内在理路,有助于回应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实现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早期所写的一系列政论文,尤其是对言论自由进行探讨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直接体现了马克思对于"自由与法律"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的根基,是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因而法律只能是自由的体现,只能符合人自由的生命活动规律;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只有通过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才能得以实现,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只能导致对自由的压制。  相似文献   

4.
自由问题是一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话题。本文首先将从自由自觉的本真劳动、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自由利用劳动时间和社会规律三个角度,阐述马克思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前提。人的解放问题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政治要求,却是18世纪的产物,是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口号。可以这样认为,正是18世纪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土壤,加上黑格尔的理性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构成了马克  相似文献   

6.
正像许多伟大的学者一样,马克思的自由观不是一沉不变的,马克思在著作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关于自由的观点,但是作者在这里主要论述马克思早期的自由观,从这里梳理一个脉络,发现马克思自由观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共同体概念是马克思宏大叙事下不可或缺的重要范畴,也是理解马克思"人类意识"价值旨趣的重要工具。通过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脉络,辨析不同种类共同体环境下人的发展与自由程度,从觉醒自我意识到认清"虚假共同体",从转向人类解放到揭示"抽象共同体",从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到回顾"自然共同体",都体现出马克思对于人类命运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思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意识形态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概念。它是马克思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一个重要支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批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英国唯物主义、法国启蒙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从哲学上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问题作为当前社会发展遇到的瓶颈已经为许多哲学家所批判和反思,但仅从否定启蒙理性的角度批判现代性问题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后现代主义者不再存在论基础上去消解理性中心主义的做法也是流于表面。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过"现代性"一词,但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对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思、重构和超越,从异化劳动入手,提出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自由人共同体,才能使人回归本质,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为我们思考和解决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追求人类的政治自由和彻底解放是马克思的终生奋斗目标。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的是,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审视人的自由与解放:任何政治自由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法律是对政治自由的确认,政治自由必须以平等为基础,政治自由是变革不自由社会的现实运动。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不仅激励着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也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指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青年马克思的自由探索是青年马克思整个思想进程的根本主题所在。其生成、展开有其过程。这一探索历程的展开,深化有其深刻的背景、基础、动因和内在逻辑。青年马克思的自由探索历程对于后来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以及成熟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自由的体系,是一篇自由的宣言。自由具有偶然性之维,只有打破必然性命运的束缚,人才能获得自由。自由的基本因素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人的能动性之所在。马克思追求的自由是定在之中的自由,也就是现实性的自由。这种自由通过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通过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揭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是以其自由思想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从博士论文关于原子倾斜运动的论述,到《论犹太人问题》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论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到《共产党宣言》中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超越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经历了起点、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不断飞跃。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马克思财富观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财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在"十二五"期间顺利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指作为人类终极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马克思认为在必然和自由的关系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人类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实践看马克思自由观,人是在劳动中实现自由的.但美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象征,艺术活动才是人所追求的自由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及由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不仅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危机的批判性揭示依然伟大,也在于其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纪念这位思想巨人,也由此掀起一场普遍性的理论反思——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要纪念马克思?值此,本刊特设"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笔谈",邀请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来进行学术审思。吴冠军认为,现代性的根本问题不是"正当性"问题,而是"真诚性"问题,即那些被许诺的内容恰恰在同一过程(现代社会运作)中被实质性地弃置,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已经揭示出内嵌在现代性中的"结构性不诚",齐泽克以及阿甘本、拉克劳、巴迪欧、巴里巴等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实质上发展出了对现代性的"真诚性"一个重新诊断。臧峰宇认为,自我意识哲学的启蒙特质与马克思开启的新政治哲学是探究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学术思想关系的新视角,探究新时代的哲学精神,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理解马克思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方法与当代意义。蓝江认为,今天资本主义全球化,帝国主义强权势力仍然在世界范围内肆虐的情境面前,在这些西方左翼理论家看来,我们不仅需要将马克思的思想火种传承下来,而且需要在今天的背景下,将马克思的精神变成真正革命实践的武器,让共产主义的光芒成为人类的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一种劳动幸福论。他认为唯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幸福的唯一源泉。幸福是社会整体良好状态的体现,是人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特征,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异化劳动",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不是幸福,反而是痛苦。另外,马克思的幸福论也是一种全人类的幸福观,也就是幸福并不仅仅指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平等问题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众多西方学者正是以此问题为轴心,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政治转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观点:一是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他们认为马克思在平等观上完全"抄袭"了卢梭的观点;二是以柯亨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柯亨认为马克思的平等理论已经失效了,由此提出了"优势可及平等"理论;三是以古尔德和奈格里为代表的自治主义,他们认为自由和平等并不是社会关系变革的产物,而是工人自治的结果。这三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误解和扭曲了马克思平等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视阈下的义利观: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下的重义轻利,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重利轻义,自由个性阶段的义利统一。义利统一是马克思义利思想的主要特征。正确的义利观和马克思义利观之间是一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正确的义利观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义利观的研究成果,同时又结合新的实践对之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义利观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对待马克思经济学,必须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发展.在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争论中,应该回到马克思,回到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来;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是在历史、理论和现实统一中的辨证法;马克思经济学结构是一个开放、动态、科学的体系,对其研究要避免"过时论"和"贵族化"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