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化的中国画刘伟线条和色彩是绘画艺术的两大基本媒介。中国绘画的主要媒介是线条,色彩只起辅助作用;西方绘画的主要媒介是色彩,线条只起辅助作用。因各自所使用艺术媒介上的差异,就形成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造型和审美上的主要分野。受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凡·高、高更、马蒂斯开始,东方绘画艺术对西方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西方现代画家从一味写实逐渐转向对纯粹色彩、线条以及绘画自律性的研究,开启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端。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十二岁的杭法基,现在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太白书画院的画家.他从事绘画二十余年来,在中国画艺术上,大胆探索,努力将西方的抽象艺术与东方的意象艺术相揉合.在创作中,他一边进行现代艺术的实验,一边又向传统艺术索取才智.正如他自己说的:"在传统中找现代,在现代中找东方的主张,导致我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探索的兴趣."此外,杭法基还是中国布贴画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在开拓与发展工艺形式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上,也有独特的贡献.杭法基的作品清新独特,力求"真情的自我流露".他认为"在艺术上,水到渠成的自然流淌才是可贵的真情".他的大幅中国画《啊,我想起古老的东方》,表现的便是对中华民族悠久  相似文献   

4.
判断一位中国作家的西化程度,不能简单地以其作品表层呈现的艺术风格为依据,关键在于通过作品本身去透视其内心深处的思想倾向中--东方与西方孰更胜一筹.施叔青是台湾一位颇具影响的作家,她在艺术风格上有着较深的西化痕迹,对此已有学者作过分析.笔者则试图把其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例)在中西文化冲撞的多元社会型态影响下多元化的艺术走向划分为"生存的多面向逃遁"、"情感的多方位试验"、"艺术的多角度观照"三个方面,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寻其作品背后隐藏的社会观、人生观、情感观、艺术观等思想的方方面面,以揭示作品深层超越西方思想之上的东方底韵.  相似文献   

5.
虽然西方浪漫主义主要是一场文学运动,但这场文学运动与绘画、雕塑、音乐,以及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息息相关。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最具根本性的特征是,试图成为综合多种艺术门类或多种艺术媒介的所谓"总体艺术",而实现"总体艺术"的路径,就叙事媒介的使用方式而言,包括多媒介叙事与跨媒介叙事两种。从艺术观念的表达、艺术作品的描述、艺术形式的借鉴等三个方面,考察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媒介叙事现象可以发现,这三种方式从不同方面促成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化特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并非像勃兰兑斯所说的那样"蔑视"语词这一文学媒介,而是高度尊重语词,试图使语词的表达能力最大化,以便通过跨媒介叙事使文学艺术化,从而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总体艺术"作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所开创的跨媒介叙事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艺术符号是不同艺术形式的浓缩和升华,除了本身所代表的表层含义和艺术欣赏价值外,艺术符号更多地表征了某个场景中民族、区域、种群等方面的思想意识文化。动漫创作是文化艺术糅合下的创意产品,艺术要素与动漫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创作效果密切相关,艺术符号外在上的美感与内在的深厚内涵支撑和建构着动漫作品的情节风格、动漫场景、角色塑造、作品沟通等多个方面。民族地区艺术形式多样,绚丽多彩的艺术种类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符号资源,是民族原创动漫前行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论民间巫术信仰的符号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征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特别是原始先民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中国民间巫术中的符号象征,往往是通过作为符号的各种物体、事象、图像等来隐喻某种概念或某种思想感情,而且主要是运用图案、数字、色彩、方位等各种比较简单的符号来隐喻某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书讯     
《台声》2016,(1)
正《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次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他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女画家杨春华是近几年活跃在画坛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她那才情兼备、写意人生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艺术界和美术收藏界关注,先后被中国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和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杨春华是一位颇具艺术天份、画路宽广的画家。美术界普遍认为,她的国画创作既保留了中国画传统的线条和笔墨情趣又与传统的国画明显拉开了距离。她笔下的人物、山水和花鸟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真实的生活感受和鲜明的时代风貌,以灵动飘逸的线条、典雅艳丽的色彩及祥和富贵的意境在当代中国画坛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学界对隐喻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他们将隐喻视作种、属之间的"范畴越界",这既确定了西方隐喻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传统修辞学的衰亡遗埋下隐患。法国著名诠释学家保罗.利科用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探讨隐喻问题。尤其是《活的隐喻》一书,在语词和话语等实体方面对隐喻进行了一种渐进的、彻底的考察,认为隐喻不仅提供新的语义,更为重要的是,隐喻具有本体论价值。利科走出了一条隐喻研究的新路。本文选取能彰显利科隐喻特色的两个术语进行评述,进而探讨其隐喻理论的意义与缺憾。  相似文献   

11.
按照传播仪式观,民族主义是传媒叙事的重要脚本。在体育英雄叙事中,媒体往往刻意强调英雄的民族身份,同时在"反抗书写"中塑造东方的英雄,这种叙事隐藏着"自我东方主义"的权力话语。本文通过对台湾《中国时报》中的286篇有关"林书豪"的报道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林书豪的新闻报道逐渐位移于头版,新闻价值发酵,林书豪的符号弥散于报纸各类新闻里;他以各种能指出现于媒体标题和行文中,并被媒体通过不同报道视角来进行追捧和赞美;在媒介塑造中,林书豪的台裔、亚裔等"民族/种族"身份与他的英雄故事混杂在一起,"林书豪神话"的媒介叙事被民族主义、身份认同等权力话语所裹挟,成为整合台湾社会、凝聚民意的符号。  相似文献   

12.
丽江洞经音乐的身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地被建构、表述,其背后是国家、文化精英、族群民众、西方等不同社会力量的权力实践的结果,隐喻着在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作用下社会关系不断地刷新、书写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反思,有利于"还原"族群艺术被不同权力话语所遮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这也是深入理解、阐释族群艺术的文化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与人的相识是一种缘份。去年夏天我在西湖边逛画廊,正当一件件瞧不上眼的作品让我索然无味时,一幅描写苏州园林的油画令我眼前一亮,在这幅方形作品中,画家先以宗、灰色线条勾勒出园林的亭台楼阁,又用画刀平涂出一池碧水,水边是墨绿色块组成的浮萍和倒影,那宽舒清澈的湖水,典雅明亮的色彩和优雅清丽的意境让我感受到一种清雅恬静、身心愉悦的艺术美感,我随即买了一本这位画家的画册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论洛夫诗歌的艺术型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夫诗歌的艺术型构,是在东方智慧的根基上,广纳西方现代意识,铸成以现实、超现实与禅思相结合的书写"主轴",在广度与深度上,探析现代主义有关存在、生死、命运、虚无、永恒、瞬间等母题。他经营的意象思维,带动投射、转化、隐喻、畸联等多项"链条",连接起现代诗把握自我与把握世界的途径。在那里,我们领略到了四通八达的诗性智慧和魔幻般的诗意盛宴。  相似文献   

15.
<正> 符号、语言在当代西方已成为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美学家所涉及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人把现代语言符号理论对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比作伽利略的数学化研究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在美学领域,许多美学家和艺术家也越来越重视对符号形式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表现了艺术家们对艺术形式本身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而且也表现了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本文通过对人与符号、符号形式与艺术形式的简单分析,以企揭示符号与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南通壁挂     
南通壁挂艺术别具一番神韵.这些作品利用了十几种常见的丝、麻、棉、毛、陶、瓷、竹、木、棕、纸、草,以及葫芦、铜片、铁丝等材料,经过设计者的创造,变成了融巧妙的构思与自然材料为一体的艺术精品.南通装饰艺术家们,在万花筒般的艺术世界中,刻意追求具有民族特色,富有思想内涵,节奏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选  相似文献   

17.
朱全国  肖艳丽 《前沿》2010,(18):140-143
文学修辞主要涉及到文学作品的语词、文学手法、语言模式以及作品结构构成,隐喻与文学的关系突出地体现于它与上述四者的联系之中。古希腊、罗马和形式主义文论传统对隐喻的理解充分体现出了隐喻与文学修辞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隐喻与文学的关系重视隐喻的说服力量和语词技巧;形式主义文论传统一方面关注隐喻的手法,重视隐喻的语言模式及表述方式,另一方面,其作品结构学说同样注重隐喻在作品结构构成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与在西方流行花语一样,中国自古也有借花隐喻的习惯,如人们常用荷花或莲花来表现高洁,用牡丹来表现富贵等。而这些花卉也成为中国花鸟绘画作品的主要题材。  相似文献   

19.
正5毫米,一个突破性的命题早年我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雕塑,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舶来的雕塑体系训练,然而我却始终不能满足于这样的训练。我从骨子里渗透的是东方的血液,我想我始终是要突破这种"舶来体系"。"我的忧伤从那里开始"系列作品,是将雕塑的整体厚度压缩在5毫米的极限物理空间内,进行薄浮雕大尺度、多层次的感官空间塑造,作品的层次和空间感已达到了十级以上。然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的空白结构及心理效应赵忠山任何艺术活动都离不开它所依赖着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如语言、线条、音响、颜色等都要按照艺术的“间架结构”规律来组合。没有这个艺术骨架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的产生。正是这种艺术骨架,才造成了艺术作品的空白与间隙。在长期的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