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成绩斐然,实现了其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机制创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其基本经验有:一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方向;二是各民主党派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发挥;三是杜绝照搬照抄,要坚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亟需有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如何界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的、公认一致的说法.有的学者坚持使用"社会主义多党制"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理由.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本身存在的争议不多,关键是如何从实质上去理解和把握这一制度.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植根于我国特有的政治土壤,由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的伟大政治成果。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诞生和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论来源、现实土壤和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其形成的理论来源;中国社会特殊国情是其形成的现实土壤;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剖析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成因,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保持国家政治统一、实现权力有效监督制约和实践协商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载体.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聚合性的政党制度结构,保持了超大规模国家的政治统一;通过非竞争支持型的政党监督模式,初步实现了政党之间的权力监督;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现了包容互惠发展导向的协商民主治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需要通过制度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新型政党制度"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热潮。通过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横向对比,以及本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的纵向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必然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掌握其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世界维度所呈现的逻辑意蕴。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显著优越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其优越性体现为社会层面的社会整合与社会稳定优势,以及民主政治层面的促进政治参与、扩大利益表达和完善民主监督三大功能。但在基层具体实践中,出现了权责划分不明与监督体系建设不完善、角色定位与政党关系认知偏差、政党建设同质化与基层党员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与机制建设;推动和谐政党关系制度化,加强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认同建设;保持民主党派的特色传统,加强民主党派的基层实践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杨爱珍 《新视野》2006,2(4):49-5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颁布,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中,我们对政党与政党制度的互动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对社会经济与政党制度互动关系有了新的考量;我们要在坚持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文明要素,使我国政党制度成为独具特色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于2021年6月25日发布,全面介绍了中国各政党的基本情况、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鲜明特色等内容。早在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概念,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新”: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代表人民利益;二是各个政党与无党派人士的紧密团结;三是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些正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9.
丁文 《北京党史》2013,(5):31-35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政党格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坚持了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从当前研究情况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特点、功能以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历史沿革,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难点和重点,研究内容涉及了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是彰显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课题。本文探讨新时代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多维路径,提出强化政治认同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根本;畅通谏言协商机制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重点;完善吸纳整合功能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外向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文化的外向性功能,是指政党文化对政党自身体系之外的社会生态环境所发生的功能作用,主要指它对政党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功能作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外向性功能,在驱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确立经济发展及其制度安排的内在机理和图式、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调动人们创造财富的激情等功能;在引导政治发展方面,具有规范政治发展方向、规划政治发展路径、培育政治发展的心理环境等功能;在引领社会文化方面,具有整合文化资源和传播优秀文化、勾画文化发展的蓝图、为民族精神提供精神资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胡适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他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目前已出版的多种研究胡适的论著都未能将这一问题单独提出来加以讨论。实际上 ,胡适与中共的关系是一个两者之间矛盾逐渐加深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各个阶段的发展及这种发展对双方关系的影响 ;阐明胡适与中共究竟在哪些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怎样认识胡适与中共之间矛盾分歧 ,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将不无裨益。一、胡适与中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胡适对于政治问题的态度经过了从留学美国时期的热衷于政治话题和政治活动 ,到五四时期试图绕过政治和发誓不谈政治 ,再到 30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演进的重要产物.近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历史前提,旧式政党政治最终归于失败的教训,客观上又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创造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共了直接的历史借鉴.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则为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增添了新鲜力量和崭新内容,成为中国政党政治史上的里程碑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元北 《实事求是》2007,21(4):37-39
正确认识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的优势,研究在新形势下保持并发挥党的优势,对于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不论是马克思、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他们的理论思维中,党的优势是同党的性质、党的战斗力、党的先进性和党的前途联系起来的。党的优势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方法。党的优势主要有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同国内外的敌人进行了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思想文化的等多种形式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保持着血肉联系,并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等十个方面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丰富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和走向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在加强自身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方面,积累起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切实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从共产党与社会的角度看,共产党要实现对社会的领导,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运行规律以及社会有机体自身的发育和发展规律;从共产党与文明的角度看,共产党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整体层面上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共产党与人类社会文明规律角度看,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把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利益格局已发生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能否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尽可能地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成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又一大考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需要加强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提了出来,反映出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提出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应构建新世纪执政战略。新世纪执政战略包括探索执政规律的出发点,确立执政指导思想,明确执政具体目标,更新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丰富执政资源,转变执政方式,攻克执政难题,纯洁执政细胞,造就执政保证,优化执政环境和实现执政使命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观是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的观念体系,是纯粹的人民利益观。我们党的利益、阶级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党的人民利益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切实贯彻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丰富发展。我们党致力于建立、巩固和扩大最广大人民根本一致的利益基础,通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不断完善人民利益的实现、发展和维护机制,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制定和执行政策,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0.
挑战与回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合法性对于政权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正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针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政治合法性挑战所作出的战略回应。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整合度、反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途径来实践"三个代表",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