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探析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机理,对认识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规律和路径具有本源性意义。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机理主要在于:政治认同的文化机理,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营造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遵循先进的政党文化;政治规范的制度机理,即以党章为党内最高行为准则、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系统的平衡机理,即平衡党内政治系统与政治环境的关系、涵养党内政治生态的执政环境、塑造完美的执政党整体形象;政治监督的净化机理,即加强党内政治监督机制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推进政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理论视野》2021,257(7)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实践同向共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生成和建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曲折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以承续和改进,在新时代守正和拓新。党内政治文化的百年建设为其积极健康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蕴养党内政治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共产党人价值观凝聚党内政治文化的坚强灵魂,以党内制度法规保障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力。  相似文献   

3.
党内政治文化伴随党的发展历程不断孕育和积淀,形成了源头清晰、主旨鲜明、基础深厚的党内政治文化思想体系。研究党内政治文化必须确立三个维度:一是以理性维度实现政治认知和文化哺育的相互结合,凸显党内政治生态的自我修复性;二是以价值维度实现政治情感和文化情怀的相互融合,体现党内政治生活的融通性;三是以实践维度实现政治评价和文化甄别的相互契合,彰显党内政治活动的持续性。通过多维度的综合分析和路径探索,不断增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政治意蕴和文化意蕴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集成表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优势。党内政治文化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而形成,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着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文化。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是新时代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根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支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伦理遵循。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营养,不断赓续革命精神谱系,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永葆党旺盛的生机和蓬勃的朝气,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相似文献   

5.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解决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的治本之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内在需要,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党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围绕何谓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何及如何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等议题展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涉及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渊源、功能特征,涵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目标任务、主要内容以及路径方法等。从总体上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在系统性、学理性以及比较研究等方面仍有较大空间,需要从新型政治制度的高度,深刻阐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和时代意义,为新时代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一概念,强调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017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总书记再次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当前,全党上下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了深入研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7(春季)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主题,从党内  相似文献   

7.
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共党史就是一部注重党的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有利于培育优秀的政治实践主体,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主体支撑;有利于纠偏不良政治风气,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客体支撑。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要注重思想教育和引导,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党员,夯实净化政治生态的思想基础;要用严明的党规党纪规范党员,打造过硬政治行为主体,夯实净化政治生态的组织基础;要坚持不懈传承和创新,用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党员,夯实净化政治生态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直观反映。现阶段党内仍存在以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学缘关系为纽带的官场"圈子文化",它是造成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内政治文化不健康、党内政治生态被污染的重要原因。而党内政治生态恶化又为官场"圈子文化"提供了滋生和发展的土壤,二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官场"圈子文化"的形成,是对封建官场文化的心理认同、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利益驱动、权力制约存在失衡的内部监督和管党治党不严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彻底根除官场"圈子文化":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内政治文化;二是要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废除"潜规则",弘扬"明规则";三是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远离"被围猎";四是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正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一个政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导向,也反映一个政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这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号召令"和"动员令"。"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根本性、系统性、持久性的工  相似文献   

10.
《廉政文化研究》2021,12(3):63-70
党内政治文化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基础力量,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也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要着力点。探究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及其结构层次,是充分认识党内政治文化、从理论上厘清党内政治文化与其他事物间关系的逻辑前提,也凸显出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内涵以及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此明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对党内政治文化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发现党内政治文化呈现"政治价值观—党内制度规范—行为作风"的圈层结构,其从结构到功能的表现形式上同构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内容和主体框架,明确了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指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价值观、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法规制度同频共振、促进党内政治文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