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贫困女性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倩云 《桂海论丛》2007,23(6):81-83
贫困女性化现象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对女性贫困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反女性贫困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于解决贫困女性化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农村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福利制度和文化等五个维度上长期遭受着社会排斥,是农村贫困成为社会发展中久治不愈的深层次原因。社会排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农村贫困再生产机制,使农村贫困处于恶性的代际传递与循环之中。消除农村贫困的关键在于改革国内现行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消除社会排斥导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农村一种公正和公平的环境,以促进社会融合,促进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民族和性别平等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关注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是实现民族和性别平等的基本要求。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叠加了民资妇女和贫困概念,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产生缘由减贫机制。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妇女多维度视角下的贫困,从国家和相关部门整体的扶贫规划和实践出发,评价了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贫困区域的扶贫政策,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和措施中的贫困问题进行了评述和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出发,对城市居住品质的评价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分析,重点关注城市居住品质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之间的具体联系,指出城市居民在居住品质方面形成社会分化的情况,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地方政府有效制定城市规划相关政策,创建“宜居城市”提供若干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是社会有价值物的分配而形成的不平等体系,其本质特征是不平等。历史上许多社会分层制度都是建立在对特定阶层的人权的限制和侵害的基础之上。社会分层体系一旦建成,处于上层地位的人可能采取限制甚至侵害下层人士人权的方法巩固和保护自己的上层地位。人权精神是平等,但是社会分层和人权既会产生矛盾也会相容。因为人权追求的是展示和发展差异或者说不平等的平等权,人权精神要求的社会分层是一种保障平等人权的不平等体系,是一种尊重所有基本人权的社会分层。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的、必然的社会现象.大到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小到婚嫁观念中的“门当户对”,都与社会分层息息相关.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分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与主题就是社会各阶层.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解读和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意从分层角度来探讨和分析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罗教讲 《学习与实践》2002,(4):13-14,12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必然发生重大的变化与重组。因此,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成为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把社会分层研究说成是中国社会学界自1978年恢复以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第三次高潮,第一次是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第二次是小城镇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但第三次显然与前两次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研究的对象更加复杂,因而在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方面要求更高,难度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学理论中的社会权利贫困的视角,分析当前农村中失地农民的社会权利缺失,即探讨失地农民社会权利的内容、获取渠道、获取机会的不足以及制度保障中的缺陷,还有失地农民对社会权利的认知贫困,从而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资源视角:贫困女性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长白学刊》2010,(3):102-105
社会转型期的女性贫困与特定的历史、经济密切相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保障转型导致的社会分化,是出现贫困女性化的结构性原因;资源不足是造成女性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空间中,制度资源是最常见的一种正式支持,但制度资源的匮乏和获得的不平等,使得社会公共服务只能满足部分贫困女性的初级物质需求,对缓解或减轻贫困的作用有限。亲缘网络在女性应对贫困中发挥主要的社会支持功能,但贫困对社会支持的消解作用已经显现。女性采用节流策略应对贫困的同时,还应努力开辟增加经济资源的渠道,尤其是发掘家庭外部资源以获得改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邢占军  张丹婷 《探索与争鸣》2022,(4):133-140+179
我国学术界对相对贫困的内涵、识别和治理策略的探讨存在着一定分歧,大致形成了高线和底线两条研究路径。厘清相对贫困的“二重相对性”是解决分歧的关键。借助“二重相对性”这一整体性概念,能够识别出相对贫困治理与我国当前主要社会矛盾化解之间的内在耦合性,厘清相对贫困治理与绝对贫困治理、共同富裕实现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此基础上,可以建构增能型治理、赋权型治理、兜底型治理和衔接型治理的四维治理模式,形成以脱贫攻坚为起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层衔接的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化,广大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农民分化成不同的阶层。政府必须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和农村出现的分化,考虑到农村公共服务的结构性阶层化。在分层视阈下,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要建立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反馈机制,二要建立多元的供给体制,三要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公共服务均等的标准化机制,四要培育农村社区的基层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分层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社会分层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国的社会分层有很深厚的历史根源。一方面,社会分层导致了贫富的两极分化,财富的过度集中,低收入群体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脱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但同时社会分层也有其正面影响,它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发展,增加了保障社会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过程,它是社会成员、社会人群的社会分化过程;作为一种状态,它是社会分层结构即社会分化后所形成各种集团的排列、组合、相互关系状态。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化或社会分层是社会制度化现象、合理化现象。我认为,不管社会分化、社会分层现象是否合理,作为社会过程或社会状态,制度化因素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制度化因素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结构、社会法律或普遍认可的国家规则体系基础上的社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机制的研究,主要存在结构-功能视角、个人建构视角、网络分析视角和制度分析视角,它们彼此之间在方法论上存在系列的对立.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综合,为我们提出一种综合性视角提供了重要启示.这种综合视角可以称为网络嵌入视角,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张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对于社会分层的影响都是以社会关系网络为中介的,从而可对当前我国制度结构转型背景下复杂的社会分层机制提供全面的描述与适当的规范评价.  相似文献   

15.
汪继承  高娟 《理论月刊》2007,(11):138-140
收入分配关系的改善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和再分配政策,二是收入流动与长期不平等的降低,通过相关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所以出现下降,其中一个十分深刻的原因就是权力因素与收入分配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造成了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与权力分配和收入流动扭曲的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安全法》为网络安全治理提供了原则性规范指引,其配套法律法规调控网络社会的效度取决于调整对象的科学划分。网络社会分层结构的客观存在,为网络安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类型化提供了衡量标准。从网络社会分层的视角来看,网络所有者和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使用者在网络生态环境中分别位居基础层、中间层以及信息流通层,理应承担不同的网络安全维护义务与责任。因此,基于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的要求,我国互联网安全立法应当重视网络社会各分层主体的法律地位,构建起涵盖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调整网络服务提供者行为、约束网络信息流通层活动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是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本文通过对一所高校的调查,得出了目前大学生贫困的分层状况,认为生存型贫困、生活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应为大学生贫困的基本类型。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出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申请随意和资源挤占的问题,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目前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向“分层资助”的模式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贫困问题的缓解以致消除是当今社会一定时期内不易解决的难题.城市贫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排斥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排斥与贫困和能力剥夺中的一些概念有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较低的贫困发生率是以农村的整体贫困为代价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我国城市贫困则与社会排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过程或现象,社会分层对社会运行和发展有何作用或功能呢?对此,社会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或争论,并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功能论和冲突论。功能论以戴维斯(KingsleyDavis)和莫尔(Vilbert Moore)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社会分层因社会  相似文献   

20.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政治社会学认为,对政治现象的解释应沉入社会层面,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中寻求恰当的解释。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表现,冲突与分层密切相关。韦伯是分层与冲突理论的两大思想源泉之一。韦伯对社会结构的划分是多维的,既承认经济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同时强调地位等非经济性因素在政治冲突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政治冲突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将韦伯的分层与冲突理论与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进行简要对比,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韦伯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