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古代壮族社会性质,学术界有经过奴隶制和未经过奴隶制二说。主张经过奴隶制的,在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的时间问题上又有不同意见;至于对壮族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的看法,则分歧更大,本文拟就此二问题阐明己见。时间限定于宋、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正好是壮族封建领主制社会从形成到衰落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王瑞英 《求索》2010,(1):227-229
西周时期属于我国早期国家形态,各种机构和制度处于开创时期。对于西周的社会性质历来有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和封建领主社会说等不同的观点。西周铜器铭文显示在土地制度、统治机构、意识形态等不同领域内部都与前代已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后世封建制的许多特征已经萌芽。西周奴隶制社会内部孕育着封建制的因子,西周社会处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围绕着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讨论,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除了认为是奴隶制度或基本上是奴隶制度的主张外,有的认为是封建制初期或者领主封建制,有的认为正处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近年来,与国内外有人认为奴隶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不具有普遍性的观点相配合,类似意见又在有的地方有所发挥。另一方面,不少人虽然肯定了凉山彝族社会奴隶制度的性质,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分歧。本文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4.
壮、傣、布依三个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或较多的民族。分布在西南边疆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境内。三个民族都源于我国岭南地区的古越人,在近现代也都不同程度地保存着封建领主制的社会形态。对于这三个民族领主制社会形态的研究,既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基本理论的探讨,也是对我国古代史的研究,而且还有可能逐个揭开我国古代越人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些迷底,从而加深我们对百越民族与现代有关各个民族之间联系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壮侗语族诸民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好关系。 基于以上想法,本文拟就壮、傣、布依三个民族封建领主制的异同作一比较研究,不当之处,请学者们批评指正。 (一)三族领主制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吉宏龙佳 《创造》2004,(2):20-21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高原,俗称"小凉山",是一个由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经过民主改革于1956年成立自治县而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1986年和2001年,先后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和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脱贫任务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其基本县情.  相似文献   

6.
我国56个民族,解放以前,分别处于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农奴制、封建制和半殖民半封建制的社会历史阶段。1949年全国大陆的解放和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进行,使各民族陆续从前资本主义民族转变为社会主义民族。它不但使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自己决定本民族命运的主人,而且使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由历史上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对立的关系,转变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了共同的社会基础,从而空前加快了社会发展速度。 但是,我国民族关系的这种历史巨变都是依赖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人为变革。强制的社会革命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各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这个制度赖以生存的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于  相似文献   

7.
壮族和傣族是中国境内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壮傣语支的两个民族。从语言归系上看,他们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许多学者认为,壮族和傣族由古代百越族群的一支发展而来,壮族和傣族都共同经历了封建领主制社会阶段,并且在较多方面反映出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共性和个性。本文主要利用桂西壮族土司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材料,对壮族和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研究中争议较多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由此对封建领主制理论研究和壮族与傣族社会历史研究有所裨益,不妥之处请专家指正。一壮族和傣族先民都是百越民族的一分子,所以他们在文化特征方面有许多共同现象,如原始村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干栏居屋、节日习俗和饮食习惯等等。然而远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前,壮族和傣族先民就已经分化为不同的民族集团,并且分别居住在不  相似文献   

8.
民族政策研究工作在云南省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良的传统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且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建国前,云南各少数民族处于原始社会本期、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经济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了“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各民族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其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各民族之间乃至~个民族内部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种特殊性造成了云南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也形成了云南民族政策研究的特…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迄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在这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不同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特殊性?这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主要问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早在1857年,马克思在研究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历史这一问题时就指出:“在现实的历史上,雇佣劳动是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4页)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提出了原始“公有制”、“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几种社会形态。两年以后…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6个民族跨境而居。解放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分布在全省各地,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环境、民族特性等原因,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分别处于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地主制、封建领主制等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千百年来,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下,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受到剥削、歧视和压迫。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为争取生存发展的权利,曾进行了无数次的抗争,上演了一幕幕壮烈的斗争史。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能代表广大民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民主改革前的西双版纳和周代都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政治上是贵族等级制度。这在命名法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文章从九个方面对比了不同时间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西双版纳和周代社会的姓氏和命名法后指出,它们在体现等级制度本质这一点上有若干共同之处,都集中地反映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分封、宗法、等级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不论是西双版纳傣族社会,还是周代社会,每个人的命名,不仅表示出其性别、年龄、行弟,而且还体现出其职业、社会地位和封建等级地位,这种命名法起到强化和巩固封建领主社会的统治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形态的过渡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的统一。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社会形态,与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地主土地占有制形式有所不同,西欧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领主土地占有制。这一差异,深深地受制于中西方古代的奴隶社会,钟深刻地影响着此后中西方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发展。西欧封建领主土地占有制可以在罗马奴隶社会中找到它的胚芽,这个胚芽就是古代罗马共和(末期)——帝国时期的隶农制。本文试图通过对罗马隶农制趋向性的分析,看其对西欧封建化进程的某些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江洪 《求索》2014,(8):163-166
汉初承秦之制,在由奴隶制政体向封建制政体的转型过程中,处于一个矛盾的多发期,其时,土地的自由买卖加剧了社会贫富的对立,专制主义的官僚体制,给吏治的无为与腐败提供了温床。面对民众的生存困境,贾谊呼吁统治者采取重本抑末的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积贮,主张制礼明分来抑制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膨胀。同时提醒统治者应看到民众力量的崛起,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建议改革吏治,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应充分尊重民意。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阶级斗争。这个斗争必然发展为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以往任何一次革命所无法比拟的。为着保证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解决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导问题。第一节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杠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杠杆。在阶级社会里,始终存在着被剥削者反对剥削者、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历史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都经历了长  相似文献   

15.
涂嘉泽 《创造》2002,(7):16-16
宁蒗,俗称小凉山,是个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经过民主改革并于1956年成立彝族自治县而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宁蒗的基本县情。1986年,宁蒗曾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272个贫困县之一,当时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6.2%。宁蒗所以贫困除了造成极易返贫的诸多主观因素外,最根本  相似文献   

16.
让道德榜样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特殊走向普遍,宣传好人与建设好制度,哪个更有力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每个时代都需要榜样,每个英雄和榜样都是那个民族和时代价值理想的现实模板,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好人典范,都承载着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价值准则,都是归拢世道人心的旗帜标杆。  相似文献   

17.
徐嘉泽 《创造》2004,(7):22-23
宁蒗,俗称小凉山,是个由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经过民主改革于1956年成立彝族自治县而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曾两度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宁蒗县紧紧围绕"团结、稳定、扶贫、发展"的工作大局,通过扎实抓好村建、村改、三讲、三学、乡村换届和"云岭先锋"工程等工作,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创下了近10年来的增幅之最.但随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体制的解体和转换,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脱贫致富的历史任务尚有许多不适应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一、规律与“公式”之争 在我们就“扶南封建论”的问题进入理论探讨之前,笔者绝对有必要说明:在我们就扶南是封建制或是奴隶制进行讨论时表明,我们双方遵循的都是马列主义的理论,因为只有这种理论才讲清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体现此种规律的五种社会形态。在这里,不存在马列主义理论的坚持者和“离经叛道者”的区分。可不知为什么“扶南封建论”者(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明确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深入理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制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评价民间文学。列宁曾经指出:“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整理这些材料,用这些材料是很可以写出非常出色的关于人民的理想和愿望的著作的。”(《列宁论文学与艺术》卷二,957页) 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文学上的审美价值,而且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各民族人民世界观的形成、发展的科学价值。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上,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曾经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人民的口头创作中来。由于云南的少数民族直至解放前夕,还分别保留着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不同社会形态,使我们能够透过他们的民间文学作品,看到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无神论与有神论斗争的一些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