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此,众多学者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不断涌现出有价值、有思想、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含义、内在关系、重要作用及路径研究,全面剖析其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指出当前研究的着力点,有利于研究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仅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地位,而且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织支撑和制度保障,必将引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新跨越和迈入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刘伟  何頔 《学习与实践》2023,(9):20-29+2
国家自主性是影响现代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变量。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中,由于一些领域国家自主性的失衡,导致国家治理体系中出现了治理主体发育不成熟、治理维度间衔接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内在问题,还伴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在规制权力和保障权利、资源再分配、统筹协调及话语传播等方面的不足。展望未来,中国的国家自主性需要在以党建引领培育国家治理主体、以机构改革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和以数字治理革新国家治理理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重塑性发展,理顺国家、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有独特优势的。其独特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防范利益集团的影响,使治理体系始终能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活力与秩序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的优势发挥出来;扎根中华大地,能够内生演化和不断进步;强调依法治国,能够在法治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霞要的国家共识。中共十八幅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要建立一系列合理的、理性化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指这一制度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并促成各种公共问题得到理性的、公平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与资本主义竞争较量的重要方面,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的重要内容。从制度自觉到治理自觉,从制度功能到治理效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转化,正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价值体系培育与治理体系建构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宏伟 《群众》2023,(2):36-3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就业定位为“最基本的民生”,并将就业优先提升到战略层面,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推进就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根本就是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以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为统领,针对短板弱项,在就业法制、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就业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创新探索,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杨茂林 《前进》2013,(12):14-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在党的决定这样的高层次上首次提出的重大论断,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明确了定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一步是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国家治理"的理念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价值评判。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对"国家治理"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国家治理"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的演变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趋势。惟其如此,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并提上了国家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紧紧围绕"举措,明确指出了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公安机关作为公安系统的基本单位,在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执法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基层公安机关需从更新执法理念、实施质量建警、完善执法机制、创新警务模式、加强社会教育宣传和完善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实现其执法创新。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进入国内学术话语体系之中,但学术界对其研究力度不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学术界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激烈讨论研究,成果纷呈,态势良好。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现实障碍和实现途径几个方面。但相关研究的内容创新、实证分析及多元视角有待提升和强化,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模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多视角多学科分析,进而不断推动这方面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步骤,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内容。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加快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步伐。建设服务型政党:一要加强理论建设,强化服务理念;二要整合服务力量,构建服务机制;三要健全服务机制,保障服务效能;四要调整政治行为,体现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完整开放的巨系统,有了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才有可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可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政治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一定的"门阶条件",包括:实现依法治国,养成法治思维的习惯;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且边界清晰;社会治理秉持协商共治共赢的实践路径。实现这些"门阶条件"的纽带则是执政党的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孙杰 《党建研究》2020,(5):38-40
<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能否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风险的挑战,是衡量和评判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战胜疫情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大会的鲜明主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使中国模式的制度图谱日趋系统,而且使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图谱愈加完整。综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度图谱的结构,其特点清晰可见:借用恩格斯的“合力论”,可以把13项制度视为创造历史的互相交错的力量。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所释放出来的制度之光,集中投射到一个历史定点上,就形成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王克群 《前进》2014,(5):15-17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要求领导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谋划的思考方式,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从现象揭示本质、从局部把握全局、从当今前瞻长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重要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飞 《中国人大》2020,(9):13-16
2019年,在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详实部署,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根本方向与鲜明指向的关系。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往什么方向走?这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力不仅包括党的自身建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