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当前,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铁路总公司在铁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已成为铁路企业确保运输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铁路运输企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理论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协调和谐发展的科学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必须坚持否定的辩证法 ,清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没落文化的思想包袱和障碍 ;在人们心灵深处构筑起抵御“西化”、“分化”的新长城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提升主体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立医院文化是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公立医院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有别于民营医院的重要特征。研究公立医院文化建设,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注重医院工作人员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将"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整个文化体系建设当中,让公立医院文化成为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胡胜 《前进论坛》2010,(6):63-64
<正>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关于"传统"、关于"文化"的话题日渐增多。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在来去匆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可谓日益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内驱力是"文化",对最终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文化"。  相似文献   

5.
宋银桂 《求索》2008,(5):93-9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也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与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均贫共富观念的契合,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文化背景、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既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邓小平对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之关系的透彻理解,且具有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翔 《学习与实践》2012,(4):135-14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在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并使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发生了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重要变化。因此有必要提出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这就需要全面发挥网络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提升城市的网络文化资源力、网络文化生产力、网络文化传播力、网络文化服务力、网络文化创造力,适应网络时代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网络媒介城市、网络文化产业中心、网络内容中心、网络文化技术创新引领中心、网络总部基地建设等城市文化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文化贸易的发展在推动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北京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增强北京文化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成为未来北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优化文化产业政策布局,夯实文化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直接关系到北京文化贸易竞争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  相似文献   

9.
王艳  古天姣 《长白学刊》2009,(5):153-154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对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文化思想特别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而邓小平则更注重对于现状和未来以及外部世界的思索。“解放”、“开放”、“发展”的文化本质和思想内涵,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在当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迅猛发展,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建设的以民为本价值取向的历史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美贵 《求索》2012,(5):173-175
旧民主主义文化语境中的"以民为本",只是维护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以民为本价值取向的新境界:毛泽东坚持"服务大众",成功实现了对以民为本价值取向的初步探讨;邓小平提出"两手抓"和"三个面向",继续推进了以民为本价值取向;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与"四个坚持",对以民为本价值取向进行了纵深发展;胡锦涛倡导了"人本"与"和谐",着力强化以民为本价值取向,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加强文化建设,顺利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是做好这项重要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树立"自信、开放、多样、创新、务实"的文化安全观,大力推进以意识形态安全、核心价值观建设、现代传播能力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安全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志芳 《前进》2013,(10):47-48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可以追溯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如1941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必须“在文化上主张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华民族解放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而邓小平系统、完整性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在他领导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77年邓小平复出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着重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了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二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为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三是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入与丰富阶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目标.还第一次提出了"打造文化软实力"的理念,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从当前的发展局势来看,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经营理念到管理方式、消费服务等方面,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深深感觉到.殷都区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向导,发挥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优势.把文化品牌意识贯彻到"城乡一体化"整体规划建设中去,确立经济、文化并驾齐驱的思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努力建设一个有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化建设不仅给百姓提供了文化大餐和精神食粮,而且为高平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素有"煤铁之乡"、"黄梨之乡"和"戏剧之乡"之称的山西省高平市,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同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不但包括和体现在政治、经济方面,也包括和体现在文化方面。早期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文化建设思想,提出"干部决定一切"和"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开展了"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使苏联的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也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而这一切都与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兴起。文化被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和"四个率先"的推进,"文化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建设,应该倡导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当今海派文化的理念创新,构建新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其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即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把为经济建设服务确立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 ,把培养“四有”新人确立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依据“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把“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确立为文化建设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超越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机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人大机关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品牌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书香文化、兴趣文化、爱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增强了团体创造力和战斗力,促进了机关党员干部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先进的品牌文化引领人。只有形成以品牌为中心的凝聚力和向  相似文献   

20.
许思文 《群众》2010,(10):25-26
<正>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打造江苏区域经济的"新引擎"乃至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亟需创立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海洋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打造中国东部沿海海洋文化建设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