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即墨大夫和阿大夫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事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相似文献   

2.
经典语录     
<正>通于物者不可惊以怪,喻于道者不可动以奇,察于辞者不可耀以名,审于形者不可遁以状。(《淮南子·修务训》)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孔子家语·五仪解》)己未善,则舍己之未善而从人之善;人有善,则取人之善而为己之善。(孟子三·公孙丑中)  相似文献   

3.
李乔 《前线》2012,(3):59-59
九思先生所著《三平斋夜语》(初集)我是读过的,且斗胆做书评一篇。后来他又推出新作《人生大格局:三平斋夜语二集》,并被有关方面纳人2012年党员干部荐读书目,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不低。近Et,《前线》编辑向我要这部书的书评,我欣然应允了。  相似文献   

4.
清代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的开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自往驱之。方盛陈人妖异路之理。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或于对语时举以问狐。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相似文献   

5.
洗心(随笔)     
久居尘世,不仅要洗脸、洗衣,心也要经常洗涤。心乃人身之本,心乃人身之源,万念由心而生。人生虽有三宝,然无心,何谈“精、气、神”。曾国藩曾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又道: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经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古人都知扫却杂念,洗涤心灵,而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为一己私利,为红颜知己置党纪国法而不顾,究其原因,皆为私欲,为权欲,为色俗。这私欲、权欲、色欲都是心不静,…  相似文献   

6.
自欺与欺人     
自欺就是自己欺骗自己,欺人就是用欺骗、欺诈的手段去骗人。许多时候自欺是为了欺人。自欺欺人是为了某种利欲的原因,将错误的甚至是无中生有的事情包装起来,让自己相信而心安理得,然后再去欺骗他人,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风四题     
水有深浅,山有高低,文风亦有优劣之分,用平易语说实话,是好文风基本而主要的标志,亦是我国文风的一个好传统。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孟子说:“言无实不祥、”陆游亦有言:“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相似文献   

8.
盈满也,盛也。传统“持盈论”渊源流长,如《周 易》言“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范蠡言“国家之事有持盈”,老子言“保此道者不欲盈”,孔子言“持满有道乎”,管子言“持满者与天”、“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仍至王船山的“盈而后奋”和曾国藩的  相似文献   

9.
名言警句     
《党员干部之友》2014,(4):44-44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能言,就更难。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马寅初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球贻琦  相似文献   

10.
望云舒 《奋斗》2006,(5):57-57
孟子见梁惠王,讲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他劝梁惠王要少做“功不至于百姓”的事,其中讲到了“不能也”和“不为也”的道理。孟子说:“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12,(19):96-97
看中国古代小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但凡那种比较阳刚、爷们儿气十足的人物,普遍都不近女色,比如关羽、张飞、武松、李逵等人。与之相反的则是那些白面书生,即使算不得明显好色,但在女人的问题上也表现得比较不靠谱,这一类男人,“三言二拍”里描写的较多,  相似文献   

12.
“看透了”一语,其意似乎是指对人生、对社会,对某一事物有了深刻的洞察,或者说是一种“顿悟”。桑榆常听人发此慨叹,其语气潇洒者有之,愤慨者有之,自鸣得意者有之,灰心丧气者有之……然而观其行动,又各有所别,可谓言相同而行相异。略加概括,大约有如下数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报人品格     
游宇明 《奋斗》2007,(3):54-55
一直喜欢看《中国青年报》,尽管43岁的我已经很不年轻了。《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青年话题”常常能言人之所未言、人之不敢言,觉得特别入心。而《中国青年报》办得这样好,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批充满血性的报人。  相似文献   

14.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①,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②,官无事③,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④。召阿大夫⑤,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⑥。昔日赵攻鄄⑦,子不救;卫取薛陵⑧,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11)
正诚,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为官从政者的必备条件。作为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在诚字上下功夫,坚持做到诚而有信,不自欺,不欺人。不自欺方能长本事。当前,有的党员干部觉得自己很聪明,没有人骗得了自己,飘飘然,可  相似文献   

16.
正昏镜词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刘禹锡【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相似文献   

17.
孔子过盗泉,因恶其名,渴而不饮。这事作为自警的典范,自古以来就大加张扬。唐朝大诗 人卢照邻就曾在《赠益府群官》中写道:“不栖恶木荫,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 桐树。”一以身教,一以言诲。依我领会,其良苦用心有二:一方面,要见诸行动,视不义之财、 非法之举为盗泉恶木,誓死不饮不栖。另一方面,要防止影响,对盗泉、恶木要远之避之, 以免受其腐蚀。对第一层意思,我举双手赞成。另一点呢,我不能完全苟同。举国上下,盗泉、恶木可能 就那几处。远离它,并不难。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有社会存在,只要有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蓄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紧接前文所引《秦誓》之后,是曾子的几句议论。首先针对"不能保我子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3,(3):27-27
齐家在修身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相似文献   

20.
"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拍砖使人进步、灌水使人落后"、"手握鼠标、胸怀天下"……这些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思的"网言网语",并非出自普通网友之手,而是来自国内多个地区的党政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