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委托代理制的天然风险出发 ,将公司治理结构置于市场中来认识 ,提出由完善市场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委托代理风险问题。并用此观点分析了对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规范的必要性以及进一步地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2.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正成为当前国企改革和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出发,指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分析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要确立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的产权多元化目标,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不断出现的财务舞弊及相应事件引起我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在探讨和研究内部控制问题。本文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入手,来研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切入点找出健全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看门人"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同时也是稳定资本市场的关键机制。本世纪初爆发的公司丑闻和金融危机使得"看门人"制度重新回归到人们视野。通过梳理"看门人"制度演进过程及形成机理,利用基础博弈论对"看门人"制度失灵的原因进行探讨之后我们的结论是:投资者所依赖的是一系列"看门人"制度而非单一的"看门人"制度,"看门人"制度失灵关键在于缺乏独立性和必需的权力,治理"看门人"制度失灵需要重构委托代理关系,切断"看门人"和客户之间隐形的委托代理纽带。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生 《理论月刊》2008,(9):162-164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发展至今,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从西方公司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旨在为深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琳 《前沿》2003,(7):46-48
完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一直处于融资困境中。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从根本上制约了其融资问题的解决。为此,充分推进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才是提高中小企业整体公司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法律制度、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各国法律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的差异。当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较弱时,由于失去控制权就意味着放弃控制权带来的私人利益,投资者会尽可能想办法集中所有权以保护自己的利益。集中所有权是对投资者保护弱化的适应性反应。如果法律制度对股东权益保护较好,则该国就可能有一个较发达的股票市场,企业股权融资比例就可能相应较高;如果法律制度对债权人保护较好,则该国债券市场就可能发展得较好,银行的债权投资行为就会得到鼓励,企业债务融资的比例就可能比较高;当外部股东和债权人都缺乏保护时,企业就只能依靠家族成员进行融资。在转轨经济体中,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法律制度不健全,对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缺失。因此,推进法律改革以加强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是提高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敏 《人民论坛》2012,(14):70-71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股东利益是公司的核心,债权人以其对公司的借贷资金作为特殊出资,与股东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是公司中仅次于股东的利益相关者,应对其加强保护。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有其正当性。但债权人对公司的介入只能是适度的,而不是全面的参与。此外债券持有人与银行债权人应有相区别的介入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治理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企业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利益相关者问题已成为企业治理安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实践中存在"可适性("可操作性)问题。核心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进行了高专用性投资,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并承担了高风险,其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不同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要求、以及对这些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的利益取向基本一致。"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现代企业治理的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公司的财务欺诈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慧英 《前沿》2007,(2):45-47
近年来,公司财务欺诈屡禁不止。公司财务欺诈是诸多因素在公司财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分析公司财务欺诈的动因,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防范公司财务欺诈,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裕鹏 《前沿》2014,(15):133-135
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设立了公司所有者对职业经理人的认知假设,从而分别提出了“控制”和“信任”两类完全不同的治理策略,然而不论是“代理人”还是“管家”,单一的治理策略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公司治理问题。事实上,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是完全可以相容的,本文借鉴了以功能性需求为导向的组织设计思想,意在构建一个融合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双重视角的新的公司治理分析框架,为今后的公司治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萍  闫亭豫 《理论月刊》2013,(3):107-112
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源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呼唤,尽管对协同治理存在同一论点多重表述的现状,但是这些表述并没有根本分歧且能够达成理论共识.目前的研究重视对协同治理参与主体的分析,并关注于公共危机、区域合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治理难题,而对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则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广义协同治理研究现状的论述与简评,以期为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通过系统浏览相关资料,几乎所有文献都认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对于相关性的方向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多数学者倾向于董事会要有一个合理的规模。笔者认为,要确定一个有利于公司绩效的合理规模的董事会,不应只单纯地分析规模大小的利弊,而应充分考虑到影响董事会规模的各种主要因素,从权变的角度出发,相应地确定董事会的规模,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和模式的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是要让真实的所有者归位,完善产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接下来就是走改制上市之路,接着落实科学的决策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最后还要做好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银行更多的是被当作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角色来进行研究的。危机之后,商业银行自身的治理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殊性,由此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治理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提出以中国社会控制和治理为基础的控制或治理理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研究中国社会控制与治理的学者之使命。亚正式控制概念和亚正式控制的一般性理论是在长期观察及研究中西方特别是中美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亚正式控制存在的普遍性、亚正式控制产生或存在的原因、亚正式控制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探讨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亚正式控制结果的影响或预测因素(或变量)及其测量。  相似文献   

19.
周宏坤 《理论月刊》2003,(2):107-108
本文依据企业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说明了内部控制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引擎,是企业内部组织代理冲突的润滑剂。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必然结果,为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创新能力与公司治理理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侯晓辉  张国平 《求索》2007,(1):14-17
本文对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理论的演进和基于企业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公司治理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述评,并由此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与实现形式的一个新表述,继而结合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家创新能力在新型企业或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国有企业里的关键性作用,指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