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救灾过程中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的民族在重大灾患面前同舟共济,涌现真情。党校人虽不能亲赴灾区,但我们的心时刻牵挂着灾区的人民。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全体援建人员牢记使命,不辱使命,向灾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为此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同时也取得很多收获:收获了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龙江援建精神。灾区人民不等不靠,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们龙江援建人员把弘扬"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与学习灾区人民的抗震救灾精  相似文献   

3.
张云峰 《新长征》2008,(6):43-43
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强烈地震灾害牵动着东辽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连日来,全县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住纷纷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向灾区捐款,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也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捐赠活动。向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相似文献   

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F0003-F0003
一场灾难,令人悲泣;一曲浩歌,感天动地;一种大爱,默然凝聚;一个民族,坚强屹立;一个中国,世界惊奇!正值“八一”建军节,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军人的身影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义无返顾,冒着震后极端的气候和极端的着陆条件,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次次把人民救出死亡线,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风采。“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8,(7)
编辑同志: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不仅听到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故事,也听到了许多对灾区和灾区人民的承诺。  相似文献   

6.
5月11日至12日,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到我省地震灾区视察,并出席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在川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四川寄予殷切期望。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对于我省推进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线》2008,(6):1-1
汶川大地震深深牵动着首都人民的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首都人民和灾区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奋战在一起。连日来,首都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医务人员奔赴抗震一线,消防战士奋战在救灾现场,大力发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血脉亲情。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承担着传邮重任的宁夏邮政员工,把手足之情、同胞之爱化为汹涌澎湃的赈灾热情,落实到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具体行动中,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共渡难关,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10日,成都,在中央组织部召开的首批赴四川地震灾区挂职干部座谈会上,即将挂任剑阁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商业处调研员秦斌代表全体挂职干部宣誓:“大难当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2010年4月8日,还是在成都,即将挂职期满的秦斌为自己的挂职经历作了如此的总结:“这两年,我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灾区人民,并发挥自己的背靠优势,尽我之力为灾区做了一点事。”  相似文献   

10.
池北溟 《新长征》2008,(8):45-46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长春市朝阳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杜煜主动请缨,带领分局25名抢险突击队员第一时问赶往灾区抗震救灾。在灾区的21个日日夜夜,他牢记党的宗旨,不辱使命,心系灾区百姓,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第一线,用顽强的意志、良好的素质、无私的爱心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诠释了新时期“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39岁,是河北省唐山迁安市太平庄村党支部书记.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强烈的大地震,从电视里看到,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我们心里十分难受.因为同样的灾难, 32年前也曾落到我们头上,唐山人最清楚地震后灾区的日子有多么艰难.最清楚灾区需要什么样的援助.于是,全市人民一下子行动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我们农民兄弟也没有落后,先后自发组成36支志愿者小分队,总共477人赶往灾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浅源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多颗广岛原子弹。汶川在顷刻间陷入了灾难的深渊,重灾区的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当即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们内心有些逃避,害怕触及这个让国人难忘的伤痛,“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还是来了。蓦然回首,那些曾经泪流不止的日子,早已化作灾区人民坚定的重建步伐。  相似文献   

14.
候德苹 《世纪桥》2012,(5):138-139
2008年“5·12”地震后,四川蒙受巨大损失,农村受灾面积大,农民损失惨重。在灾区逐渐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之时,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本文通过对“社区”概念的理解,界定了震后四川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并针对其特殊性,提出震后四川农村灾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措施建议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蒋建国 《学习导报》2011,(21):22-23
前不久,因工作需要,我们十多位同志到四川地震灾区进行了一次参观学习。我们一行起早贪黑、迎风冒雨,从广元经绵阳、过德阳、走阿坝、到成都。通过实地察看、听人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从中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在各地的“三基地一窗口”参观,从中获得理性认识。尽管那地震瞬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党和政府组织抗震救灾的号角声、灾区人民顽强自救互救的呐喊声、四面八方支援恢复重建的铁锤声已渐渐远去,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4,(16):74-74
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临近灾区的五粮液集团对此次灾情高度关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筹措首批价值400万元的救灾物资,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7.
鞠鹏 《当代贵州》2008,(15):8-8
7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南海看望即将赴俄罗斯疗养的地震灾区中小学生代表。胡锦涛饱含深情地对孩子们说:“这玫泣川特大地震,给灾区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你们带来很大伤害。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党和政府最关心的是灾区的孩子,全国人民最牵挂的也是灾区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场天动地撼、肝肠寸断的人间劫难,这也是一场礼赞生命、张扬人性的爱的接力……四川省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辽宁人民和灾区人民心相连、手相牵:在表达浓浓哀思的同时,全省各界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对灾区的救援中。  相似文献   

19.
“恢复重建直接关乎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加快的必须加快,能早一天的决不晚一天。要带着对灾区群众的深厚感’隋,积极主动,攻坚克难,超常努力,尽快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省委、省政府的抉择,也是百姓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大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选择关爱,选择共克时艰。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心往灾区想,劲往灾区使,一腔腔热血、一片片爱心,凝聚成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