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物权法中贯彻公示原则后 ,必然会有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的区分 ,这种区分是客观存在的 ;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 ,法律以保护事实物权为基本出发点 ,保护的基本措施是异议抗辩登记和更正登记等 ;在发生第三人物权取得的情况下 ,立法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律物权。  相似文献   

2.
网上商店是网络虚拟财产中的一类,因其集虚拟物与权利为一体,而成为虚拟集合物。“网店”经营者权利是物权。 “网店”经营者对特定的平台“空间”享有用益物权、对作为集合性财产的“网店”享有所有权。基于 “网店”独立的物权客体属性,以及网络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的密切联系,对其行使权利应遵循物权法上权利行使、限制及保护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的物权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绝对论否定了人人平等的基本法律观念,增加并激化了社会矛盾,忽视了物权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目的;物权限制论陷入"有诸多限制的自由的、绝对的物权"逻辑矛盾之中,忽略了物权观念历史变迁的事实。物权相对性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物的利用效率、规制物权滥用的功能。物权相对性更为科学合理,也更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颖辉 《河北法学》2002,20(Z1):36-38
作为一种常见的法律事实,物权行为应当与债权行为同样受到重视。通过实例对物权行为的结构深入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债权行为完成对物权变动的理论探讨,进一步证明物权行为存在的价值及建立物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物权动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权动态性指物权本身所具有的不断运动的特性,它包括物权内部动态性与物权外部动态性。物权内部动态性指物权内部自物权与他物权相互运动的特性。物权外部动态性指物权与物权以外其他权利,主要是债权和股权的相互运动。物权动态性既体现了经济基础的要求,又体现了物权制度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论物权的社会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物权社会化提出了客观要求。物权社会化是指物权从绝对的、不受限制的个人支配性权利演变为受到社会公益限制、强调社会利用的权利,它体现为所有权受限制、他物权优位化及物权的间接社会化。物权的社会化与维护私人财产权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现代物权法正是折衷于个人主义与社会化两种趋势之间,力求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平衡。我国物权立法,应以我国国情出发,反映物权的社会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定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物权法定原则决定了物权法的基本性质与特征,也严格地限制了当事人在创设新型物权、改变既有物权之内容等方面的意思自由。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以及公示方法由法律规定,原则上不能由法律之外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规定,也不能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的种类以及确定物权的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作者比较了物权法定模式的表述方式和基本功能,并认为我国物权法中物权法定中的“法”应当被主要限定为法律;司法解释应当具有一定的创设物权的功能;判例不能创设物权。当事人关于物权设定的约定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法律后果,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  相似文献   

8.
于海涌 《法学杂志》2007,28(5):47-50
学界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争论至今不休,根本原因就在于物权行为理论本身仍然是不完善的,其独立性和物权行为的无因性都有值得检讨之余地.如果物权行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那么它就应当能够轻松地回答这些追问.  相似文献   

9.
皮锡军 《河北法学》2002,20(4):87-92
萨维尼在创立物权行为理论时 ,并未明确物权行为的概念 ,故人们对物权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在物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上 ,就物权行为的标的、物权行为的当事人、物权行为的意思表示以及物权行为的形式要件做一些理论探讨 ,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郭英 《法制与社会》2011,(24):20-21
可以说物权行为理论既是一个古老的理论,又可以说这是一个时尚的理论.说它古老是因为这个理论源于近两百年前,而它新潮的一面则可以从我国的《物权法》体现出来.物权行为理论产生于德国,因而德国是采纳该理论的典型代表,该理论也充分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我国《物权法》是否采纳了物权行为理论实际上是存在很大的争论的,主张该物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
论物权公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民法通则》及有关法规对物权公示规定及国外关于物权公示制度的理论和立法,对我国现行的物权公示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阐述;具体阐明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方式及效力,并就完善我国物权公示制度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无名物权的物权法保护--从对物权法定原则的检讨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峰 《法商研究》2006,23(2):9-16
对世性、交易成本的有效降低以及为物权交易所提供的安全与便捷等制度价值实质是物权标准化与物权公示制度的制度优势,并非是物权法定原则的制度优势。制约富有经济绩效的无名物权的创新与发展是物权法定原则的主要制度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的用益物权体系存在重大的制度缺陷,严重脱离物之利用关系物权化的客观需要。无名物权的确认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物权立法应努力加强物权标准化,同时为无名物权的创新预留制度空间,并作必要的制度安排,以建立以公示制度为基础的有名物权与无名物权并存的开放性的他物权体系。  相似文献   

13.
物权形式主义是一种典型的物权变动立法例,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实践。该体制有其内在价值,但亦存在一定缺陷。但立法者可以通过确立"恶意失权"的规则来弥补物权形式主义的主要缺陷。目前中国没有采用物权形式主义,但物权形式主义对于中国法治具有指导意义。在中国现有国情下,应用物权形式主义对我国民法而言是更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15.
张鹏 《法学》2006,(12):12-23
物权法定原则被公认为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在以前各次《物权法草案》中均得到严格确认,但是,《物权法草案》五次审议稿和六次审议稿均否定了物权法定原则,而采用了物权自由创设原则。这一修改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物权法的一个颠覆性、根本性的修改。其实,物权法定原则本身确实缺少其合理性,并且难以通过所谓的物权法定之缓和而得到弥补。但是,由于我国法学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仍是坚持物权法定原则,所以,对于如何在物权自由创设原则下重新构建新型的不同于传统民法的物权体系仍然缺少理论研究。因此,有必要就在物权自由创设原则下构建我国的物权体系问题提出相对全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物权法》第5条明确地给物权法定主义下了个定义,即"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物权法定主义非现代人所首创,早在罗马法中即存在这一原则。物权法定原则有其起源与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曾经并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面临着众多的质疑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理论界,物权请求权能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一直以来就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基础在于切断久远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当事人财产能力和信用评价的不利影响,维护现时交易安全和社会整体秩序。本文认为争议较大的返还原物请求权、排除妨与消除危险求权一样应当使用诉讼实效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第五条明确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尘埃落定,《物权法》明确了物权法定原则是其基本原则之一。可是,对物权法定原则的争论依旧热情高涨。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阐述物权法定原则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对传统物权法定原则的合理修正;最后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殊阶段下,物权法定如何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关于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分是完全正确的,但他提出的“物权行为”这一概念则是逻辑错误的产物。正是因为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科学与错误的成分并存,才导致了物权行为理论争论百年而终无定论的尴尬局面。绝对物权行为理论吸收了萨维尼物权行为理论中正确的成分,同时克服了其理论中的错误因素,其不仅在逻辑上可以成立,而且根据这个理论构建的物权变动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交易过程的自由、公正和安全价值。我国不仅应当在民法中确立绝对物权行为的地位,而且应当在物权立法中采用绝对物权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应秀良 《人民司法》2013,(11):81-86
在我国的物权制度下,按物权是否具有法定公示外观(不动产登记、动产的占有或交付)为标准,物权可被区分为公示物权和未公示物权。公示物权是指经过法定公示方法公示的具备物权生效要件的物权,未公示物权是指没有经过法定公示方法公示但已具备物权生效要件的物权。将物权区分为公示物权与未公示物权,是对传统物权分类的必要补充,对准确理解和适用物权法相关规定,解决疑难复杂的物权纠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