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的“两国论”一抛出,立即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反对和严厉谴责,国际社会也普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李登辉并未有所收敛。8月10日,他在谈到“两国论”引起国际社会哗然时,竟称“愈闹愈大,愈闹愈好”。在8月28日至29日国民党第15全会第2次会议上,李登辉执意将“两国论”写入国民党的文件,作为国民党对大陆政策的指导方针。看来,李登辉是铁了心要否定…  相似文献   

2.
张昌华 《各界》2011,(12):80-81
他曾位居国民党中枢,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组织部长,以至“行政院”副院长。他是“反革命”,曾任国民党中统局局长,为中共(1948年)宣布的国民党43个战犯之一,序列第二十。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改造是在50年代初期。以国民党的自身改措为中心.成立国民党中奥政治委员会,在岛内全面展开改造、重建国民党的运动。当时,雷震试图组建新党失败,“政党政治”被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国民党还推行了“土地改革”、“地方自治”和“文化改造”。这一次改造,确立了国民党在台湾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的“蒋介石时代”。第二次改造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以“革新保台”、“新人新政”为宗旨。1972年3月,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党务革新”,但当时仅限于新旧人事更替、党务机构调整和基层党组织整顿的“组织建设”,以及进行“反…  相似文献   

4.
娄杰 《党政论坛》2008,(2):12-13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 “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现交替。为应付变局,蒋经国改变国民党原有封闭形态,推行“本土化”政策,启用大批台籍人士到权力机构,广纳台籍群体为国民党社会基础,使党内出现新的省籍矛盾,反对一党专制的党外运动也借机兴起。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报禁”,隐蔽的“台独”分子开始办杂志。黄信介等在《美丽岛》杂志中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提出“反中国”的“台湾意识”,成为笼络“台独”分子的据点。  相似文献   

5.
尽管马英九强调,“整顿是必要的,不做的话,政党政治没有希望,台湾政治也没有前途”,但面对选举送礼这一国民党的“历史共业”,如何处理是考验马英九最直接的难题,“党产”问题也仍然是国民党的“软肋”。  相似文献   

6.
从1949年到1953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进行了历时4年的全国大剿匪,先后歼灭匪特273.8万人,缴获各种火炮2400余门、枪支179万余支。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的这场剿匪斗争,其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战术之高超,战果之辉煌,为世界罕见。剿匪斗争的胜利,对于建立与巩固人民政权,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深恶痛绝的匪患。为人民政权安“钉子”国民党培训土匪骨干在旧中国,由于社会黑暗、军阀混战、贪官污吏横行,广大群众民不聊生,所以各地土匪蜂起。匪患是旧中国一个严…  相似文献   

7.
秦华 《瞭望》1999,(17)
台湾地区三项选举之后,台湾政局出现若干新的重大变化。国民党与民进党内部围绕下届“总统”候选人提名之争愈演愈烈;民进党内最有可能参选下届“总统”的陈水扁,为重塑形象,不得不提出“新中间路线”;第五次“修宪”,因各党内部共识小、分歧大而步履维艰;台湾经济呈现出的危机苗头对政坛的影响正日益扩大。三党“总统”选取战国民党内各派势力围绕下届“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斗争日益尖锐。李登辉近来多次表示,明年任满后除继续担任国民党主席外,不再寻求延任或连任“总统”。国民党推举连战为下届“总统”候选人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黎安 《各界》2013,(4):1-1
朱家骅(1893—1963)是位奇人,奇就奇在他拥有常人少有的复杂人生。读张昌华先生《一言难尽朱家骅》一文,大抵可以概览朱家骅亦官亦儒的多彩人生。他是“反革命”,曾担任国民党中统“头子”,被中共列为国民党战犯,位列第二十。他亦曾“革命”,民国初年带领“中国敢死团”响应辛亥革命,声援“五卅”惨案后的北京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9,(6):62-64
1949国民党迁台 1949年12月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由四川成都市迁往台湾台北市。“行政院长”阎锡山、“副院长”朱家骅等官员开完会后即匆忙赶赴机场,飞往台北。在此之前,许多主要的机构、相关文件、人员眷属均已纷纷迁抵台湾。随着“行政院”的迁台办公,也正式宣告了国民党政权全面溃退台湾。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0,(20):63-63
抗战前,薄一波被国民党逮捕,关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南京曾拟立即枪毙薄一波等12名重犯。可是,华北国民党当局却没有执行。其中原因之一是这个“大才子”学识渊博,碰到内政外交经济等解决不了的问题,华北国民党当局就要去监狱求教薄一波。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他毕生热爱祖国,曾积极参加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在抗日战争后期,基于对国民党专制腐败之义愤,拍案而起,投入反独裁争民主运动。他耿介正直,光明磊落,疾恶如仇,在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深受爱戴尊敬,为此,也引起反动派对他特别的恐惧与忌恨, 1946年7月 15 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云南省昆明市翠湖之滨,终年47岁。闻一多先生为国家、为人民不惜献身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毛泽东同志赞扬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后来又把他和岳飞、文天祥、瞿秋白、方志敏、杨虎城等民族英雄并列,盛赞他们“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在纪念闻一多先生牺牲四十四周年之际,本刊特约其次子韦英同志(原名闻立雕)撰文,回忆闻一多先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爱国赤子、民主斗士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3,(10):52-52
1949年国民党政权溃败,在半壁江山的危局中,一部分国民党人和上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雷震、于世杰、杭立武等人总结教训,认为败于中共的一个主要原囚是宣传思想斗争的失败,要继续反共,就得建设所谓宣传“民主自由”的言论机关,于是倡议创办了《自由中国》杂志。  相似文献   

13.
养廉靠什么     
如何养廉有二说:一说是要“高薪养廉”,“物质促廉”。二说是要“以德养廉”,“精神促廉”。笔者在二择一中赞成后说,养廉靠德。共产党的每一位党员,人民政府的每一位官员,理该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理该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理该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焦裕禄、孔繁森之所以成为当代的清官廉吏,之所以成为党员楷模、公仆模范,不在于薪多薪少,靠的是人格优秀,官德高尚。胡长清、成克杰之所以成为贪官污吏,之所以成为党的叛类,公仆败类,不是因为薪俸不高,腐在贪欲高,败在品德劣。即使让胡、成之流的薪俸再加再…  相似文献   

14.
“五四宪法”的命运与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年的中国,历史正在波澜壮阔地演进着! 然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法律体系。1949年2月,王明发挥“余热”,起草了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体系的文件,并由中共中央发布了这个《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文件指出:“国民党的全部法律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一、台湾劳工政策与劳资关系的发展 1949年5月19日,国民党在台湾地区实行“戒严”,(《戒严法》规定:“严禁聚众集会、罢工、罢课及进行请愿活动”,凡有“罢工、罢市、扰乱秩序”等行为者,“依法处死刑”。整个“戒严”期间,台湾约有五万人被捕,其中约有四千人被执行枪决。退踞台湾后,国民党长期奉行“反共复国”政策,依赖军事独裁体制延续其在台湾的专制统治。因此,劳工政策也围绕这个中心而制定。  相似文献   

16.
吴思 《各界》2013,(9):80-83
一 《明史》上记载了皇帝和监察官员之间的一个你攻我守的故事。 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刚刚当皇帝。当时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讨论国事,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这是宋朝传下来的一句名言,国民党垮台前也被提起过。据说,如此就可以保证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17.
相平 《党政论坛》2012,(14):20-20
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基本框架在2008年台湾“大选”前即已成型。随着马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兼任国民党主席,其主张逐步成为国民党当局的大陆政策,并付诸实施。主要内容大致如下:承认“九二共识”。但将其解读为“一中各表”。  相似文献   

18.
秦华 《瞭望》1999,(26)
自1998年底台湾地区三项选举(即“立法委员”、台北、高雄两币市长及两市议员选举)结束后,台2000年的“总统”选举已经成为台湾政局中的焦点。台各主要政治势力正围绕这场选战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台下届“总统”最有司能的人选,主要集中在国民党的连战、宋楚瑜和民进党的陈水扁及刚从民进党内脱党出来的许信良等四组人马身上。目前的基本态势依旧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对决,新党无力竞争。国、民两党已分别决定于今年8月下旬和7月上旬召开党代会或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各自“总统’很选人。连战积极造势宋楚瑜等待时机在国民党方面,李登…  相似文献   

19.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记者会上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而没有“承认或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对此,国民党方面连日来重手回击,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知秋 《侨园》2003,(6):20-21
在许多国家贪官污吏的眼中,美国是“避难的天堂”和“洗钱的乐园”。他们纷纷在美国银行开设秘密帐户,将贪污和搜刮来的大量财产转移到那里。一旦东窗事发或者被迫下台流亡,他们就会来到美国,做一个有钱的寓公,慢慢享受这些不义之财。但是这些贪官们的好日子也许很快就要结束了,因为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决定没收这些涉嫌贪污腐败的外国高官经由洗钱渠道进入美国的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