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结算是最常见、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银行应其客户(买方)的请求而开立的书面承诺。按此书面承诺,当卖方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供符合信用证所有条款规定的单据时,银行将承担向卖方支付现定款项的业务。信用证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有条件的付款机制。在这种付款机制中,银行对卖方支付款项的业务,仅以卖方提供严格符合信用证所有条款规定的单据为条件。关于信用证公证信用证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金融机构、信用证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涉及信用证的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以维…  相似文献   

2.
刘芳 《法制与社会》2010,(6):101-102
在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下,单据中的微小瑕疵也可能成为银行拒付的理由。此时货物虽已装运,但正本单据依然为卖方所持。卖方能否直接请求买方进行支付?买方是否能够以银行拒付为由解除买卖合同?本文旨在探讨在银行合法拒付的情形下,基础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买方对卖方通过开证银行所提交的单据的审查原则,以及开证银行在买卖合同的履行中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分析了信用证付款方式对买卖双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影响,认为信用证付款方式对买卖双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单义务的履行方式等形式层面上,买卖合同下货物交易的本质不因信用证付款方式的引入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国际贸易的流程中,一般做法是,卖方获得承运人签发的装运单据,然后通过向银行提交单据委托银行收款(在跟单托收方式下)或要求银行付款(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买方付款或承兑付款后从银行取得单据,再凭单据向承运人提货,至此,一方得到货物,另一方得到货款,国际贸易的整个程序终结。  相似文献   

5.
杨佳 《法制与经济》2009,(16):83-84
“独立抽象性原则”对于保护信用证作为贸易融资工具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容忽略的是,“独立抽象性原则”为不法分子进行信用证欺诈提供了方便。信用证欺诈问题严重扰乱国际贸易正常秩序。在遵循独立抽象性原则的基础上,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被各国普遍接受。但各国基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考虑,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例外得到确立。这三者共同保障了信用证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
浅议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中的基础交易合同欺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信用证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起到如此非凡的作用,是与其独立抽象性原则息息相关的。所谓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指的是信用证与其基础合同之间的关系,银行只负责审查单据的表面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而不论基础合同是否履行或完全履行,只要单证之间、单单之间互相一致,银行即承担向受益人付款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务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海鹰 《中国律师》2003,(12):42-43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支付方式,它把商业信用转变成银行信用,保障了交易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信用证交易具有的独立抽象原则,也使得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大行欺诈之能,造成外贸企业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从经贸实务角度分析外贸企业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以期警示企业经贸人员加强信用证风险的防范,确保交易安全。一、“软条款”的风险及防范1.国际贸易术语选择中软条款的设置。如FOB术语下,不规定卖方的派船时间,或在CFR或CIF术语下,规定船公司、船名、装运期、目的港须…  相似文献   

8.
论信用证“软条款”的法律性质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信用证的独立抽象理论以及相关立法的不完善.使得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软条款”信用证就是其中的一种。信用证中的“软条款”使得受益人根本无法依据信用证规定交付单据.或者银行有权单方解除其第一位的付款责任。可以说,信用证“软条款”的存在大大地破坏了信用证的“信用付款”作用.影响了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本文拟对信用证“软条款”进行分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界定其在法律上的性质.探讨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 一、信用证“软条款”的类型 信用证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单据买…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是银行根据进口方(付款人)的请求,开给出口方(收款人)保证承担付款责任的凭证,是银行凭自身信誉保证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一、前言在信用证结算的过程中,提单是不可缺少的单据之一,只有递交有效的单据,银行才能凭单付款,卖方才可以顺利结汇。信用证关系中,一般涉及四方当事人:买卖合同的买方与卖方,开证银行与付款银行。买方向开证行申请开立信用证,以卖方为受益人,将信用证由开证行及通知行转交给卖方;卖方装货上船,取得已装船提单,将提单交给议付行,议付行审核单证,单证相符即可放款,卖方结汇;议付行将信用…  相似文献   

10.
论信用证单据欺诈中的银行责任林迅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以下均简称信用证)的付款方式成为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支付制度。以其“各方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的原则,降低了交易费用,便利了国际商业往来,并在一定程序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  相似文献   

11.
论信用证单据欺诈中的银行付款责任与法院禁付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在原有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加上了银行信用,因而已成为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内在交易的基本原则所固有的理论缺陷,加之国际范围内反信用证欺诈的合作程度不高以及信用证欺诈的风险小、成本少、收益大等内外诱因,致使近些年来信用证欺诈日益盛行n那么当卖方利用伪造的单据企图欺诈时,银行能否以欺诈为理由拒付?买方是否有寻求司法救济的适当途径?对此各国学者众说纷经,各国法院的判决也互见歧异。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论何种形式的信用证欺诈,在欺诈结…  相似文献   

12.
独立抽象原则是信用证制度的基石,在UCP600及UCC中的规定非常明确。该原则使得银行在信用证下的付款义务相对清楚,即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要求相符,银行就必须付款,而不受基础合同及其他信用证的影响。对维护作为当今国际贸易主要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制度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独立抽象性原则"对于保护信用证作为贸易融资工具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容忽略的是,"独立抽象性原则"为不法分子进行信用证欺诈提供了方便。信用证欺诈问题严重扰乱国际贸易正常秩序。在遵循独立抽象性原则的基础上,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被各国普遍接受。但各国基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考虑,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例外得到确立。这三者共同保障了信用证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4.
李轩 《法制与社会》2013,(18):272-273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因其安全方便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达,贸易主体之间摩擦也随之增大。交易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信用证中加设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导致信用证软条款大量出现。软条款违反国际贸易交往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公平的国际经济贸易交易习惯。因此必要对信用证的软条款进行更为细致额研。本文就信用证软条款的定义、类型、产生原因及法律性质分析,并提出信用证制度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经常出现信用证相关单据使其单据一致于信用证条款而进行欺诈的行为。本文指出欺诈例外原则作为一种外在的法律救济手段,对防治信用证欺诈有很好的作用。文中认为有必要对国外的判列以及具体适用进行分析和借鉴,以期为解决我国的信用证欺诈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是最精妙的国际结算融资工具之一,在信用证机制下银行信用代替了传统的商业信用,不仅保障卖方获得便捷确信的付款,而且合理地分配了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信用证交易实质上是单据交易,只要受益人提交了与信用证表面严格相符的单据,银行就应当支付信用证下的款项,但这一切都以买卖双方的诚实守信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独立于买卖合同,但是买卖双方既受信用证的支配,又受买卖合同的支配,所以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不能完全取决于信用证。当存在信用证与买卖合同不一致的情况时,如果履行信用证的义务不会与履行主合同义务相冲突,那么卖方应该既履行主合同义务,还要履行信用证之规定;如果相冲突,可以认为信用证对卖方之义务是买方通过银行向卖方提出的一种新要约,卖方按照信用证行事属于一种对新要约的承诺。  相似文献   

18.
在信用证业务中,各有关当事人处理的是单据,而相关银行在处理信用证单据时的规则和责任已成为诸多此类法律纠纷的焦点.本文紧密结合国际著名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下列四个问题:(1)处理单据的时间要求;(2)独立审单责任;(3)拒受通知的内容;(4)拒受通知的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一种方式,被誉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其最大优点即在于它以银行信用作为保障,通过与基础合同的分离,凭符合条件的书面单据作为付款条件的方式,使之成为对卖方有保障且非常便捷的国际贸易支付手段之一。最大限度的保障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也成为各国一贯坚持的基本立场,然而,固有的机制漏洞也给不法商人下了欺诈的可能。本文试从信用证欺诈的理论框架入手,探究欺诈例外原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通过宏观把握的和微观的深入对欺诈例外原则进行梳理和论证,使之明确化、法定化,最终达到权尽其用,定纷止争的制度功效。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结算方式。它因国际贸易的频繁和成熟而产生,因银行信誉的介入而被广泛接受,因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而日益迅捷。它把国际贸易买卖转化为单据化买卖,把应由卖方承担的付款义务转化为银行义务,既保障了买方能够迅速收到货款,又为买卖双方提供了融资便利,因而被称为“国际商业的生命液”。在信用证结算机制中,信用证的开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它连接着贸易合同和信用证,承载着商业信誉向银行信誉的过渡。而由于开证银行取代卖方作为信用证项下第一付款人的身份,使得开证银行对开证担保尤为关注,开证担保中的法律问题也因此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