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帝国主义的一个新现象。这种新现象并不能改变帝国主义掠夺好战的本性,也不能缓和资本帝国主义的固有矛盾。恰恰相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然意味着国家这个暴力机关同垄断资本的溶合,  相似文献   

2.
民族解放运动的壮大是帝国主义体系没落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指出,"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剧烈地加速了帝国主义的没落过程.帝国主义已经丧失了对于大部分人类的原有统治."那些走上了民族独立发展道路的前殖民地人民,正努力要在最短期限内,克服几世纪以來的殖民统治的严重恶果——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与拉丁美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帝国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际学术界兴起的一种影响很大的理论流派,主要涉及美国利用其文化优势来实现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拉丁美洲是美国文化产品"泛滥"的重灾区,所以拉美学者以一种激烈的批判精神在"文化帝国主义"话语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本文考察了"文化帝国主义"命题出现的背景及其基本含义,大致展现了其在拉美地区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这一命题与"美国化"之间的区别,认为"文化帝国主义"话语并不能比较令人信服地解释拉美地区的"美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自19世纪二三十年代伊朗国门被西方帝国主义强行打开后,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遭到帝国主义经济掠夺的同时,伊朗的社会政治结构也在经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中突出表现之一是伊朗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出现和壮大。伊朗的无产阶级接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特别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巨大鼓舞下,逐步在伊朗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从1906年的立宪运动到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伊朗左翼势力始终发挥了推动性影响,至今亦然。  相似文献   

5.
帝国主义是在一天一天烂下去。但是只要帝国主义还是帝国主义,它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剝削、压迫,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侵略这种本性是不会变的。美国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头子,它的本性当然不会变。只有天真的人們和美国帝国主义的辯护士,才会否認美国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的剝削、压迫,才会否認它对外国人民的掠夺、侵略。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变化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世纪末的三大问题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经济上,人类正在从工业经济向新经济时代过渡;政治上,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大力量竞争共处的时代。环顾世界,人们普遍关心的有三大关系人类前途与命运的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首先是和平问题。上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展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与战争的序幕。无独有偶,在世纪末又爆发了北…  相似文献   

7.
一 关于时代与时代主题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时代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英国爆发了战后第九次英镑危机,标志着英帝国主义的进一步衰落。英镑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危机的组成部分,是英国政治、经济矛盾尖锐发展的必然结果。英镑和英镑体系的日益衰落和危机的频繁,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快了英国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斗争的尖锐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垄断企业对外经济扩张的不断加强,垄断资本国际化程度也空前提高,它的组织形式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六十年代初期出现的客户工业就是一种新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迅速发展,需要愈来愈多的原料和燃料。科学技术革命虽然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由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国际垄断资本论研究笔记(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依据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简称 ,下同 )和邓小平的国际垄断资本论 ,联系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客观实际 ,我们已经说明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已从垄断第一阶段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发展到垄断第二阶段 (跨国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下面就来说明这两大垄断阶段的五个基本特征是怎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重点是说明它们既有连续性 ,同时又有相异性即后者是前者的新发展。(一 )从国内垄断扩展到国际垄断。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讲到的“生产集中…  相似文献   

11.
依附论是二次大战后首先在拉美出现的研究帝国主义扩张后果和扩张对象国内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与变化规律的理论。它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与外围的结构是一种统治一依附结构,即外围的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作为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指明了第三世界不发达的根源在于西方大国的控制和剥削。一些依附论学者在不同程度上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批判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和发展理论。人口迁移思想是依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接受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与劳动力相互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在剖析第三世界贫困的根源以及分析战后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迁移问题和批判刘易斯、托达罗等人的人口迁移思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一、列宁的时代观列宁曾经从垄断和帝国主义战争的角度,从先进国无产阶级同被压迫民族联合斗争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角度,给我们的时代下过许多定义。这些定义后来被斯大林概括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概括符合列宁的原意。列宁的时代观是建立在对帝国主义的深刻分析基础上的,它包括了这样一些基本内容。 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严重激化。 2.帝国主义把世界分成尖锐对立的少数压迫民族和大多数被压迫民族。 3.帝国主义必然导致一连串战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新 《国际观察》2006,8(6):20-27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理论成果的总和.作为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有三个理论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以列宁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理论和以冈德·弗兰克为代表的依附理论.作为一个发展概念,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其科学内核,帝国主义理论是其经典表述,依附理论是其当代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刘利民 《东南亚》2002,(4):51-55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早期国家,11世纪时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王朝。19世纪时,英帝国主义对缅甸发动了三次战争,把缅甸变为它的殖民地。缅甸人民经过不懈的斗争,在1948年1月4日获得独立,建立了缅甸联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缅甸的印刷出版业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不断发展,在争取独立和独立后的不同时期,出版界在宣传反帝思想、激发爱国热情、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缅甸文字的出现到印刷出版社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来探讨其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两头小、中间大”是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帝国主义压迫、控制而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作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共同市场与“扩大质易法”“经过调查研究,世界上的确存在着帝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同殖民地、附属国被压迫民族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集团同工人阶极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对于这些矛盾,不论是帝国主义者,或者是铁托之流的现代修正主义者,都是绝对掩盖不住,取消不掉,解决不  相似文献   

17.
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新战略的实质在于进一步保持和发展这些国家里的资本主义关系,使资本主义制度在那里居于统治地位。日本垄断组织除了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追求的这一共同目标之外,特别是在东南亚,还负有自己的使命:排挤原来的殖民主义国家和传统投资国,以求加强自己的地位,而最终日的是把这个地区变成由日本垄断资本支配的  相似文献   

18.
依附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拉丁美洲出现的研究帝国主义扩张后果和扩张对象国内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与变化规律的理论。它由两大流派构成:一派称为“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它是在60年代初批判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结构主义发展理论(也称发展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批判地吸收了结构主义理论在分析依附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力求以严谨的马克思主义方法重新确定分析范畴,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在拉美国家呈现的特殊性。另一派称为“结构主义依附理论”,其前身是40年代和50年代期间创立、  相似文献   

19.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不但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也关心亚洲弱小民族的解放事业。他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奔波的年代里,对遭受法帝国主义奴役的越南人民深表同情,对潘佩珠等越南志士的革命活动曾经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二十世纪初叶,越南民族解放运动出现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日本和苏联是一对重要角色。日苏关系的走向,过去曾经、今后也将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世纪初,新兴的日本帝国主义与老牌的沙俄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大动干戈,从此彼此视为宿敌。在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四十年里,日苏两国是敌对的不正常关系。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争霸,日本与美国结成了同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