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城三管”是重庆市基于山地型大城市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坚持党建引领,以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多部门协同、多主体参与为路径,推动场景化、精细化、市场化、品质化治理的柔性城市管理创新模式。总结重庆“大城三管”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超大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优化“大城三管”模式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大中城市快速发展是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规律。现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再也不能墨守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成规。湖北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充分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壮大完善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3.
发展郊区城镇 服务大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将市区的发展动力扩展到郊区及周围地区,促进郊区城镇的发展——湖南省望城县探索出了“借城、为城、融城、拓城”的大城市郊区城镇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丁江  李丽莎 《公民导刊》2008,(12):F0002-F0002,I0001
2008年,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创新,致力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围绕“加快”和“率先”发展目标,区人大常委会认真组织市、区二级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加力,大力推动了“千亿工业强区”和“一江两岸”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今后二十年要把万州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这是当今万州的时代主题。组织工作如何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我认为,必须努力增强“三种意识”,提供“三个保证”,创新“三种机制”,始终坚持把“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在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要增强“三种意识”一是增强大局意识。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因此,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围绕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各级党委特别是组织部门,一定要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在加快推进万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这个全区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9,(21)
<正>为推动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2019年9月,农工党中央研究室在南京邮电大学举办"大城市养老研讨会",会议由农工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农工党江苏省委、南京邮电大学承办,《群众》杂志社协办。与会领导和专家以"人口老龄化与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围绕家庭养老功能转变,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创新,促进养老服务综合化、专业化、智能化,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展开研讨,提  相似文献   

7.
冯志成 《创造》2003,(5):4-6
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云南省城市发展战略,指出要支持昆明加快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城市,推动曲靖、玉溪、大理、“个开蒙”、楚雄等向大城市发展,有条件的地州市府所在地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这说明城镇化是加快云南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配合云南省贯彻执行十六大精神和省第十次人代会精神,我刊就云南城市发展问题特邀请我省分管领导和几大城市的主管领导就几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谈谈他们的思路,共同探讨云南建设国际大城市和城市发展的个性和发展的战略,以丰富全省干部在实现云南城镇化方面的思路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刘士林教授在《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发表的《"大都市"已不适用于界定和表述中国大城市——以上海为例》一文中指出,"大都市"成为一些中国大城市定位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表述,但同时认为,"大都市"这个概念不利于解决中国大城市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已明显不适用于界定和表述中国大城市。对此,笔者认为,大都市概念在中西方语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能够很好地描述和反映城市化在中国的客观发展情况,这一概念并没有过时。中国大都市问题主要是由传统的大都市发展模式造成的,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大都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管理者排上行政日程的重要问题。集聚经济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大城市化趋势,但大城市化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完善的市场体制可以使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形成自动调节机制。相反,集权体制的存在,则使城市人口规模呈更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在集权体制下,亦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迁移增长。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改革集权体制,打破城乡壁垒,这才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0.
陈德宝 《公安研究》2010,(10):43-47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流动性不断增强,成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和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部位。研究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特殊区位特点,努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丰富治安防控手段和措施,对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治安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贺 《就业与保障》2013,(10):11-12
对于每个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可否认,大城市有着中小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等等,对毕业生也是颇具诱惑力,“北上广”等大城市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最梦想的就业城市。然而,真的是每个人都适合到这样的“大”城市就业吗?  相似文献   

12.
赵亚 《重庆行政》2014,15(5):35-36
正小城镇不仅是承接农村人口转移、联系大城市和大农村的重要枢纽,更是控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的一道"防洪闸"。因此,完善小城镇各项社会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纽带"和"闸门"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小城镇、大农村三者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居民聚居点、小城镇、大城市转移的势头不减,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态势不错,但也  相似文献   

13.
朱生义 《政策瞭望》2010,(11):42-4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诸暨应以大城市建设为龙头,以城市升级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机制,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统筹联动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北京观察》2023,(5):52-53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我们将继续沿着接诉即办这条路走下去,进一步探索形成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为“中国之治”作出应有贡献。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是推进首都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举措,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我们将继续沿着接诉即办这条路走下去,进一步探索形成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为“中国之治”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调研背景: 由于我国长期采取“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我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得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们的地位便逐渐滑坡,露出“疲软”的态势。大城市数量在城市总量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0.2%下降到1996年的11.7%,其人口在城市总人数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64%下降到1996年的49.7%。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万州发展上升为全市发展战略。一年多来,万州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充分行使决定权,全力助推了第二大城市建设。在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后,万州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大城市人口总量呈现动态演化过程,其中,人口迁移是影响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主导因素。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态势影响着城市公共政策的选择与制定。本文在基于中西方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历史数据,以及人口迁移理论梳理基础上,探讨影响中国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因素及机理,并思考其对新一轮城市发展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均衡化政策的实施,中国东部沿海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外部压力趋缓,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的吸引力仍然存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总量增长将会逐渐进入平稳增长。中国人口有序流动迁移的大环境正在形成中,未来大城市人口调控有望转向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在中国与世界上奔涌而来,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相依的世界性潮流。当此之际,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城市迅速发展为特色的湖北城市化方兴未艾,超大城市武汉市市区人口已达382万,大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在湖北城市体系中曾一度出现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ic(y-H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断层”状况。针对这一省情,为了加快湖北的发展、促进湖北的振兴崛起,使湖北能以雄健的抢前争先的姿态进人ZI世纪,1995年,中共湖北省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跨世纪的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尽快将黄石、荆州、襄樊、宜昌、十堰…  相似文献   

19.
沈正平 《群众》2023,(20):44-45
<正>根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江苏省共有11个大城市:南京是特大城市,苏州、无锡和常州3市为Ⅰ型大城市,徐州、南通、扬州等7市为Ⅱ型大城市。近年来,徐州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七普数据显示,徐州城区人口为205.51万人,虽然在全省Ⅱ型大城市中城区人口最多,但距离Ⅰ型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门槛(≥300万)还相差较远,与其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不相称。因此,亟需提前谋划、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9,(33)
正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一方面,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迅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已达到13个;另一方面,小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占据我国四分之一的城镇人口。近年来,小城镇的人口持续稳定增长,说明在大城市之外,小城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生活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大城市因为经济发达、就业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