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舆论引导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关注,只有将信息供给、议题设置、民意表达有机贯通起来,才能形成传播力与说服力相结合的引导力。构建信息、议题、民意“三位一体”的舆论引导格局,有助于在现代传播生态中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当前,微博已成为民众关注公共事件、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舆情汇集和分析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步,微博涉警舆情也在网上形成、传播。微博在对加速信息传播、推动民主进程、加强对政府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其生成舆情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理性地认识微博舆论生态下的涉警舆情,科学地分析微博舆论对涉警舆情生成的影响,全方位探讨微博舆论生态下涉警舆情的应对策略,是公安机关警务管理创新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的跨国传播已成为全球文化生态的表征,而跨文化传播研究不能忽略文化交往与变迁过程中媒体的角色与功能。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翘楚,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中越来越成为一种极具张力的权力平台和监约、推动力量。它的广泛运用改变了文化传播范式和传播环境,为跨国界和跨文化传播提供可能。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面临着传播观念滞后、传播能力不强,西方社会"信息霸权主义"威胁等诸多因素,成为制约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的软肋。中国要从完善传播理念和机制、创新传播方式、设定议程和框架、构建话语体系、抵制网络文化霸权等层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机关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重要途径的形势下,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来改变党建工作模式,改进其宣传内容和形式,对于提高党建工作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手机具有超便捷的信息制造和发送功能,手机网络传播与计算机网络传播有不同之处。利用手机的信息传播功能进行违法犯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手机是迄今为止信息个体化生产和传播的最佳平台,双重“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使得手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监管难以到位。对手机的控制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兼顾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必须抓紧立法,尽快改变移动通讯无法可依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数字信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移动终端的普及,不仅对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大量、高效的信息传播也促使传统的教育生态发生改变。个人公众号、朋友圈、QQ空间、微博、SNS社区等不同形式的自媒体以其观点鲜明的发声方式、快速有效的传播以及频繁的互动,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而基于这些自媒体形成的大学生圈层,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引导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网络开放性、匿名性、平等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网络表达意见和监督政府的主动性。现代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隐性的权力。科学认识我国现实政治生态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与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不仅能够及时的收集和快速传播危机信息,也可以急速扩大危机的影响,扩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但是,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上,存在着地方政府的认识误区、信息传播机构的技术误区以及民众的选择误区等问题,使得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中出现了诸如否定、漠视、反映迟缓等问题,阻碍了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因此,树立正确的危机传播理念,健全相应的危机信息机构和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引导以及培育公民的危机意识,对于网络环境下及时准确的传播危机信息,管理应对危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传播是影响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进程的关键变量,受众传播期待的满足程度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有重要影响。同情、责任、逆反、归咎、好奇和从众等心理需要引发了受众的传播期待。把握和改变受众的态度,引导受众的价值取向和提高传播的信度与效度是满足受众传播期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中,主体双方存在认识差异、生态文明信息传播缺少有效保障、"互联网+"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困境、融合发展缺少政策法律支撑等诸多问题。为了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发展路径,必须以"互联网+"为基础,推进"智慧环保",完善"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机制,建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作为现代传播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信息平台的数字性与多样性、信息交流的自由性与持续性和信息受众的平等性与互动性等特点。因此,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诽谤罪在认定散布行为时应考量"公然性"的条件;在认定损害结果时应着重传播手段的严重;在认定犯罪主体时应根据不同的传播方式区别对待;在认定犯罪主观故意时应当包括间接故意,以此对诽谤罪进行准确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学的产业化,传媒、市场、科技所营造的传播生态影响到了文学创作、出版、发行、接受等环节,带来了作品的商业化、创作者的平民化、受众阅读的消费化等文学变革,使"身体"这一后现代文化中的典型现象极为突出。本文将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对象这三个方面入手来分析"身体写作"这一信息科技助推下的商业化、大众化、娱乐化的文学浪潮,以此为视角观照文学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社会环境下,相关信息的大量快速传播就可能形成舆情危机,对涉警舆情我们应着重从事实信息传播和意见信息的引领两个方面进行应对。应树立新媒介的传播观念,拥有开放的心态、平等的理念、包容的态度以及创新的工作方式,建立公安机关舆情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所谓的"互联网狂欢"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固定模式。话语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社会舆论走向。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官媒,在与新兴媒体抢占舆论高地的博弈中,由于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官媒话语被"习惯性质疑",在信息的即时性、交互性日益增强情境下,官媒试图重构权力话语体系,重拾话语权,以期走出正面临的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行政生态环境,在给我国政府治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必须全面审视互联网下的我国行政生态变迁,打通网络民意与政治系统的制度通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再造”政府组织结构,完善信息传导机制,实现信息表达、回应、反馈的统一,创新对互联网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检索更加方便。为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适应信息环境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充实服务内容,院系资料室亟需改变既有的运行态势。通过设立专业数据库、收集整理网络文献资源、建立学科导航体系、提高资料室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式来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以更好地为专业人员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开放和便捷。在全媒体语境的形势下,警察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新时期公安部门信息发布的公信力、警察的执行力以及应急情况的处置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公开性,建立和谐警媒关系;针对媒体源头的管理,构建突发事件和特殊舆情等情况的应对机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机制,推进持续传播的长效机制,以塑造警察形象,维护和宣传警察形象,从而实现信息自由与信息控制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开放和便捷。在全媒体语境的形势下,警察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新时期公安部门信息发布的公信力、警察的执行力以及应急情况的处置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公开性,建立和谐警媒关系;针对媒体源头的管理,构建突发事件和特殊舆情等情况的应对机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机制,推进持续传播的长效机制,以塑造警察形象,维护和宣传警察形象,从而实现信息自由与信息控制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9.
网络在深刻地改变人们信息交流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包括政治生态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互联网己经成为了当今最主流的信息交流媒介,从技术上突破了传统媒介民主形式的局限,为民主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现实政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为参与式民主的充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也被称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它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和互动,带给人们传递信息的便捷和自由。但由于新媒体的新生和不规范,无限丰富多样的信息被不加控制地传播,也会造成信息传播的污染,导致传播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