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问题,内部行政处分行为是否可诉即是其中之一。从行政法治主义、司法最终原则等理论基础出发,并参考国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内部行政处分司法救济的欠缺、国家公务员合法、正当权利受到损害无法得到司法救济的现状进行探讨。应当给予内部行政处分行为的相对人,即国家公务员,以司法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务员行政处分制度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公务员行政处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处分的基本依据、基本程序、救济制度;主要问题是行政处分依据不合理、程序不公平、救济不完善、相关处理措施不配套;基本对策是创新行政处分理念、加强行政处分法治、综合运用相关手段。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我国行政处分的实践运用和理论研究入手.结合行政的定义,可以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行政处分定义:行政处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纪律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所实施的制裁措施。广义的行政处分是指有权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机关或事业单位对所管辖的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和制度所实施的制裁措施。狭义的行政处分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广义的行政处分对象是所有国家公务员和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狭义的行政处分研究的许多结论,对广义的行政处分也具有借鉴和适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其内部公务员所做的一种内部处罚形式。如果行政处分不合理,将有可能造成对公务员自身权利的损害。近几年,公务员受到行政处分日益增多,而目前的公务员行政处分救济力度就略显单薄。参照国外的相关成熟做法,另外正值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之时,对于研究并完善我国公务员行政处分救济制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长期以来颇有争议,内部行政处分行为的可诉性是其争论的焦点之一。从目前我国内部行政处分行为不可诉的现状来看,应给予内部行政处分行为的相对人以司法救济的途径,并将内部行政处分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行政处分程序单一,救济程序缺失,具体法律规定不合理。因此,建议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设置简易程序、听证程序、司法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7.
目前理论和立法所使用的行政处分概念比较混乱,需要加以澄清和规范.行政处分的当事人应当限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处分与政纪处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政处分必须以违法行政为前提,是违法行政所导致的一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的概况法国的行政复议称为行政救济,包括善意救济和层级救济。善意救济是当事人向作出行政处分的原行政机关申请的救济;层级救济是当事人向作出行政处分的原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申请的救济。  相似文献   

9.
作为环境犯罪前置性规范的行政可能存在瑕疵。行政瑕疵包括行政规范违法、行政处分违法以及行政规范欠缺三种情况。行政规范瑕疵分为行政法规违宪与行政命令违法。行政处分瑕疵可能导致行政处分无效以及行政处分可撤销两大类。行政存在瑕疵时,刑事法院是否有审查权、环境犯罪如何处理,外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当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法院对规章及其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以及具有重大明显违法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的适法性应当具有审查权。行政规范欠缺时环境犯罪的处理可以在立法技术上通过反面规定的形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巡按制度作为清代监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仅存于顺治一朝,但其在清初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为整肃朝纲、维护吏治清明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清初的行政处分制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考察清代行政处分制度所无法逾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