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冬雪·春风     
20世纪是人类思想走向成熟的时代,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爆炸形成了宇宙,宇宙不断地膨胀;时间是“矢”,一去不返;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合二为一;有正物质还有反物质;原子核内还有很多弄不清的层次组织;原子和分子也可以随意摆弄;人已能到月宫上一游;差一点,人就要被克隆了。另一方面,很多原来的好事,都变成了坏事,如氟利昂、滴滴涕,等等;汽车多方便,但它却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等等。这个世界总在变,而且变得快。人们不是常常爱说什么“硬道理”吗,变化大概就是硬道理,“进步”大概就是硬道理。就…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11,(20):60-60
“宇宙中,光的速度最快,没有其他物质能赶得上。”这上理念是人类有关宇宙和时间认识的基础,也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但现在,意大利中部某山体下世界最大物理实验室之一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中微子速度超过光速。如果实验结果经检验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向我们走来的世纪之交时期,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所散布的歪理邪说居然还能迷惑为数不少的人,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反思。就拿他反科学的荒谬胡诌来说吧,几乎完全近乎梦呓与疯话了。李洪志宣称:“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因为用这个科学这条路永远都测不到这个宇宙的奥妙”;“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起来的,对宇宙、对人类、对生命的认识都是错的,所以修炼界我们修炼的人根本就不承认现在的科学,认为它是一个错误。”他还胡说地球是大宇宙的“…  相似文献   

4.
沈毅 《观察与思考》2004,(19):42-45
<正>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与何种意义上摆脱“自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他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贡献上是无可匹敌的,他在生前就被公认为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在二十世纪初的15年中,他提出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最先断言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对空间、时间和引力都赋予完整的新概念,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的物理学先进,他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的鬼神信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违背科学常识,公开宣扬新的有神论,井假借科学的旗号为其张目。近几年来,有人/A开宣扬在人类居住的这个正宇宙之外,存在着一个由我们的亡灵组成的负宇宙等等。部有神论说的正负宇宙,不过是停用了正负牧质。然而,负物质也是物质,而所谓由亡灵红成的负宇宙却是个纯粹的臆造。宣传超物质、起自然的意念能力。如果讲宣扬鬼神存在是说在人体之外,在宇宙外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超自然、超物质的力量,那么宣扬起自然、超物质的意念能力,就是在人体之内存在着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如人心灵…  相似文献   

6.
吕鹏 《人民论坛》2022,(7):21-25
元宇宙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体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长期、终极追求,元宇宙社会将进一步改变人类个体的生命属性。随着“奇点”来临,人类的精神生活吸引力、重要性将超越物质生活。在元宇宙社会,个体可能会成为“永生意义上的人”。元宇宙记录生命全过程,实现个体生命的重启与重来、互动与互换、继承与叠加、编辑与定制等操作,实现数据与算法层面上人的“永生”。元宇宙将意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实现了马克思“物质第一性”观点,其可对所有生命(意识)数据进行“万脑互联”,构建“全球性大脑”。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应掌握在国家公共权力手中,防止个体被误导、公益被侵蚀、人类被异化。  相似文献   

7.
知本无敌     
考查历史,每个世纪末都是在创造的激情与无望的沉沦中度过, 1997年更可谓多事之秋:美国的深蓝电脑战胜俄罗斯的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这场游戏表明未来战争的新兴武器是什么和电脑会不会超越人脑成为可能;“探路者”号飞船登上火星,是继人类登月后的又一座探索宇宙的里程碑,同时也证明了登山才知人渺小;戴安娜的风采照人和飞来横祸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的实现之艰难和现代人希望找到人类情感宽容的源泉;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指明了人类下个世纪的科学突破方向,但是有关影响道德平衡的忧虑远远超越了实用科学本身;金融界的…  相似文献   

8.
审美这种即集中又典型的物态化表现作为人与艺术的桥梁,对推动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以及评价艺术有着深远的含义。在浩瀚的人类文明中,人、艺术与审美之间,都不约而同的得到了相当的推进与发展,而随着时间、时空的不断流逝。我们对审美的规律性与艺术的价值都已得到了更加清晰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观察与思考》2007,(19):12-13
大使,大使,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人。 ——9月20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大使离任。这是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的努力从中可见一斑。王毅在任期间,中日关系经历了很多次危机,但每次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交涉能力,在传递中国的声音方面做得较为出色。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对象、来源、本质、能力、结构、过程、规律以及认识的检验的哲学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者则否认人们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物质世界的映象,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直观、消极的反映。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基础上,把实践提到首要和基础的地位,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分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机制,应该对创新进行分类研究。从历史哲学上看,创新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质的,或者说物资质料方面的创新;第二,能源的,或者说动力方面的创新;第三,信息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交换这种认识的方式;第四,关系方面的创新。人所涉及的关系,不外乎两类人与自然的关系,藉此人与自然交换物质和能量,以保持自身的存在和种的延续;人与人的关系,藉此人们相互交换活动及其成果。在这些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给历史进步、社会发展以巨大影响——前者表现为技术形态,后者表现为社会形态;第五,观念、理论方面的创新。任何创新、特别是重大的创新,都不可能是孤立进行并独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正>从科幻到现实,当下的元宇宙正处在设想与初探阶段。很大程度上,元宇宙可以被看作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共生的人类社会新形态。(1)支撑元宇宙的技术涵盖了互联网、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很多技术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但是技术发展的蓝图以及创新实践的趋势都十分明确地表明,元宇宙不仅仅是未来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一、总体设计(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1.本课是全书的落脚点《前言》第一句首先指出:“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有关认识世界的理论即:人对外部世界现象、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包括: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等,都已通过教材一至七课的分析,做出了较系统、较全面的阐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  相似文献   

14.
价值,指事物对人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物对人的有用性。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物质价值指对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物质客体的肯定或否定关系;精神价值指客体(自然、社会、精神产品)同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人的价值则是指人(个人、集团。人类)对于别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即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人的关系。人的价值体现于创价。对价值的判断构成价值评价;价值评价的标准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教育价值指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教育对人的有用性或积极作用。对教育进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猿揖别,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以满足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11,(2):33-34
在禄劝县中屏乡,妇孺老幼都知道李忠义;在云南食用菌销售界,很多人都认识李忠义。这位彝族汉子用科技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赵怀玉同志所写《对人的认识能力的两点质疑》一文(见《求索》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实质上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一、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有无限的性质和层次。宇宙的无限性正是通过这些有限事物的不同次层的变化过程体现出来的。赵文没有看到有限中包含着无限,因而把无限供奉在人的认识不可达到的彼岸,得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结论来。实际上,“无限粹纯是有限组织成的”,(恩格斯:《反杜林论》第48页)人们可以通过有限去把握无限,通过对具体的有限的事物的认识,来实现认识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18.
查尔斯·拉莫尔的思考警示我们:当下时空,道德哲学需要重新发现。但是,发现道德哲学的途径是什么?拉莫尔的道路似乎有很多疑点。笔者在梳理拉莫尔发现道德哲学之旅的基础上,认为拉莫尔对理性暖昧不清的态度与后现代的某些思想家如出一辙;其平等尊重道德原则的现实性更加令人质疑;最为根本的是,作者通篇讨论了现代性与道德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试图找到解决现代性中存在问题的道德哲学方案:但现代性的问题难道可以这样武断地归结为人的精神?是否还有其他的进路让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一种道德哲学?笔者认为,重建道德哲学,即发现道德哲学,其根本进路是重新思考人类的局限性,唤醒早已掩埋在人类内心深处的自觉,一种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运动?它的基本形式有哪些?这些基本形式间是什么关系?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对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总概括。恩格斯指出:“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他又指出:“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所以,简单地说,运动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化,人们对运动及其形式的认识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但总体上仍可把运动形式归结为五大类,…  相似文献   

20.
自从人类有了教师这一职业,赞美教师的词句就层出不穷。有的,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有的人把教师比作黑夜的"灯塔",把无知的孩子引向光明的彼岸;还有的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把最后一根"丝"留给学生......这些比喻都是人们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