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新自由主义诸学派的主要观点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学派林立、学术见解庞杂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20世纪20、30年代那种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界滋生出的一个怪胎。所谓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首先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资本主义加速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主导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运作近一个半世纪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己越来越不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的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表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走到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是现代民主的两种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有很大的区别: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它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级,它是真正的人民民主,其最高价值理想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国法学会邀请专家、学者,就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问题,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与会同志认为: “三权分立”在法律上和实践中的表现是以权力对抗权力,以权力制衡权力。它的实质最初是阶级分权,即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贵族的没落,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分权,逐步让位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4.
正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是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今天它又成为跨国资产阶级主宰全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文化力求使人们相信大大超过物质需求的消费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主要靠我们所拥有的来衡量,人们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最好由自由市场提供。为了改造世界资本主义,马克思曾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了推行全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所长李琮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推动它发展和变化的动力;当代资本主义可称为国家调节资本主义,仍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李琮说,第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就是它的高级阶段。其基本特征是资产阶级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国家调节资本主义。国家调节本身就是现代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管理形式。国家调节的充分发展,是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仍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  相似文献   

6.
王业建 《学理论》2014,(9):36-37
卢卡奇阐释了阶级意识的含义,考察了它的发展历史,探讨了资产阶级阶级意识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他认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环境中,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党制度与议会制、选举制构成了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三大支柱。当前,持有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鼓吹资产阶级民主,认为只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才是真正民主的政党制度,而我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党专制;他们要求在我国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相似文献   

8.
学习马克思主义应着重学习经典作家所阐发的基本原理,不应拘泥于个别字句和某些具体论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的,但就是这些基本原理,也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下面我们以战后美国社会阶级斗争为例,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原理,确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必要。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两个对立的基本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由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在十九世纪(主要是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写的一些著作中,描绘了无产阶级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资产阶级关系。当时,“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的发展,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  相似文献   

9.
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动乱,对我们起了震聋发聩的作用。使我们看清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严重危害。在进一步反思中,我们也发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种种非科学思维方式和惑众的逻辑推理。肃清他们在理论上和思维上造成的混乱。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廓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认清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的极大优势,是我们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本质就是否定社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他们只看社会主义的弊端、不看社会主义的优势;只看资本主义的成就,不看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大造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舆论。而他们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在国际经济对比上,忽视社会发展背景的不同,货币汇率的不同,消费价格构成的不同,利用许多不可比的统计资料来抵毁社会主义,以达到推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目的。他们把发达的资本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与此相适应,人权也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这是流传甚广的两种误解。前一种,已被社会主义各国实践和改革的大潮所击破。而后一种误解,近年来仍在中国大陆游荡。有一些论者总是引经据典并曲为解说,认为以平等自由作为内容的人权,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它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针对此,  相似文献   

11.
应用比较方法认识事物,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认识方法,也是社会主义辩证法分析事物的方法。各种事物,当它处在孤立状态时,难以看得清;一但把它同总体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分析,就能认识它的真面目。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先进和落后、革命和保守,只要放到历史的天秤中作一比较、分析就能泾渭分明、一清二楚。科学比较的总体要求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总是同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连结在一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民主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民主从本质上讲是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它虽然存在金元民主、民主歧视等弊端,但与封建专制相比毕竟是历史的进步,其中也包含着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根据本国国情积极借鉴这些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3.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理论上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阐述。正确认识和对待资产阶级民主,就是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有长期封建传统的国家。就整个社会来说,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不少人缺乏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清醒认识和正确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诞生还不到四十年的历史,正处在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其间,又经常遭到封建专制思想的侵龚和腐蚀。而林彪、“四人带”的倒行逆施又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声誉。再加上少数人主张“全盘西化”,照搬资产阶级民主的口号和制度。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复杂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对待资产阶级民主,不仅在目前,而且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都是一个特别困难而又非常迫切的问题。资产阶级民主,如果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产生、确立、发展和走向没落的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阶级属性,从而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大问题。当代资产阶级的理论家宣传资本主义社会已中产阶级化,即无产阶级逐渐变成了中产阶级。这一观点不仅把资本主义企业和商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如高级经理)划为中产阶级,而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性质、其发展中的竞争机制以及资本的某些本性,反映为以多党制为主要内容的议会民主的基本性质;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性质,使资产阶级民主成为以金钱为后盾的政治,而建立在强大物质力量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越来越表现出它的扩张本性。在批判地研究民主与市场经济、民主与资本之间关系等问题时,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杜光 《理论导刊》2004,(4):27-28
民主作为人类自由权利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作为一种普世价值,既没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之分,其本身也没有阶级性可言。但是,就它的发展进程和实践来看,有史以来的民主都是有产者的民主。这就使它蒙上了一层阶级色彩。所谓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法学会邀请首都法学界、法律界专家、学者,就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问题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与会者从“三权分立”学说的确立和发展,“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形态与运用方式等方面,对“三权分立”的含义和实质进行了充分的解剖。与会同志认为,“三权分立”在法律上和实践中的表现是以权力对抗权力,以权力制衡权力。它的实质最初是阶级分权,即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贵族的没落,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分权,逐步让位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也有一些西方国  相似文献   

18.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一时间被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少数人吹嘘得神乎其神,似乎可以原封不动搬过来,作为我们的治国妙方。西方的资产阶级也总是把它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象征,进行自我炫耀。对于缺乏国际知识、不谙世事的人,特别是对于青年人来说,它的确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有必要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多党制”(包括“两党制”)剖开来,看一看它内里的货色。  相似文献   

19.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和科学社会主义相抗衡、相对立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尽管其思想体系庞杂,解释纷纭歧异,有时还打着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长子继承权”的旗号,但其实质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是十九世纪社会民主主义的现代翻版,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在不根本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情况下,用和平的、渐进的改良方法即所谓民主方法来谋求社会的进展。这一思潮今日甚嚣尘上,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明茨教授在《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杂志编辑部举行的以“现代资本主义:现象与本质”为题的国际“圆桌”会议上的发言。资本主义还没有完结。资产阶级制度已存在的时间并不太长:200到350年(如果与上千年的封建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来相比的话)。我们希望资本主义很快灭亡的急躁情绪是没有根据的,尽管当资产阶级制度还不到100年时,马克思认为未来的革命不远了。今天有不少证据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例如,一体化和跨国化的过程开始了,离这个过程的完成还远。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的30%到60%以上由国家占有和再分配:这已经不是私人占有,而在颇大程度上是社会占有了。资本主义生命力的标准在于,资本主义学会了解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矛盾,这是借助于转向消费者并为此而斗争,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