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知 《中外法学》1997,(5):76-79
<正> 孙膑是战国中期齐国人,相传是吴国孙武的后世子孙。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他曾与庞涓俱学兵法,后因受庞涓陷害而受“膑刑”,世称孙膑。此后,他为齐威王所重,做过齐将田忌的军师,在桂陵和马陵两次大破魏军,创造了“围魏救赵”和减灶诱敌的著名战例,以此名显天下。据传孙膑著有兵法,而且“世传其兵法”。《汉书·艺文志》的兵书略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但该书早已失传。学界有人据此认为孙武与孙膑就是一个人。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中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书,可证孙膑和其兵法确有其人其书。《孙膑兵  相似文献   

2.
《六韬》的法贵责上思想范维贞《六韬》一书是“吸收兵家及诸子兵论精华,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具有独立体系的重要兵书”(《中华大书典》)。它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对此书真实的成书年代,历来存在争议。主要在战国后期与吕望的思想有深广的渊源继承关系,有博采广纳、...  相似文献   

3.
孙子法律思想述略●达知《孙子》即《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吴孙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被公认为是兵书之祖。据史书记载,它是春秋末期齐国孙武所著。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他从齐国出奔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被吴王任命为将。他在吴国整军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军事法概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在我国“军事法”这一提法已开始在有些法律书刊中出现,但对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科学的表述还比较少。随着国家和军队大力加强和完善军事立法,军事法学的创立和深入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尽快明确我国军事法的科学概念已经显得很必要了。本人不揣浅陋,愿就此问题略述管见,以期引起讨论。什么是军事法呢?目前人们对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第一,认为军事法就是“军事刑法”、“军队中的刑法”。在我国古代,刑罚一开始是和战争、军队联系在一起的,刑起于兵,兵刑不分,而且在绝大多数古籍兵书记载中,“军法”一词也都是在军事刑法的意义上使用的。战国之后,“以军法从事”便成  相似文献   

5.
《六韬》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在五经四书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史学家考证,其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后人托名吕望(即吕尚、姜子牙)的作品.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先秦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经验,除论述它的战争观和战略、战术思想外,在治军问题上,继承了先秦法家的思想,主张以法治军.其中通过正确地对军法的运用、特别是信赏明罚而达到军队的集中统一是《六韬》的一个鲜明特点.一、严明军法是实现军队集中统一的重要手段《六韬》采用周文王、周武王与吕望(姜太公)对问兵法的形式写成。一次,周武王问吕望用兵的重要原则,太公曰“凡用兵之…  相似文献   

6.
《孙膑兵法》的军事法制思想研究刘向阳《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论坛上久负盛名的论著。它的作者孙膑是战国中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他是孙武的后代。其生卒年月不祥,约与商鞅、孟轲同时。他曾拜师学习...  相似文献   

7.
“快速反应”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贵神速”是历代军事家的座右铭。早在两千多年前,孙武在其所著的《孙子兵法》中,就要求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强调“兵之形主速,乘人之不及”等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如果说在贸易上时间是金钱,那末在战争中时间就是胜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406页)我们认为,兵法上的这个准则对于公安警备工作同样适用。公安机关担负着同敌对分子作斗争的重大任务,在斗争中,  相似文献   

8.
略论《吴子》的军法思想刘向阳吴起(约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西北)人,曾一度在鲁国为将,立有战功。吴起所撰《吴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的军事思想,《吴子》以法治军的理论与实践是博大精深的,这里择其要者阐释:(-)法令...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以善于治军,持法谨严而著称。在现今传世的“便宜十六策”,“兵法”,“兵要”、“军令”,“将苑”等著述中,包含了他的比较丰富的以法治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打草惊蛇”、“浑水摸鱼”、“美人计”、“空城计”,这些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话语.均出自我国古代的兵书《三十六计》。本文是一位北京法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1.
“黄帝李法”辨李明德《汉书·胡建传》记载:“《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得不由路,是谓好人,好人者杀。”苏林注云:“狱官名屯。”盂康注云:“兵书之法也。”颜师古注云:“李者,法官之号也,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故称其书曰《李法》。苏说近之。”关于胡建的事...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09,(8):38-38
坐地分赃 汉代刘向《说苑·杂言》载,齐景公问晏子曰:“寡人自以坐地,二三子皆坐地,吾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对曰:“婴闻之,惟丧与狱坐于地。今不敢以丧狱之事侍于君矣。”  相似文献   

13.
饶晓东 《法制与社会》2010,(26):295-295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孙武所著的一部经典传世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该书全卷共分13篇,揭示了一系列军事规律,构成一套完整的军事战略思想体系,备受推崇。本文认为在当代,它的应用范围早已超越军事范畴,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管理,教育等领域,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理论思想引入刑事犯罪预防政策中未免不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竹简兵书中的兵家法律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永东 《法学家》2006,(2):53-59
本文根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含佚文)、<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守法、守令等十三篇>,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与军事有关的法令),1982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简<盖庐>等材料,分别从立法思想、犯罪防治思想与治国方略三个方面探讨了竹简兵书中的法律思想.竹简兵书论"刑"多言及"赏",视刑赏为重要的治军措施,并且进一步将刑赏提到基本的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在刑罚方面,主张严刑重罚,体现了一种重刑主义精神.兵书对犯罪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过分的求利之心是导致犯罪的人性根源,统治者滥施赏罚的恶政是导致犯罪的政治根源,并就此提出了预防犯罪的主张,那就是要求统治者实行法治和无为之治(法治可致无为之治)并进行道德教化.另外,竹简兵书将治国之道与自然之道密切结合起来,使其法律思想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色彩,这是古代兵阴阳家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春秋决狱     
所谓“春秋决狱”,是指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的、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解读汉律,作为判案根据的司法活动,其时《诗》、《书》、《易》、《礼》也被用于司法,又称“经义决狱”。《春秋》原是孔子编纂的鲁国编年史,记述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鲁国以及其他周边诸侯国的史实。在这本史书中,孔子借叙述历史之机阐发了自己的各种政治、伦理及哲学观点。因此《春秋》遂被后世儒生奉为经典著作,《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春秋》一书是“礼义之大宗”。书中的许多观点也被当作不可怀疑的儒家经典而被代代遵循。怎样用儒家经义解释汉…  相似文献   

16.
北宋的孙复是庆历前后著名的《春秋》学者,所著《春秋尊王发微》具有浓重的尊王攘夷倾向。细绎之,《春秋尊王发微》在基本观点、尊王倾向,尤其是以日月时例解经等方面都与《毂梁传》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从这个角度讲,孙复丰富和发展了《毂梁传》的思想,对《毂梁传》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军事法的形成与发展,上起夏初,下至晚清(鸦片战争前),绵延4000余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法对于维系古代军队,强化军队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尤其是在中国频繁而激烈的古代战争及历代王朝政权更迭中,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和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一、以法治军为阵战之首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强调,治国先要治军,治军则以法为本。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三代帝王兴兵出征,往往都以“替天”伐罪名义发布誓命文告,如夏启攻打有扈氏而作《甘誓》,成汤伐夏桀而作《汤誓》,武王伐商纣而作《泰誓》、《牧誓》,周公伯禽伐维夷、徐戎而作《费誓》,它们既是战争动员令,又具有“作战条令”的作用,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军事法。古兵书上说:“三代令王出兵伐罪,必立誓命之文,所以申  相似文献   

18.
说不通     
“就在同时代,同国度里,说话也会彼此说不通的。”这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看书琐记(二)》里开头的话。(《鲁迅全集(五)花边文学》)。接着,鲁迅引了巴比塞的短篇小说《本国话和外国话》,说是一法国阔人在家里招待在欧战中出生入死的三个士兵,阔人家的小姐也出来招待这三个兵,但彼此无话可说,三个兵觉得“坐在阔房间里,小心得骨头疼”。阔小姐也觉得“和他们是连话都谈不来的”。直到回到自己的“猪窠”,这三个兵才遍身舒适,有说有笑。这三个兵又和被法军俘虏的德国兵打手势交流,发现这些德国俘虏,倒是说“我们的话”的人。于是,兵们想:“这世间…  相似文献   

19.
“春秋决狱”,是以儒家经典,特别是以《春秋》作为司法审判的重要依据。它是两汉和两汉以后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中统治阶级审理要案时采用的重要形式。本文拟对“春秋决狱”的起因、准则和长期性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应广东边防总队第六支队的邀请,全军著名军事管理专家,《带兵科学与带兵艺术》、《新时期带兵十法》著作的作者,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王安少将,就新世纪新阶段如何管好部队带好兵这个重要现实课题作了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六支队是广东边防总队开展“三兵”活动(知兵、爱兵、育兵)试点单位,听了专家的授课,大家深深感悟到带兵这门学问之博大精深,把握带兵特点规律之紧迫,带兵人肩负责任之重大。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和实践带兵科学与艺术,带兵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提高到新的水平,在落实爱民固边战略中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