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队成立 1948年,朝鲜第一支坦克部队第15坦克团组建。它并非战斗部队,只是负责培养装甲兵人才,由苏联教官和部分中共东北野战军的坦克驾驶员进行教学训练。由中共提供在内战中虏获的M-3,M-3A3轻型坦克以及M-4A4中型坦克,苏联人提供T-34/85坦克作为教学器材。虽然总体教学条件不高,但是年轻的朝鲜人民军学员还是很快掌握了坦克操纵的技术和基本的战术技能。  相似文献   

2.
坦克作为陆军突击兵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此确立了其在陆军中的主导地位。相比于世界坦克强国而言,中国的坦克发展起步晚了30多年。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坦克工业仍然为零。但是,充满自信与活力的新中国领导人并没有因此妄自菲薄,而是以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决定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从而拉开了中国坦克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走入了电力时代,电力设备的应用便扩展到各个领域。作为军事高科技产品的坦克也不例外。在二战末期,苏联人就在重型坦克的设计中进行了电力传动的尝试,但是却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最后一段时期,隐匿多年的俄罗斯T-95新型主战坦克突然又开始成为各大媒体的常客。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沙特阿拉伯可能会向俄罗斯采购最新的T-95主战坦克。消息人士指出,目前,沙特军方正在考虑对其坦克部队进行更新的具体方案,为了替换老式的法制AMX-30B坦克,沙特至少要购买300辆新式主战坦克。而俄罗斯军事代表团在去年8月底访问沙特期间,曾经就出售武器装备一事与沙方进行了谈判。另外,据俄军工业消息人士透露, T-95主战坦克由乌拉尔车辆制造厂研制,目前仍处于国家测试阶段,俄罗斯还在加紧对其进行研制和测试。预计这种融合了俄罗斯最新型坦克制造技术的新型装备将从2007年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5.
二战末期到冷战初期,苏联坦克设计部门连续设计了一批重型坦克,以应对现实战场和未来战场上的敌手。苏军对这些巨大的坦克寄予了厚望,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但是这些洪荒猛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大量服役,甚至有许多在设计阶段就夭折了。尤其随着战后科学技术和作战环境、作战模式的变化,重型坦克这种设计思维已经落后于时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俄罗斯正式关闭了T-72主战坦克生产线,然而对于这款经典战车的争论可能仍会持续很久。它不是那个时代苏联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但它诞生的内幕就足以成为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7.
IS-4坦克可谓IS系列坦克中最神秘的一种。他的详细资料直到苏联解体15年后才被人们所了解。日本军方研究员佐藤慎之亮通过对俄罗斯公布资料的研究,系统考察了IS-4的诞生和构造等各方面的情况,披露了不少有价值的新信息。本刊特将此文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自行研制、首次公开露面的ZTZ-99式主战坦克气势恢弘的列队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 ZTZ-99式主战坦克的量产和服役是中国陆军现代化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主战坦克研制相关技术领域已经追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自此,以ZTZ-99式主战坦克  相似文献   

9.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就已经开始大量生产,使用了自行火炮,并尝尽了甜头。自行火炮低廉的生产成本、较短的生产工时和简单的结构深受军方的好评。不仅如此,自行火炮还有可靠性强及车内的空间宽大而不受大口径武器安装限制的特点,是远距离火力支援,防御性战斗与弥补坦克不足的最佳选择。因此,它与坦克一起成为了击败纳粹法西斯的中流砥柱。 战后,苏联军方充分认识到自行火炮重要的战斗作用和价值,便开发出了一系列门类齐全的自行火炮。这些自行火炮的功用各有不同,在其之中也不乏一些极有特色的型号。它们不仅担负着保卫苏联本土的责任,有些还被提供给各华沙公约组织国,随时准备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潜在侵略。  相似文献   

10.
德语“Kettenkrafttrad”翻译出来就是“履带式摩托”,它是一种虽然小巧但却很独特的半履带式牵引车辆。这种履带摩托当然不可能像坦克那样成为战场的主角,因为它无法在运动中发射炮弹。但在二战当时,德军的北部战场是苏联,在苏联的大地上,拥有无数的湿地和河流以及森林。进入春夏季节,那里便是没膝的泥泞;盛夏的炎热和车行过后的尘埃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进入寒冬季节后,则又是一片银装素裹。在高加索山区,那里根  相似文献   

11.
主炮的选择     
在研制XM551的过程中,主炮及其使用的炮弹一直是制约其研制速度的关键。开始XM551计划装备X81型两用炮,它又称作战斗车辆武器系统(CVWS),既能发射普通炮弹又能发射XM13导弹。但是,XM13导弹的研制进度大大拖后,OTAC认为,以XM13的研制进度无法按时装备XM551坦克。 为此,OTAC考虑了七种武器方案。首先是76毫米炮武器系统,这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已经装备在M41坦克上,而且装备M551也毫无问题,但是用它对付当时苏联新  相似文献   

12.
你可能听说过水泥制造的驳船和扫雷舰,但你一定没听说过水泥潜艇,这不是美国电影《猎杀“红十月”》中无声核潜艇的情节,但相同的是由当年苏联红海军发展中的水下秘密武器——水泥潜艇。据最新一期俄罗斯《军事检阅》杂志介绍,俄著名的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在苏联时代曾对有关水泥潜艇进行研究,若不是1991年苏联解体,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可能制造出排水量在  相似文献   

13.
坦克在一战中诞生,在二战中砺炼成熟,成为一个国家陆军实力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朝鲜战争刚爆发时,美军并不认为朝鲜是能有效使用和发挥坦克作用的地方。那里的地形对坦克来说太过复杂,河流纵横,山路崎岖。但是朝鲜人民军却给美国人上了一课:朝鲜人民军将坦克部队分散配属给步兵,在战争初期发挥了巨大  相似文献   

14.
北约组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在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防范和对抗苏联而建立的。北约成立后,苏联也在1995年5月14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解散,同年12月苏联也解体了。苏联解体后,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北约不断调整战略,在战略目标、扩张范围以及组织性质等方面均走向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使苏联在阿富汗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消极后果,其国际声誉、外交政策也受到负面影响,80年代中期苏共上层执政思维及其政治体系发生变化,这些因素促使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苏联通过日内瓦谈判、在阿推行"民族和解"政策、与美国接触商谈等策略谋求实现撤军。由于苏联试图维持撤军后阿富汗形势的稳定,美国不断对撤军制造麻烦,人民民主党政权一再阻挠或拖延撤军,整个撤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6.
自抗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长春铁路依次经历了苏联单方控制、苏联与国共双方的争夺与合作、中共控制的复杂过程。它映射出了苏联与国共双方关系的转变。实际上,苏联与国共任意一方的合作与疏远都取决于自身的利益需求,无论与国民党合作还是与中共合作,苏联都未放弃对中长铁路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前华沙集团的主战兵器大多由苏联提供。尽管一些东欧国家的工业水平并不逊色苏联多少,更在个别领域处丁领先地位。但是迫于政治压力,这些国家人多选择苏联的装备,他们或者直接引进装备或者购买专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冷战对抗最激烈的年代。美苏纷纷投巨资发展新型武器,大到中子弹、核轰炸机小到小口径枪弹,各式各样的新型武器孕育而出。米-24武装直升机就是在当时情况下发展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当时苏联陆军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拥有大量的先进坦克并推出了领先西方的步兵战车。苏联陆军的将军们心高气傲。然而,直升机设计师,米-24之父,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将军敏锐的意识到,武装直升机将给苏军的陆军战术带来一场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88B主战坦克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国产第二代主战坦克的基本型,其性能在世界第二代坦克中堪称佼佼者。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坦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刊特刊载此文并配以大量罕见图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的坦克,在军事专家对其作用尚未取得共识之际,战争已经结束了。战后各国陆军便各自对坦克进行研究开发,人们对坦克的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专家认为,坦克部队应该成为陆军的主力,但也有人认为主力部队始终只能是步兵,坦克不过是一种支援手段。在坦克出现后,骑兵部队的地位倒是变得有些微妙了。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