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4周年诞辰。老舍先生虽然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依然影响深远,他的人格魅力依然留存在人们心间,温暖人心……北京人艺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回忆说,老舍先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了解人,热爱人。老舍在写话剧《女店员》时,到店里体验生活。一进店就和店员们、大妈们打成一片。1950年写《龙须沟》,他来到当时又脏又臭的龙须沟,向当地居民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2.
写过了《回首略谈孝文化》,因为"尽孝才能尽忠";情不禁"低头再忆思乡愁",因为"爱乡才能爱国"。前不久,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交流活动",大家高唱低吟,一时间"诗人兴会更无前"。几乎无人不晓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现在,又有缘读到大陆著名铜艺大师朱炳仁先生的《云彩》。记得2006年10月6日的中秋之夜,我应台湾中台禅寺惟觉长老的邀请,  相似文献   

3.
1995年到1997年三年中,我的三个主要剧作——北京曲剧《烟壶》《龙须沟》和京剧《风雨同仁堂》相继被搬上舞台,并分别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以及京剧节金奖、北京市政府颁发的最高文学艺术奖。之后,每部剧目的舞台演出都超过百场,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2000年7月3日,凤凰卫视中文台作为张学良先生百岁诞辰的贺礼,连续5天播出特别节目《世纪行过——张学良传》。《松花江上》作为电视片的主题曲,再次回响在海峡两岸。主撰稿人郭冠英谈制作过程时说:“访问的最后一天,我叫太太带着子女,送了大盆花到张家,儿女在他身边唱《松花江上》,  相似文献   

5.
一个仲夏的周末,笔者在北京东城区校尉胡同中央美术学院宿舍,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素描《周总理像》作者伍必端。 伍必端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15岁时就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木刻作品《血的仇恨》,曾引起哄动。他还创作过《列宁与中国志愿战士》、《鲁迅先生像》等版画精品,获得过中国版画艺术最高奖——鲁迅奖。几十年来,多次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举办过画展。 76岁高龄的伍老声情并茂地向笔者  相似文献   

6.
丁毅 《党史文汇》2007,(6):43-44
一 陈安吉先生在2003年第6期《南京社会科学》发表的《从传抄稿到发表稿——谈毛泽东(词六首)版本的形成》一文中提到:“老一辈革命家曾德林在1958年的一篇文章中,引录过毛泽东1929年的一首《渔家傲》:‘英勇红军凭肉搏,红旗翻处白旗没。地动天摇风雨跃,雷霆落,今日渠魁应活捉!’”  相似文献   

7.
和《大公报》的关系,在我的父亲刘克林文革遇难后,十几年,是音讯隔绝了。 父亲1945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在回老家湖南新化的路上,巧遇王芸生先生。因为芸老在我父亲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他在燕大是学生自治会主席,又是学新闻的。芸老问及我父亲毕业后的去向,说,去报社吧! 我父亲回来后,遂进入《大公报》。在报社的几十年里,主持过要闻版,评论版,最  相似文献   

8.
王群星 《党建》2021,(6):46-48
"政府不修王府井大街,不修西单牌楼,可先给咱们修沟,这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 这是话剧《龙须沟》里的一句经典台词,道出了当时住在龙须沟的北京人的心声. 作家老舍笔下的龙须沟位于天坛北门附近.新中国成立前,龙须沟因河道堵塞,活水变死水,慢慢变质,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一年到头臭气熏天,每逢汛期下雨,污水倒灌进屋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7,(4)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这套作品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李焕之先生通过乐曲向大家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  相似文献   

10.
林可 《红岩春秋》2009,(3):89-90
重庆地下党斗争史是我党历史长河中一朵晶莹的浪花。在建国六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重庆市传奇作家况浩文先生继《一双绣花鞋》后,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又创作出一部真实再现重庆地下党斗争的长篇小说——《风荷》。  相似文献   

11.
谢昌余 《党史博采》2009,(11):42-43
<正>关于江青在批判电影《武训传》中的作用,袁鹰先生在其撰写的《〈武训传〉讨论——建国后第一场大批判》一文中,使用夏衍的说法:"《武训传》事件之所以会惊动党中央和毛泽东,这和江青的插手有关。"这使人觉得:批判电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16,(8)
正由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主编的《燕山新话——〈前线〉杂文集(1995-2015年)》、《画里画外——〈前线〉漫画集(1995-2015年)》,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上述两书是前线杂志社为纪念《前线》杂志恢复刊名20周年,从1995年至2015年《前线》杂志刊发的杂文和漫画中,精选100篇杂  相似文献   

13.
《张静如文集》于2006年12月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共4卷,收录了张静如先生从1959年到2005年期间发表的文章、讲话共199篇,合计138万字.《文集》一面世,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007年4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主持的《张静如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张静如先生学术界的朋友、学生及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共6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参与者纷纷发表自己对于张静如及其《文集》的看法和评论.以下是各位发言者发言的大致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2013,(11):75-75
当学生,当先生,当战争领导者(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二日)(毛泽东)如何做一个好的领导者——读毛泽东《当学生,当先生,当战争领导者》(张素华)《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七:八大之后毛泽东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考(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国际传播与国际评价研究(周兵)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逄先知)毛泽东的战略思维(金冲及)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6月,张静如先生在《北京党史》第3期上,公布了《李大钊致吴弱男》的信函。该信函是新近发现的李大钊的一篇佚文。现在我们所见信函为"县里搞文物工作的人于2010年12月10日参加拍卖会拿回来的影印件,据说拍卖过百万"。其内容主要是向吴弱男介绍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所著《早期教育与天才》,目的是"我甚望吾友(吴弱男——笔者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一批高一涵先生的遗墨出现在南京的民间收藏界,其中包括三部手稿:《马克思唯物史观公式集解——附唯物辩证法诸家解释》《中国言官制度沿革史》以及3卷《金城集》未刊稿。经过一番辗转周折,前两部手稿为北京一收藏家购得,后一部手稿则为上海一收藏家购得。承上海收藏家的好意,  相似文献   

17.
禾佳  谭丁  高斌 《前线》2010,(9):60-62
<正>2010年9月24日是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今年也是他的著作《雷雨》问世76周年。1933年《雷雨》剧本完稿于清华园时,曹禺先生年仅23岁。1934年,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先生以诗人与历史学家著称于世。但是,他对社会改造的理论问题,对马列主义,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我们从他研读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一、差点翻译了《资本论》1924年11月,在国外留学的郭沫若由日本的福冈携妻儿回国。抵达上海后不久,一个名为“学艺社”的组织,打算办一所私立大学——学艺大学。郭沫若被指派为筹备委员,并被预定为学校未来的教授。当时离学校的开办还有相当一段时  相似文献   

19.
《红旗文稿》2013,(3):36
《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年、2010年、2011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2009》、《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2010》和《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2011》连续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2012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红旗文稿》2013,(7):23
《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年、2010年、2011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2009》、《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2010》和《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2011》连续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2012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