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佚名 《现代领导》2014,(6):44-45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粟裕虽然上了“黑名单”,但这位开国大将却没有受到冲击。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这是他的机智沉着。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是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又是如何相处的?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利。到了“文革”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相似文献   

2.
时晓霞 《中国保安》2014,(11):52-53
他平凡而普通,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当好一颗“螺丝钉”;他有点“不求上进”,一个月只能赚千余元;他有点“不知进退”,还有股傻劲和钻劲,工作四年从未请过假。而经常与他相处的学生和老师们却认为,他是崇高的“最善良保安大叔”,教会他们如何在平谈的人生中“淡定”,如何在浮躁的社会中“以诚待人”。他就是江西省南昌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驻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保安员徐建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无数次在网上热赞、感谢他,称他是校园“最善良保安大叔”。  相似文献   

3.
“修己为民”、“以人为本”是陈青洲十分崇尚的东方文化理念。在他看来,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荣誉。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陈青洲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说:“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只要做有心人,只要认真,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做好为人民服务这件事。”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他领衔或者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上中旬,上海电视台不吝黄金时间,在不同频道播出一部专题片。屏幕上一老者攥着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说其中有他自己,有茅盾,有夏衍,有陶行知,还有其他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借此证明,他章某在海外如何反帝,归国后如何爱国,如何跻身于中国新文化阵营,底牌十分之雄厚。随后,情节骤然一转,说的是其人在解放后如何被人“斗了30年”,并且妻离子散,孤苦零仃。把观众的情绪煽起来后,这部专题片让上门求嫁的女性表达同情和尊敬,并令其中一位作出“宁愿跟这位文化人过上一两年,也不愿跟那些凡夫俗子过一辈子”的…  相似文献   

5.
我曾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6.
岸文 《台声》2007,(1):118-120
陈明忠先生是“二·二八事件”亲历者,他眼中的“二·二八事件”是怎样的呢?他又是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呢?在台北,笔者有幸聆听了他的的回忆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身分感     
所谓身分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即“我是谁”。人对自己都有个自我评价,这里既有中正的“自分”、“自若”、“自尊”、“自重”、“自知之明”,也有自我肥胖的“自负”、“自命”、“自视”、“自恃”、“自是”、“自诩”、“自夸”等等,还有失去自信的“自馁”,以及适当表现风度的“自谦”。人们从一个人的这些“自我流露”里,多少可窥见他之为人。比如一个支部书记,本来是党的基层工作者,他却处处以“官”自居,动辄发号施令,口口声声“这些老百姓”如何如何,你说他是怎么认知自己的呢? 身分感,也是对“他人如何称呼自己”的一种敏感。那位支书,人家叫他“老王”,他装听不见,呼他“支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1,(4):30-30
“民工荒”如何解决,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一个热议话题。但记者采访台籍人大代表何大欣,向他提起台资企业“民工荒”的问题时,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讲了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9.
辛华 《中国减灾》2010,(4):42-44
他是追逐阳光的全球性环保英雄,又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他是入选2007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唯一的企业家。他曾是中国最富有的人。由于从事环保产业,2007年他被《时代》称为“全球环保英雄”。他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首个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人。他就是施正荣。  相似文献   

10.
边城 《人权》2004,(3):25-27
一位研究生毕业后,放弃自己心爱的太阳物理专业,从北京远赴河南,创办“艾滋孤儿”学校。一些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如何运作一所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校?”甚至还有人对他表示怀疑,“他自己都还不能养活,又拿什么去救助那些‘艾滋孤儿’呢?”  相似文献   

11.
黄泽夫 《政策》2009,(7):32-35
近段时期,黎锦林作为一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返乡当“村官”,引起各大媒体高度关注。建党88周年前夕,他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黎锦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返乡当“村官”,他是如何做“村官”的?近日,我们前往通城县近距离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12.
潘岳 《现代领导》2005,(7):38-38
糊涂法则很像武术中的醉拳,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半醉半醒之间,使对手永远无机可乘。糊涂法则一方面具有睁一眼闭一眼的含义,另一方面则有“姑且饶他一次,看他下次如何”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面对苹果,横着切──青年企业家江虹纪事郑和仁现年32岁的江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爱“横切苹果”的人……“横切”效应之一:亏损企业也有优势江虹是1994年3月就任江西玉山轻化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的。刚上任,他就面对着一个硕大的“苹果”:如何看待亏损的国...  相似文献   

14.
曾听说过古代一则轶事:“病人上门,医生道歉”。为什么有病人上门求医,这位医生还要鞠躬道歉呢?原来这位中医认为,中医的根本思想是“不使人生病”,认为人原本是能够健康生存的。据此,他才产生“病人上门,医生道歉”的想法。因为自己指导不够,才使人们得病,这是医生的责任,当然要道歉。且不说这位中医的境界如何,如果医生发现病人有什么病症,不仅要“治病”,还要开出“今后怎样做才能少生病或者不生病”的方子。可见,医生如果教给人们如何健康地生活,将会使多少人“不生病”、“少生病”或者“带病长寿”。  相似文献   

15.
辛华 《中国减灾》2010,(7):42-44
他是追逐阳光的全球性环保英雄,又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他是入选2007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唯一的企业家。他曾是中国最富有的人。由于从事环保产业,2007年他被《时代》称为“全球环保英雄”。他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首个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人。他就是施正荣。  相似文献   

16.
一个初中都未毕业的农民,竟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频设连环套,竟骗了大学生、工程师……。他经常开着白色本田车四处招摇,并给自己戴上“反贪局干部”、“准派出所所长”、“市政管理员”等“高帽”,为了赢得被骗者的信任,他还吹破牛皮,将一些重要的市领导说成自己的亲戚和哥们。凭着他的“变脸”妖术,在不到两年内竟然敛财近30万元。那么他是如何施展骗术的?  相似文献   

17.
红线     
云南巍山有一条要钱不要命的路。在这条路上,“沈老板”算得上一个人物,他年轻潇洒,做“生意”规矩,是大小毒贩的财神爷。盛夏的一天,“沈老板”如约到城郊一片包谷地里看货。出了县城,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高过人头的包谷地四周无人,“沈老板”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裹紧了花毛呢短大衣。人生地不熟的,钻进去不知是吉是凶;不钻进去,货主信不过你,这笔生意如何成交?他犹豫片刻,还是抬脚踏进了包谷地。细雨如雾笼罩着静悄悄的包谷林,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一步步小心往深处走去,忽然听见背后一声喊:“沈老板!”“沈老板”…  相似文献   

18.
当孟高尔菲兄弟升起了第一个热气球时,这件事传到了巴黎国王的耳中,他马上看到了其军事潜力。因此,他召来他的最高科学长官M.Charles,命令他制造出一个这种气球,这位重要的科学家绞尽脑汁:“他们如何能升起这个装置呢?”不久,他突然跳起来用法语叫道:“我知道了!”“他们一定是使用了这种新的被称作氢的气体,它比空气要轻!”他断言,因此,他开始发明氢气球。  相似文献   

19.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1):10-13
“城”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首先是要有城墙,城墙外还有护城河;城内,则是青石板铺出的长街,古藤老树,小桥流水和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记忆虽有,城却无踪。而耿彦波在当下的大同,却投入巨资改造出了一座古城。2013年春节期间。大同市长耿彦波的离任引发了市民签名、游行活动,耿彦波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人物。耿彦波是个什么人,他是如何来到大同的,又在大同做了什么?市民为何多次签名挽留他?关于他有哪些争议?他的“造城”活动,能引发哪些思考?本期“封面话题”给您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20.
余昂 《中国保安》2012,(13):37-39
“有老吴在,招工留人不再是难题。” “他让领导放心,让客户安心。” “家有一‘老’,如获一宝”…… 这些是历任上司对吴国庆的评价。大家尊称吴国庆为“老吴”并不是因为他年老,而是因为他资历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