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我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使粮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我省粮食生产仍不过关,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不稳定,年际间丰歉不均,波动频繁,地区间发展木平衡,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不相吻合,粮食供需总量、结构失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实现我省粮食的中长期供需平衡,本文拟从我省粮食生产与消费发展变化情况出发,对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我省粮食供需现状评析(一)我省粮食供给现状我省粮食供给主要依靠本省粮食生产,本省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
韩俊 《新长征》2008,(4):33-33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必须加强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确保粮食继续稳定增产,确保主要依靠增加国内生产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期看点     
《实践》2015,(12)
<正>内蒙古粮食生产12连丰11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情数据出炉,今年我区粮食产量预计达到550亿斤以上,实现粮食生产12连丰。据专家分析,今年我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有三大因素: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三是政府组织得力,抗灾减灾成效显著。在旱情发生期  相似文献   

4.
陈庆山 《奋斗》2023,(5):34-36
<正>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更进一步落实了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治责任。2023年1月30日,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做好“三农”工作,为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坚持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为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5.
经贸信息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将进行重大改革国内贸易部总经济师丁俊发指出,今年粮食流通体制将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方向概括起来就是“四分开,一并轨”。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政企分开。粮食企业将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加市场竞争。国家和地方的储备粮委托基层粮站收购,付给收购费用。政府将主要负责粮食的供需平衡政策制定、粮价管理和市场调控。二是储备与经营分开。储备费用由政府负责,经营部分自负盈亏,继续推进两线运行。三是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开。储备分为国家储备与地方储备。国家储备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2904年里,南川市农业局抓住中央重视“三农”、发展粮食生产的大好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以科技带动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创两个“历史新高”全市农业实现“三增”,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积极创先争优,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2004年粮食生产重点县、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1,(10):19-19
97.湖南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 湖南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二是节能减排;三是保持湖南的青山绿水,提高森林覆盖率;四是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守住四条底线,是湖南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各项工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新型粮食生产主体是实现粮食规模生产的有效载体,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四川新津新型粮食生产主体成长为实证分析蓝本,立足于"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角度,归纳出产权制度改革、价格支持政策、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机械化是新型粮食生产主体成长的主要动力;梳理出新型粮食生产主体成长的共性问题;最后,从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球疫情蔓延下的粮食安全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新冠疫情影响,先后有越南、俄罗斯、柬埔寨等国家紧急宣布实施粮食出口限制,不排除后续还会有更多国家跟进。综合判断分析,这些国家实施粮食出口限制,当下不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但我们也要重新审视我国保障粮食面临的问题,即粮食面积"三连降"、种粮收益持续下降、气候病虫害威胁大、长效机制不健全和供应链尚待巩固,这些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与防范。为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议"六稳"之前先"稳农业",把粮食区域保障上升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千方百计实现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的战略目标,构筑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粮食流通供应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0.
郑励志 《唯实》2005,(4):14-14
粮食安令包括数量、质量年和品种三个方面.为此.必须大力推进粮业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道路.实现粮食经济可持续发展。1.优化粮食的区域布局。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要十分注意尊重科学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根据江苏各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产品各具特色,避免低水平重复。  相似文献   

11.
黄俊毅 《求是》2012,(20):64
最近几年,国际粮价持续上涨,中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了吃饭问题,实现了粮价基本平稳,对稳定世界粮食市场做出了贡献。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连年增产是后盾。我国粮食从2004年以来,连续8年增产,年均增产350亿斤。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迈上1.1万亿斤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产1万亿斤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连年增产,保障了粮食供求平衡。二是国家储备是利器。目前,我国粮食库  相似文献   

12.
宁杭 《唯实》2005,(7):31-34
要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解决粮食安全的方针,推进“生产、流通、消费”三者联动,实现粮食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娄烦县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推动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的进程。一是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体制,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果;二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正确处理好农、林、牧、工四者关系,打好生态、畜牧两大优势牌,把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三是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四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五是以小城镇建设为亮点,深化改革,加快隆起非农产业群,不断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继2001年浙江等8省市主销区实现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之后,2004年6月我国又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这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于推动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产生了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现粮食经营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后,还要不要粮食流通主渠道?粮食经营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与粮食流通主渠道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我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明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属于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仍然需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粮食…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08,(4)
省委、省政府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要把粮食生产与淮河治理统筹起来加以考虑,建立完善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推进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建设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以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为基础,以实施治淮新三项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淮河治理,尽快让"水窝子"变成大粮仓。  相似文献   

16.
我市粮食系统改革是从1998年开始,通过积极探索国有制的各种有效实现形式,达到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改革难处是人员”,富余职工安置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是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志。一要政府主导与支持;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要通力配合;四要职工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8,(6):8-8
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覆行的政冶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绷紧农业和粮食生产这根弦,始终做到以“三农”  相似文献   

18.
依靠科技进步,贵州实现了农村粮食基本自给,推动了特色优势产业快速成长,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贵州省喀斯特岩溶地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土地零散、贫瘠、破碎,耕种条件差,不利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通过不断稳定粮食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促进粮食平衡增产;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的力度;大力实施好国家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等基本建设项目;加大中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19.
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是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到本世纪末,要基本满足我国人口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的要求,我国粮食总产量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在今后  相似文献   

20.
正最是一年春好处。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省农业在马年春天必将有所作为。我们要紧紧抓住"两大平原"现代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下简称"两大平原"规划)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和最大政策红利,利用先试先行的优势,发挥好我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粮食主产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