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艳  卢芸艺 《台声》2023,(6):70-71
<正>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就两岸破冰重启交流、如何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如何更好帮助台胞融入祖国大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郑平表示,疫情后的两岸双向交流已经到来,相信符合两岸民意的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常态化很快会实现,这样的“双向奔赴”值得期待。他也表示,期待有更多的台胞台商台青来大陆发展,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尤其是希望台青们能到大陆的农村走走看看,亲身感受大陆农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优势找到契合点,在大陆乡村振兴中寻找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现年86岁的台胞华松年教授出巨资建立“华松年助学资优基金会”,不久前在家乡安庆正式成立。这充分表达了这位老台胞的拳拳爱国心,眷眷乡梓情。人们交口称赞华松年教授这一不同凡响的义举!台胞华松年教授,桐城陶冲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到台湾,曾参与撰写“接收台湾报告”。后从事致力粮食增产、策划工商建设等工作,为战后台湾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华教授长期身居台湾,心系祖国大陆。1986年4月,他假借赴美探亲女儿之名,抵日本东京后旋即飞抵大陆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湖…  相似文献   

3.
赵辉 《台声》2007,(4):31-36
我代表了居住在大陆的广大台胞乡亲们行使公民参政的权利 出生在台湾嘉义的蔡世彦,两岁时随母亲来到祖国大陆。担任过三届人大代表的他每年“两会”召开的半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一些资料,以便更好地行使作为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职权,他笑称这是小学生做功课。  相似文献   

4.
编读问答     
问:台湾居民来大陆应该如何办理台胞证,有效期是多久,如遗失应该怎样处理? 答:第一次前往大陆的台胞,应先到设在香港的中国旅行社,即“港中旅”,提出要来大陆的申请,之后即可办理“台胞证”。该证件属于临时性证件,适用于台胞来祖国大陆观光、探亲、短期商务考查等事宜。可以说,台胞在取得该证件后,就取得了来往大陆的合法资格。台胞证有效期为三个月。  相似文献   

5.
台联以联系海内外台胞、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紧密团结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广泛联络岛内、海外的台湾同胞,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成为一个温馨、友爱的台胞之家。1987年,当台湾当局取消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访问的禁令不久,台湾某杂志负责人李先生远道来到吉林市看他的2位外甥女和7位外甥女(他把她们昵称七仙女)。他首次踏上祖国大地,隔不断的亲情和对大陆惊奇的感受,使他返台后写成了4万字的“探亲记”。之后,他又一次来大陆,并再次发表观感文章“再访吉林”。经过商量,当地台办、台联提供“吉林梅花鹿”、“吉林长白…  相似文献   

6.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7.
李哲夫 《台声》2003,(1):8-9
转瞬间,我已经做了20年《台声》杂志的海外读者。20年来,《台声》杂志在海外发行经历了几次管道的调整,我总是幸运地能按期收到这份刊物。长期下来,我观察到《台声》从创刊、茁长到今天,它走过来的路程正反映祖国大陆过去20年来开放改革的轨迹:从相对拘谨到活泼解放,从片面政治化到多元民间化,从抽象“血浓于水”的民族意识到具体点评政策时局。回溯在大陆的老前辈台胞转折两岸间的爱国主义光荣的历史传记,并以新闻报道传播全国台联的多样活动,祖国大陆经建的日新月异,台胞在大陆的投资建厂,祖国河山的壮丽和两岸各界的文…  相似文献   

8.
曹芃 《台声》2004,(8):18-21
我把心留在了祖国——福建分营姜瑞恩 来自日本的台胞姜瑞恩正在北京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祖国大陆。第一次来大陆的时候我对中国的经济完全不了解。但是,我的确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圳,我看到一些高楼大厦。当时我完全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建筑。这次是为了参加海外台胞青年夏令营和提高中文水平而回国,感觉祖国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9.
台湾是我们生活在祖国大陆3万多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愿望始终京绕在我们心中。斗转星移,盼望统一的心情愈加迫切。中国共产党和祖国政府始终关怀广大台湾同胞。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明确宣告对大陆台胞实行“一视同仁,优先照顾”的基本政策。在党中央的直接关心下,1981年底,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成立了自己的全国性群众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除西藏以外祖国大陆的各省、市、自治区也先后成立了地方台联。台联会成立以来,积极为台胞平反冤假错案,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先后多次组织老台胞赴福建等地寻…  相似文献   

10.
娃哈哈  朱建华 《台声》2002,(9):40-41
首先,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叫娃哈哈。我是来自日本的台胞,正在北京提高我的普通话水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祖国大陆。第一次来大陆的时候,是在广东政府招待日本神户的“中华同文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广东的暨南大学免费居住两个星期,当时我是初三的学生,那时候我对中国的经济完全不了解。但是,我的确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圳,我看到一些高楼大厦。当时我完全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建筑。这次是为了参加海外台胞青年夏令营和提高中文水平而回国。所以我直接从日本大阪飞往厦门与32个海外台胞见面。厦门是…  相似文献   

11.
10万株常春藤贺澳门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7日,台胞胡小川向北京市迎澳门回归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捐赠1万盆共10万株常春藤,表达他对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胡小川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说,作为一名回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胞,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的梦想就是见到一个富强繁荣、爱好和平、大陆和台湾一统的中国,为此目标,我愿意和同胞们共同奋斗,追求全国疆域的完整。胡小川先生曾是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教授。自10年前来北京投资后,他陆续自欧美各地引进、驯化了多种适应北京的冬青植物。这次捐赠的“京8号”常春藤,不仅外形美丽,而且能耐零下2…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23,(7):56-57
<正>在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台胞(台企)服务专窗,时常可以看到一位穿着笔挺西装、说着流利闽南语的年轻人,热情地为前来咨询的台胞解答疑惑、办理业务。他叫李京机,是一位“90后”台青。自2016年被台湾母公司外派到福州工作,李京机从此开启了“登陆缘”。“外派两年时间,我结识到很多位大陆的朋友和在福州工作的台湾小伙伴,我发现自己很想继续留在这里生活。”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5)
<正>7月5日星期三阴雨今天上午,我和营员们一起聆听了一场台胞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的讲座。主讲人是早期到大陆就业创业的台胞青年郑博宇,现为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品牌运营部高级经理兼台湾事务负责人。他表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决定到大陆发展,在工作中,他结交到各地的朋友,从而融入到大陆中,也不断增加了对大陆  相似文献   

14.
台青话两会     
《台声》2023,(6):110-112
<正>连日来,备受瞩目的两会引起在大陆求学、就业、创业、发展的台湾青年高度关注。台青们纷纷表示,两会切实反映了经济、民生等大众关注的内容,他们对此深有感触,对未来两岸的融合发展也充满信心。王正:岛内青年应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体会到祖国大陆的良苦用心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的信号是,只要有1%和平统一的可能,祖国大陆就会尽100%的努力,并持续推进惠台措施,关注台胞民生福祉。岛内青年应深刻体会祖国大陆的良苦用心,坚定反“独”促统的理念,自觉同“台独”分裂分子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5.
林波 《台声》2023,(5):76-77
<正>2022年宁波市海曙区推行27℃政府服务,力求简化办事流程、更有温度地服务在宁波的台胞。台商何高升在体验后表示,“27℃的政府服务是具有亲和力的温度,在宁波感受到了办事的便捷和服务的暖心。”事实上,现任浙江省宁波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的何高升,自2002年“登陆”创业以来,见证了当地的快速变化,以及政府服务的转型过程。“之前我办大陆的医保卡,服务态度亲切,从坐下到办好,我就没有离开过这张椅子。”何高升表示,他深刻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大伯自1947年到台湾一直未婚。现在他年事已高,又孤身一人,很想回大陆与我们同住,不知国家政策是怎样规定的,需要办理那些手续? 成都市洗面桥街 吴贤明 祖国政府允许台湾同胞到大陆定居,但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 属于下列情形的台胞可以申请回祖国大陆定居:在台孤身一人,无人赡养,大陆拟定居地有父母、配偶(须结婚3年以上)、子女等直系亲属的台胞;亲属有赡养能力并保证赡养,本人的生活费用及住房能够自理的台胞及未成年子女;在大陆投资经济效益好或投资金额巨大的台胞投资者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国家急需的科技、…  相似文献   

17.
王丰 《台声》2005,(8):48-51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遥远的距离”——政治大学王乃雯 在千人台胞青年夏令营的开幕式上,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王乃雯作为营员代表发言。台下记者采访到这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她说,这己不是她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了,但每一次来,都会为祖国的地大物博、人文荟萃所感动,大陆的人们也备添亲切感。  相似文献   

18.
两岸还没“三通”,医疗体制也没有衔接,这让在祖国大陆患病、受伤的台胞不得不忍受诸多不便。如今,厦门长庚医院移植了台湾的医疗服务模式。台胞患者到了长庚,就像回到台湾就医一样。  相似文献   

19.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遥远的距离”——政治大学王乃雯在千人台胞青年夏令营的开幕式上,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王乃雯作为营员代表发言。台下记者采访到这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她说,这已不是她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了,但每一次来,都会为祖国的地大物博、人文荟萃所感动,大陆的人们也备添亲切感。王乃雯说,这次千人夏令营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台胞青年了解大陆的途径,虽  相似文献   

20.
李欣 《台声》2023,(3):64-65
<正>近年不少台湾专业人士来到大陆,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在大陆找到了自身发展的舞台,加入到实现两岸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根据相关单位统计,台湾教师在大陆高校任教的人数逐年上升。在山东的台胞邱建铭,是其中之一。用陶瓷和琉璃的碎片,按照马赛克的拼接方式,制造出淄博传统馈赠礼品“鱼盘”造型,这是台胞邱建铭任教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后创造的独特艺术形式。来大陆,对邱建铭而言能在专业领域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