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需要政策与法律的协调并用;疫情防控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多种法律制度的综合调整,其中经济法的作用尤为重要。运用经济法的“两个失灵”理论、风险理论、信息理论和价值理论,有助于解析疫情的成因及其预防,明晰疫情防控的必要性、重要路径和价值引领,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应对;疫情防控需要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大量运用,应将重要的发展理念和法治理念贯穿其中,从而形成“依法治疫”的制度体系。基于“以人为本”的“依法治疫”,有助于防止疫情的暴发和扩散,减少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及其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害,从而能够在保障公众生命健康的前提下,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法治理念下的律师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哈罗德.伯尔曼)没有法律文化支持的法治,形同沙滩楼阁。没有律师文化的律师事业,形同无本之木。从“依法制国”到“依法治国”,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程。而“依法治国”必然要以“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为根本,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律师更应该适应法治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建造起律师文化的基柱,以共同支撑法治中国之大业。律师应该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法律文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律师文化是律师事业发展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韦群林 《法治研究》2006,(11):28-31
作为代表权利并充分表达权利、有效制衡权力的“社会法律监督者”,律师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取代、无与伦比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律师通过发挥其作为社会生活的“先知者”与“润滑剂”、经济建设的“促进者”、依法行政的“加强者”和法治建设的“完善者”等几个方面的作用,实现其“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职业使命。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他始终将法治理念其穿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公益事业在他同律所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作为一名律所主任,他将“同心文化”确立为律所发展的目标,组建起一支以青年律师为主体的“生力军”……他就是全国优秀律师、北京法政安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云雷。  相似文献   

5.
律师的崇高价值在于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正义。在现代法律框架结构里,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一道,构成了法治社会实现法律正义的“三驾马车”。尤其在刑事司法之中,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广度、深度、自由度与安全度均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6.
律师的作用,不单单在于为其当事人就特定案件提供法律服务,而在于通过运用其法律知识,能促进社会的普遍正义。《律师法》的第1条、第2条明确指出。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应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4条第2款也指出:“律师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可见,律师应是正义、法治、公德的侍者.而不能因为金钱等原因而蜕变为当事人的“服务生”。  相似文献   

7.
律师是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律师职业的出现,不仅是基于社会生活对其专业技能的需要,更是国家政治建构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把律师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律师业的发展状况往往被当作国家民主与法治总体水准的一种标志。自我国建立律师制度以来短短几十年间,我国律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最终都可转化为法律问题,并随时间逐渐降温”(托克维尔语)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对民主法治的追求,没有对公平正义的尊崇,就不可能有律师职业的出现;离开了律师这一职业,民主法治的实现和公平正义的维护就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建立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律师队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律师法律服务的领域,也就是律师的业务范围,是指律师作为一种职业所能从事工作的广度。律师法律服务的领域与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与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程度、与律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律师的认同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律师业中律师的服务领域一般比较狭窄,主要是担任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此次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决定,是人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动回应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法治需求的积极作为,不但为依法战“疫”提供立法支撑,也为政府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应急、及时、有效的法治支撑。  相似文献   

10.
所谓律师主义,也就是律师职业指导原则。在转型期的中国,律师是一个新崛起的实力团体,是一个富有的知识分子群体。律师是一个商人,在市场经济中,以法律服务换取报酬;律师行有余力,则还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传播法律,或是一个学者,发展法律;或者是一个政治理想家,参政议政。在未定型的中国,人治与法治错综交杂,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律师,实质地位是商人和法律技术工具,但显然,作为知识分子的律师,作为掌握法律武器的律师,作为富有自在的律师,不会满足这个卑微的地位,而会进一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即成为独立的法律人,大者治国、小者维权,也正是律师的这种不懈追求,促进了法治。窃以为,转型期的中国律师应该秉承三种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23,(2):45-47
<正>自1995年成立以来,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始终坚持“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的办所宗旨,“敬业勤勉、诚实信用、优质高效”的工作准则,持续用高水平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的职责与使命。近年来,律师事务所获得“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示范点”“江苏省律师行业文明单位”等数十项荣誉。  相似文献   

12.
律师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乃是一国法治实现程度的标尺之一。作为法律的掌握者,律师具有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条件。对一个国家的管理者来说,律师阶层的角色是重要并极富开拓性的,其作用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参与立法,促进法律进步;进入国家政权机关任职;影响公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联系公众与政府,及时反映社会利益诉求等方面。律师是促进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应当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律师与法治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法治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法治国家也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与规范。本文试就律师与法治的关系,以及法治国家对律师素质的要求方面,略作阐述。一、律师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或经不同思想家、学者进行解释有不同的含义。亚里士多德从法治优于人治的角度,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  相似文献   

14.
<正>青岛市律师行业通过搭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平台,律师走进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开设“律师讲堂”,建设“法治驿站”等学生参与度高、思想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自觉涵养法治精神,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觉行动,构筑起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防控”的战略部署,并强调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依法防控”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坚持“依法防控”,应从国家、社会、公众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将顶层设计与法治实践完美结合,切实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相似文献   

16.
律师应当敢于监督法律的正确实施,敢于揭示不良现象,在不良现象面前不应保持缄默。本文仅仅体规律师对社会的责任心和正义感……──作者法律是神圣的,而人民法院最应当以自身的行为去体现和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我国正进入法治国家的行列,人民法院的每一举动都牵动着法治秩序的每一根神经、每一条脉络。如果人民法院不能依法办事,不能模范守法,那必将严重妨碍我国的法治秩序,必将产生司法腐败;而司法腐败是法治秩序中的一颗毒瘤,是社会生活中最严重的腐败!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任何一项涉及公众性的收费都必须由法律、法规或规…  相似文献   

17.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的素质越高,为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质量越高,愈能促进法治的发展。《律师法》对律师提出了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要求。一、业务素质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水平建立在过硬的业务素质上。律师业务素质主要体现在对法律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师作为法律工作者,执行律师业务,除了需要自身良好的素质外,还需要良好的执业环境。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法治建设,律师的执业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律师执业的客观需要相比,现实中的律师执业环境还有较大差距,律师“执业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某些方面近些年来甚至出现了愈加“恶化”的状况。不良的环境,给律师的执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常此下去,必将严重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律师事业的发展。律师的不良执业环境及其危害表现在立法环境、司法执法环境、法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社会从常态转入应急状态情况下给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均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检验法治状态和推进法治发展的难得机遇。基于此,必须坚决贯彻法治思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公权力的任何决策和行为必须符合合法性要求,并从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等五个方面给予审查。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对现行法律制度进行审视、完善以推进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20.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全面提高依法防控战斗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