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朋 《理论探讨》2022,(2):75-82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干部群体是一个重要的能动因素。干部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职务更替,换届就是地方政治系统人员更替的重要机制。从深层次看,换届映射出任期制的深层逻辑。它之所以被需要,主要源于权力需要接受监督制约的基本逻辑和领导生命周期规律的内在规制。样本数据分析表明,能否在换届中脱颖而出并不完全是一个主观性问题,而是一个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其中,年龄、性别、岗位阅历、政绩呈现、组织关注度等是主要影响因素。要将这些影响因素转变为现实推动力,需要从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注重实践历练、调优配套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建立并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旨在缓解干部晋升通道狭窄的困境,是优化干部管理的重要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发展进入实质性探索和不断成熟的阶段。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双车道”的制度设计和“单行道”的运行实际,责任和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倒挂”,职级晋升出现“中梗阻”,并行制度实施中存在区域差异、层级差异和群体差异。更好地发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效能,必须多措并举:通过控制兼任比例、严格兼任条件等多种方式防止“双车道”变回“单行道”,同时探索更符合权责相匹配的制度,减少责任和利益“倒挂”情况;探索混合采用自然晋升和选拨晋升的职级晋升模式,执行时综合按照职级水平和机构本身规格来确定具体模式,减少职级晋升的“中梗阻”;多措并举,减少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区域差异、层级差异和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干部职务正常晋升机制,是指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前提下,实现干部职务正常晋升的各项制度相互作用、运转科学、管用有效的流程和方式。但从目前情况看,干部职务正常晋升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干部职务晋升的非正常机制却在或明或暗地发挥作用,致使跑官、要官、买官之风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一些政治素质差、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利用种种不正当手段顺利达到晋升目的,而那些政治素质好、勤政为民、不事张扬的  相似文献   

4.
锦标赛体制、晋升博弈与地方剧场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潭  刘兴云 《公共管理学报》2011,8(2):21-33,125
政治锦标赛体制是中国政府官员的一种压力性激励范式与不容选择的政治生态。行政发包并进行量化考核、绩效排名与择优提拔,是政治锦标赛体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实地调查表明,基层政府官员晋升往往是前台与台后多重原因作用的结果。派系关系、政治背景、社会网络等后台因素往往能左右基层干部的晋升。文章以一个县级市的乡镇干部为观察对象,检验了官员激励分析范式———锦标赛体制在基层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中的解释力,重点对地方官员晋升博弈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描述类型学,认为推选博弈、排名博弈与借势博弈是地方官员晋升博弈的三种基本类型。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个地方官员晋升决定因素的剧场分析模型,并指出,在政治锦标赛体制下,民主集中制在未来地方官员的选拔、任用中的积极作用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内部职务晋升具有重要激励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行政机关内部职务晋升制度具有两大显著功能:一是选拔了一批优秀干部,使得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领导干部后继有人;二是激励了一大批渴望工作有成就、充满责任感、职业图发展的年青国家公务员更加努力工作,造就一支未来能获得晋升机会的强大的后备军队伍。  相似文献   

6.
王伟光 《学理论》2008,(19):46-47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地方的个别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尚不到位,甚至有些偏差。引导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从五个高度正确认识、科学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话虽朴素,却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8.
一、公安机关“一岗双责”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公安部制定的《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制。何谓“一岗双责”,“一岗”是指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  相似文献   

9.
建立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是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的一个重要举措。2002年6月,省、市委组织部把我县确定为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县。我们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选定县国土资源局为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0.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变质。权力的滥用与权力的膨胀是产生腐败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权力与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观点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点;三是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就是权力死亡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不仅代表一种职务,也意味着一种责任。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利用人民赋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也已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的职务任期制。湖南省会同县作为省、市委确定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试点县,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现就建立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谈些粗浅的认识。一、实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的现实意义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是指对领导干部在不同地方或单位的同一职级任职时间作出期限要求,超过期限,予以调整交流,同时围绕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建立责任制,加强任期内考核的领导干部管…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今后成人教育的重点是开展岗位职务培训。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标志着我国成人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党校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党校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合格的党政领导人才,现在看,应当把对领导干部的岗位职务培训提到党校教育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正在分批换届选举,与此同时,一种不和谐声音也悄然滋生,那就是呈蔓延趋势的“挑官”现象。所谓“挑官”就是被调整交流的领导干部在单位、职务、岗位等方面向组织讨价还价,挑肥拣瘦,不愿到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工作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如不能遂愿就不服从组织决定,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选派调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竞争上岗是对荐举委任制晋升方式的辩证否定。竞争上岗属于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才能持续完善的机制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不断完善竞争上岗自身。而切实制约“一把手”或“少数人”的用人权,拓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发展空间,还要依赖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的核心是合理配置用人权。体制创新的基本内容是将职务晋升中的提名权、考察权、决定权相互分开与协调。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特殊背景下,如何以高校领导干部的领导魅力,作为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是高等学校提升管理效益,实现“一流大学”和“特色院校”建设目标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似文献   

16.
坚持言行一致,是党中央对“三讲”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建设一支合格的领导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能否坚持言行一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领导干部言行不一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把解决领导干部言行不一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22,(1):100-110
组织培养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实践,也是中国选贤任能的标识性概念。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培养对象进行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培养对象获得仕途晋升的"中介变量"。培养式选拔是指优秀的年轻干部经过中国共产党早期挑选后,作为培养对象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文章通过访谈、数据爬取和案例收集,对组织培养进行过程考察,发现现有的培养方式包括核心部门历练、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借调使用、教育培训等。培养式选拔有助于培养对象将组织培养转化为晋升优势。培养对象晋升优势的产生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晋升速率快而占据年龄优势;多岗位历练而占据素质优势;领导关注而占据领导注意力分配优势;职业预期高而形成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优势;社会关注度大而形成社会监督优势。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9,(7):47-47
沈士光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职务活动是指在经过一定合法的任职程序后,根据职责需要在其职权范围内履行活动的总称。在一些地方,职务活动却存在着异化为劳务活动的倾向。所谓劳务活动是一种有偿性的职业活动。首先,它会扭曲组织内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少数动机不纯者,为谋取自己的私利.意图在职称晋升、职务提拔等方面占据“先机”,不惜利用集体的公共款项。拉近和领导的关系.“酬劳费”就成为“改善”上下级关系的“润滑剂”和纽带。  相似文献   

19.
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部分干部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日前在其休息室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其实,类似这样的举措现实中还有不少,这既说明了当前一些地方跑官要官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反映了各级党组织制止跑官要官现象的坚决态度。跑官要官之风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在这些地方干部职务方面的正常晋升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领导干部凭个人好恶、亲疏、恩怨、得失看人用人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正因为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人治”因素比较严重,制度和机制性因素作用难以发挥,才使极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天花板”干部,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指那些因为受干部选拔任用的年龄限制,职务再无晋升空间的干部。干部队伍中出现“天花板”干部现象,无疑有悖于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不利于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是对党的执政资源的极大浪费。“天花板”干部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