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开启了中国共青团光辉灿烂的百年征程.百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和青年群体的政治组织,共青团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用远大理想感召青年,用精神力量凝聚青年,谱写了团结、教育、凝聚青年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国家繁荣,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宏伟篇章.共青团百年奋斗历程是始终坚持党的宗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团结带领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历史;是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充分认识青年在社会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带领青年不断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是始终坚持竭诚服务青年,不断满足青年发展的需求,推动青年群体全面健康发展的历史.百年来,共青团在团结凝聚青年群体,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形成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青团的百年历史,是紧跟党走,以党的根本宗旨对青年群体实施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发挥青年在社会建设中的先锋作用,竭诚服务青年、代表青年利益、满足青年需求,促进青年全面健康发展的百年;回顾共青团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党的宗旨为宗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是共青团永不改变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青团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助手和后备军"是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定位和根本价值所在。共青团是党将青年有效组织起来,在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逻辑和共产主义运动逻辑的共同推动之下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共青团成为党领导中国青年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锋力量的组织基础。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面对着"新时代之问",共青团要强化战略思维,提高战略眼光,致力于提升青年一代综合素质这一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加深刻地筑牢共青团之魂,更加深厚地夯实共青团之本,更加深入地光大共青团之长。为庆祝建团100周年,本刊特邀请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领域的5位专家学者分别从革命时期的历程看共青团的初心与使命、共青团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国共青团的根本价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锋力量的组织基础——百年...  相似文献   

3.
《人民论坛》2022,(9):10-11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走过百年辉煌历程的中国共青团必将紧跟党的步伐、勇担青春使命,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未来。新时代青年工作要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发挥党始终重视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推动构建党的领导、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五位一体”实施路径,不断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田丰 《人民论坛》2022,(9):26-29
党的青年政策始终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不同历史阶段的青年政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从大革命时期的“到劳动阶级中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到延安去”,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及“到改革开放最前沿去”,党的青年政策实现了从个人引领到组织领导、从运动鼓励到制度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当前,我们党的青年政策更加鼓励“回到青年中去”,即重视与关爱青年的发展,努力为青年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让与时代同行的中国青年可以在新时代大有所为、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杨波  徐川 《群众》2022,(21):25-26
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关键在青年,关键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陈璐 《群众》2022,(3):53-54
<正>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成就振奋人心,百年经验弥足珍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将百年奋斗历史从客观进程维度升华为主观自觉意识,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做好新时代巡察工作的根本遵循。2022年1月11日,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军的政治定位是其区别于一般性群团组织的本质规定,也是理解党团关系的逻辑起点。新民主主义时期,为夺取革命胜利,党团结成了“生死与共”的革命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共青团是党巩固新生政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亲密助手;改革开放后,共青团成为党持续执政的牢固基础和重要支柱;进入新时代,共青团是带领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引导者。百年党团关系内在地包含了三重规定,即政治服从与组织独立高度统一、对党负责与对青年负责高度统一、保持先进性与增强群众性高度统一。继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双向建构中增强团的组织自主性,提升“党建带团建”工作站位,不断增强青年工作的时代性是推进新时代党团关系纵深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琦 《湖湘论坛》2023,(1):118-128
互联网“内卷”文化的传播经历兴起、流行、演变、泛化几个阶段,并在其泛化过程中对青年奋斗观造成困扰。具体表现为:对资本逻辑的追逐影响青年确立长远奋斗目标;对量化表征的片面追求影响青年寻找可持续的奋斗方法;对恶性竞争规则的服从使青年难以在奋斗中获得价值感;对长期收益和集体收益的忽视使青年难以认识奋斗的客观规律。为摆脱“内卷”文化的困扰,提振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需从现实条件、理念指引、实践落实与保障三重维度共同发力。首先,要破除造成恶性竞争和滋养“内卷”文化生成的现实条件;其次,要灵活运用新发展理念引导青年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奋斗观;最后,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三单元共同参与,帮助青年提振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面向广大青年提出的重要价值遵循。理解青年“自找苦吃”的深刻内涵,需要理解其中内蕴的“愿意吃苦”的基本态度和“主动吃苦”的自觉能动性,明确“自找苦吃”的奋斗方向和最终目的。从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看,青年“自找苦吃”是磨炼意志品质和增长本领才干的必然路径,是站稳人民立场和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路径,是坚定理想信仰和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路径。一百年来,中国青年与党同心、跟党奋斗,把“自找苦吃”的主动精神与实际行动书写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要继续弘扬“自找苦吃”的精气神,把新时代“三个务必”的要求自觉融入“自找苦吃”的行动实践中,让“自找苦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磅礴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展现出的优秀精神品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惧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新时代青年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应从加强理论武装、培育历史思维、增强历史主动、践行使命担当四个方面着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自觉加强“五史”学习,在历史经验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国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防范“四种危险”;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发展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目标,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  相似文献   

12.
张金福 《创造》2024,(2):32-33
<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丰富内涵,以更好培育广大青年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13.
陈金龙 《求索》2022,(2):5-1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拓展提出了系列问题。四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具体内涵、历史成就的具体表现,新时代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独特地位,党的百年奋斗五个方面历史意义的深刻意蕴,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概括的依据、蕴含其中的历史智慧、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叙史方法、情感意蕴、历史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比较,这些问题既有深化研究的空间,也有拓展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以“80后”和“90后”为主体的“中坚青年”群体生长于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时代,面对与前辈群体相比更好的成长条件、时代赋予的机遇与重任,他们展现出了坚强心态、坚持行为以及更强的主观能动性,这构成了“中坚青年”的精神底色。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青年”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不负韶华,用奋斗锻造属于自己的青春标识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省政协委员建言港澳台侨青年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给予厚望。当代青年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骨干力量。做好青年工作,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追梦、圆梦,至关重要。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工作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青年思想及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为基础,在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崇高道德、练就过硬本领、践行初心使命等方面形成了丰富内涵。新时代,要以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党管青年的重要原则、抓住中国共青团的根本性问题、推进中国青年凝魂聚气工程、培养中国青年的胸怀天下意识,努力涵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3月15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青年工作委员会全国总会与国民党青年论政联盟共同筹组的“辛亥革命百年访问团”一行53人在北京和南京进行了参访活动。这是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首次派大型团组来大陆参访。中国国民党青年工作总会由国民党各县市青工总会会长组成,主要任务是做社会青年工作,为国民党中央培养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8.
张永德 《前进》2023,(2):60-6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高校思政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和未来的全面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提出诸多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论述、新观点、新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围绕“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个重大问题,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探究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堪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宝典。《决议》呈现的“四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的标识;概括的“五个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的价值;总结的“十个坚持”,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进一步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这一根本问题。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努力将新时代习近平青年思想深入贯彻到青年工作中去,明晰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坐标方略、基本原则、培养目标和教育之重,积极引导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加强青年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创新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