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台湾人民抗击日寇割占台湾史略张凤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居住在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中华儿女长期以来就在那里生息、繁衍,戍守、维护着祖国的统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近50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领导集体在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台湾除执政的国民党之外,还有民社党、青年党、民主进步党、中国自由党、中国爱国党、民主自由党中国民主正义党、工党、中国民众党、妇女党、农民党、中国新社会党、台湾统一民主党、中华共和党以及虽不具党名而具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如:夏潮联谊会、政治受难者联谊会、中国统一联盟、中华民国全民爱国会、反共爱国阵线(原“反共爱国同志会”)等。  相似文献   

4.
香港和澳门已经先后顺利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1998年10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闭幕讲话指出:台湾问题不能久拖不决,总要有个时间表。正确地制定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抓紧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工作,对于顺利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台湾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总揽全球百年变局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为新时代推进国家统一进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首先,全球百年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险、挑战与机遇,势必将对我对台方略的制定与执行产生重大影响。其次,近年来美国竭力推行“以台制华”政策,试图通过打“台湾牌”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从而导致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甚至对抗不断加剧。最后,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大陆方面将根据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通过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路径,以及坚决反对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外来干涉行径,切实有效地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台湾革命同盟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建立的抗日爱国政党,由台湾革命团体联合会、台湾革命党、台湾青年革命党、台湾国民革命党等4个抗日团体联合而成,以“以集合一切革命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光复台湾”为宗旨。先后以《新台湾》、《台湾民声报》为机关报。领导人主要有李友邦、丘念台、谢东闵、李纯青、宋斐如、李万居、谢南光、黄朝琴、游弥坚等。  相似文献   

7.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守正创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做好对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应该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指引下,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以坚定意志、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反对外来干涉和遏制“台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强大能力来自祖国大陆日益增长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其中,军事实力是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最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3,(6):46-47
<正>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台湾省代表团团长、全国台联会长郑建闽接受采访时谈到,党的二十大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特别是系统阐述了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策主张,强调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提出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目标要求,为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谢郁 《台声》2022,(23):32-33
<正>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对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策主张,强调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浅议台湾知识分子心态刘以籁,马心仪台湾知识分子历来对台湾的思想传播、舆论导向、民众情绪等产生独特的影响,从而对海峡两岸互动、联系和推动和平统一进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对台湾社会进入转型期后的知识分子心态,特别是对统一和两岸关系问题的心态作一分...  相似文献   

11.
民进党在“总统”大选中取胜后,台湾何去何从,已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台湾领导人最近声称:统一并非唯一的原则,海峡两岸的前途可能有两种、三种甚至多种的结论。舆论认为,这一言论实际上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非常危险的。台湾的前途终极选择,不外统一与独立,维持现状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过渡形态。独立,只能意味着战争,意味着灾难,意味着两岸人民的不幸,对台湾来说更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唯有统一,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才是台湾的前途所在,才是台湾人民的最大福祉之所在,才是两岸人民之所幸,才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  相似文献   

12.
郭炤烈 《台声》2003,(2):4-4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海内外同胞的广泛参与,特别是需要台湾人民的参与、合作和奋斗。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人民是发展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力量。所以,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应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内涵,是调动台湾人民主动、积极地参与统一祖国的行列,把他们的心引到这个方向来。一个事业的成功与否,将决定于人心的向背,尤其是有关千千万万民众的心愿、幸福和根本利益的事业,更是如此。祖国统一的成败更是决定于人心的向背。围绕台湾问题的各种政治势力都知道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党从新中国诞生之口日起,在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始终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呕心沥血、悬系终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为解决台湾问题不懈努力,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主张。时值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回顾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台政策的历史发展,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早日解决台湾问…  相似文献   

14.
吴亚明 《黄埔》2006,(5):49-51
台湾学生怎么考大学?7月1日到7月3日,一连三天,台湾举行了大学指定科目统一考试,有近11万名考生参加这次考试,可以说这是台湾的高考,但是又不完全,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21495名学生被大学录取。那么,台湾的孩子如今是怎么考大学的?从1954年到2001年,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一直实行所谓的“联考”制度,其形式与大陆高考差不多,即由台湾“教育部”下属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统一负责各大学的招生,在考前临时召集部分大学教授统一出题,然后在每年7月1日、2日和3日统一考试;接着就是统一阅卷、分发成绩,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填报志愿,各个大学则根…  相似文献   

15.
台湾新党的崛起李猛,蔡丽1993年8月10日,台湾政坛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国民党内“非主流派”政治团体“新国民党连线”部分核心成员赵少康、郁慕明、李胜峰、王建煊、李癸森、周荃等宣布脱离国民党,组成新党。8月22日,新党举行成立大会,通过党章,选...  相似文献   

16.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回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  相似文献   

17.
陈微 《福建乡土》2012,(6):46-47,50
自康熙帝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在台湾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与大陆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然而,由于在鸦片战争前的近200年间,清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建设着眼于“治内”,加上海洋阻隔、交通不便等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宝岛台湾     
李立 《统一论坛》2007,(3):52-55
美丽的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只隔一湾浅浅的海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两岸尚未统一。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宝岛台湾,本刊特推出"话说台湾"栏目,详细介绍台湾的历史、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风俗等,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提出,为推进祖国统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贯彻落实总体方略,不能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思维方式看待台湾问题,而应以普遍的、整体的、发展的系统观念思考、谋划、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将解决台湾问题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全局之中,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总体方略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推动对台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鼓吹“两国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下台、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骨干分子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形势及走向分析的基础上,揭露了“台独”分子陈水扁阻挠台湾与大陆统一的种种伎俩,探索了台湾回归祖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