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聚焦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更好发挥文艺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的积极作用。黄坤明指出,文艺担负着为民族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以深  相似文献   

2.
朱明领 《求知》2023,(6):56-5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作为国有文化企业,要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遵循、找坐标、找方法,正确处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生活、文艺与创新等关系,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相似文献   

3.
<正>刘云山出席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20多年来,以弘扬先进文化、多出优秀作品为目标,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成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示范工程、响亮品牌,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一直以来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并且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创作,"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作出更多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优秀作品。同时,他还针对文艺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问题,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几点希望。本期"习近平用典"特摘编他讲话中的经典名句,与读者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0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文化担当,深化落实措施,巩固文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刘云山指出,推进文艺繁荣发展,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解决群众立场和群众感情问  相似文献   

7.
<正>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强调要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着力加强内容建设,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完善出版管理,健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实现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国加快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刘奇葆指出,出版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1)
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没有也不可能终结。掌握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网络强国视域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思想指导、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增强意识形态认同为价值导向;增强面向世界的宣传话语,以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为建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发展路径,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赋予文化建设新的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奋力推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不断铸就与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文艺高峰。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兴文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提出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艺繁荣、文化发展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情”“理”交融的理论体系,既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也有深厚的情感意蕴。在其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情感面相、人民对文化的情感诉求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自信基调等情感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确立了这一思想的共情力量、人民品格与强国使命。在理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情、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之情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尊重之情等丰富的情感表达,体现出生动性与真实性。在文化工作实践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艺创作、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等具体领域也提出明确的情感要求,强调发挥情感的特殊机制与优势。深入剖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情感意蕴,既能扩展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识视域,更好地加以宣介和落实,也能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情感密钥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和新方略,其中提出要加强铁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交通强国。上海铁路局要在组织好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迅速掀起热潮的同时,立足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结合铁路改革发展实际,努力建设文化强局,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交通强国,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7,(6)
<正>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基础。2014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文艺界迅速展开了一场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一段时间以来,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中央和省级,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但是,毋庸讳言,在市、县这一层面,主题实践活动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群众期盼和上级要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新的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集中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文献,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讲话》中蕴含着的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文艺创作三重逻辑已经成为我们党指导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南。从价值逻辑来看,文艺创作要坚守人民情怀;从历史逻辑来看,文艺创作根源于人民实践;从现实逻辑来看,文艺创作要满足人民需要。从这三个维度重温《讲话》的核心内容和理论贡献,是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让《讲话》精神在继承中发扬光大,继续引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丛潜  隗金成 《学理论》2013,(28):24-2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试图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问题入手,对文化自觉的内涵进行深层剖析,对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进行分析论证,对文化自觉的可行途径进行有益探索,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以下简称《祝辞》),是邓小平关于文艺工作所作的重要讲话。他的文艺思想集中于这篇重要《祝辞》中,是继承和发展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文艺思想的结晶。邓小平文艺思想围绕文艺与人民的关系进行阐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其精神实质进行认真地研读、领会,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文艺的社会价值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作为人类创造历史的精神性产物,作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与人民有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构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基础上的理论体系。深入探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历史依据以及实践路径,是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前提和必须。历史唯物主义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宏大历史进程为这一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基础上,全力贯彻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是新时代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于激励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也对新时代新征程版权强国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版权事业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推动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