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17,(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明确中国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  相似文献   

2.
“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得出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又将此经验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内容写入大会报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百年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逻辑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在实践中对于党的自身建设、中国梦目标的实现以及人类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行动价值。这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质,体现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维,诠释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3.
要论摘登     
《求知》2017,(12)
<正>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我说过,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称《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必然。纵观百年党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三个重要条件:战略前提是党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客观依据是党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作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最新判断。主观条件是党立足中国发展大历史逐步实现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全面关切。  相似文献   

6.
殷文贵 《求知》2022,(5):27-29
<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命题,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和睿智把握,凝结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底蕴,凸显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叠加的历史紧要关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7.
黄继炜 《求知》2023,(5):31-3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的决心、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推进国际主义实践,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坚持探索建立正常的党际关系和国际关系、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坚持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践行国际主义等。中国共产党推进国际主义的实践对我国新时代外交具有以下现实启示: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坚持推动国际团结协作,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坚持承担大国大党责任,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充分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养料和理论精华,为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划定了时代新坐标、标注了历史新方位,同时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以宏阔的世界眼光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义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深沉的历史基因、深厚的理论根基以及深切的实践指向。从历史维度看,崇尚和平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从理论维度看,“和合”理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源泉;从实践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2.
李永胜  黄丹丹 《求知》2023,(6):25-2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就从世界历史的宽广视野,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贡献,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深远的思想启迪价值。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13.
边飞飞 《学理论》2023,(3):33-35
公共性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属性,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的必要维度。建构平等、公正及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公共性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本质内蕴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公共性特质,积极维护公共安全,追求公共利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并努力寻求公共价值的生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追求充分释放和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共性维度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天下谋大同的公共情怀。  相似文献   

14.
确立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关系到工人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命运前途。一个党的思想路线集中反映着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的根本思想基础和灵魂。中国共产党历来关注思想路线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根本的就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倡导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的也在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在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6,(11)
正三大责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储新宇在7月24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三大责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第一,对民族的责任——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从未忘记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开出提振世界经济的"药方"、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平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国际减贫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1,(2)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备受关注。它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紧密相连,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和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全球化伴随世界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之间的关系,对于更进一步顺应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更好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这标志着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已经渐趋成熟定型,开始落地落位。这一伟大构想的  相似文献   

18.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新年伊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强调,"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让世界再次领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宏阔视野和非凡格局.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  相似文献   

19.
王中汝 《求知》2022,(4):21-23
<正>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体察世界发展大势得出的科学论断。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大业迈上了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40余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深深嵌入到现行国际体系之中。中国的前途命运,前所未有地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有效应对世界大变局,提出能够体现世界各国最大公约数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方略,是当代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从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出发,主动谋划,开拓进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护全球公平正义实践路径的探索。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也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有力维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