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首次公开讲演《论持久战》,论述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和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从战略、战役、战术层面阐明了抗战策略和争取最终胜利的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创新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和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科学论断。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武器,在客观层面上对中日双方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且中国必胜的科学预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泽东指出日本唯一的长  相似文献   

2.
霞飞 《党史文苑》2007,(11):4-8
抗日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有各种因素.但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则是确定无疑的。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创作的,一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论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揭示了坚定自信与努力奋斗的关系。毛泽东的名篇《论持久战》,通篇贯穿着坚定自信、努力奋斗的思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坚定自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速胜论"也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努力奋斗。毛泽东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重视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论持久战》抓住了中日战争双方互相对立的四大特点:日本方面,一是战争力量强;二是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三是国土小,人力、物力不足;四是国际  相似文献   

4.
正《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设想的那样发展的,中国人民最终战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有各种因素,但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则是确定无疑的。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创作的,一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发表的一篇最为著名的论著。它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终于使中国革命力量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换,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篇著作是引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更是充满着辩证思想的不朽之作。通过对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日双方军事力量强弱转化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如何看待敌我双方力量强弱,如何实现我军力量由弱到强转化(1)。认真理解毛泽东的强弱转化思想对今天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唯实》1982,(Z1)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写的一篇充满哲理的重要军事著作。这篇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和总结了抗日战争头十个月的情况与经验,论证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的,最后胜利为什么是属于中国的问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并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规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战略战术。本书是指导抗战走向胜利的纲领性文献,通篇闪耀着唯物论、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今天学习它,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80余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光辉著作《论持久战》。它不仅是军事著作,而且也是哲学著作,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至今仍在闪烁。以事实为依据准确预判未来毛泽东准确的预判主要体现在:1、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2、亡国论、速胜论都没有根据;3、抗日战争必然要经历3个阶段;4、中国、日本都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是向上的,日本必然是向下的;5、中国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指导抗日战争而写。但是,它远远超出了军事学范围,也是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方面的重要经典,对确立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产生着重要影响。《论持久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而且在于它对指导中国革命胜利后的万里长征,指导中国建设,指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持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5日凤凰网转载了作者霞飞在人民网上发表的文章,文章介绍说,毛泽东写完《论持久战》之后,一开始并未考虑出版或者发表的问题,他写作的目的,是在中共高层搞清楚问题,统一认识。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用了近十天的时间,讲演了自己写好的《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他的首次演讲,就  相似文献   

11.
正1938年初,为了提高中共应对抗日战争时局的理论水平,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办公室组织哲学座谈会(后被称为毛泽东哲学小组),讨论辩证唯物论诸问题。开始参加的都是中央秘书处的秘书或干事,后来逐步扩大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随着哲学小组对军事战略研究日益深入,毛泽东引导成员将研究重点转向  相似文献   

12.
在1938年抗日战争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于5月26日至6月3日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著名的长篇讲演,它就是《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精辟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总方针,严厉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继《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后的又一篇最重要的军事著作,它语言通俗,道理深刻,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1938年5月所作的《论持久战》,对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战略主针。历史证明,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的。这部著作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影响力犹存。前几年多家网站都流行一篇《抗日"持久  相似文献   

14.
王岚 《党史文苑》2003,(4):23-25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的著名军事著作,对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自发表以来,这部著作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军事论著中的经典之作。这本军事论著最初的英译本翻译者名叫杨刚,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地下共产  相似文献   

15.
《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在文中提出持久战战略方针,科学预见战争进程,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念;深刻揭示战争本质,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规划了夺取胜利的军事路径;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掌握了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周重礼 《党建文汇》2002,(18):18-1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进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面对着经济实力雄厚、武器装备精良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尤其是“八&#183;一三”淞沪抗战之后,日本侵略军在华北长驱直入,在上海、南京一带步步进逼,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可是,不到半年,八路军——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本精锐板垣师团,歼敌千余人。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5,(3)
<正>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它创作于抗日战争爆发初期的1938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这一抗战名著的写作过程、流传往事及世人评说,回味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有着独特的意义。《论持久战》的创作背景、经过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短短几个月内,日军铁蹄在华北、华东肆意践踏,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大片国土落入日寇魔掌,无数家庭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无数同胞饱受欺凌、惨遭屠杀……  相似文献   

18.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篇经典著作.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发展规律、战争性质等角度,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和前途,论证了中国必胜的战争结果,并深刻阐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特点、持久战何以可能、内线和外线、反对主观性和发挥能动性、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进行决战和避免决战等战争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全面、发展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抗战,强调了坚持抗日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批评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唯心论和机械论等错误观点.《论持久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9.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14,(3):26-28,33
美国研究毛泽东的著名专家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记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特里尔在此书中是这样论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  相似文献   

20.
有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咱人心暖,毛主席思想的光芒照得咱心里亮。”它反映了抗战时期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深入人心、武装军民、形成战争伟力的真实历史。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