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审视和考察翻译。中国有明确记载的笔译活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翻译史上共出现了五次高潮,我们以翻译史上的这五次高潮来探讨翻译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东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点,我们是否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我觉得把中国出现的问题放在一个世界大局当中考虑,可能会有一个恰当的考虑,不夸大也不缩小。8月3日~5日我到夏威夷参加一个高级政治论坛,感觉到大家对中国充满希望。新疆"7·5"事件没有一个人谈到,相反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中国上半年7.1%的增长,表明世界经济衰退已经见底了,中国会带动世界。会议上我看到另外一个景象就是日本的极大失落感,我没有  相似文献   

3.
抓周     
在“族群”一栏,你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血缘的,一个是生活的。人以群分的名词成为了都市客的流行标签。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无数个新族群——你是哪个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2008:对中国来说意义不同寻常。这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30个年头,是中华民族企盼已久的奥运年,还将主办亚欧首脑会议,世界为之聚焦。美国《新闻周刊》这样说:”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的焦点是大选:对世界而言,2008则意味着中国。当奥运会最终揭开它的帷幕时,中国将步人国际舞台的中心。”还有些西方媒体甚至将2008称为“中国年”。我们说:2008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总结世界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也是新世纪推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宏伟纲领。“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党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马雯婕 《工会博览》2009,(12):52-52
中国文化以及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才能既弘扬我们中国的文化,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孔子学院既是一个传播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最好形式之一,也是一个中国文化可以响亮世界的品牌。本文将论述如何才能让孔子学院成为中国文化教育产业最好的出口品。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我们事业的希望,也是我们事业的未来。二十一世纪是现代青年的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任落在现代青年的身上。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设搞好了,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佳子  老北 《法制博览》2009,(2):22-23
中国的机关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机关都一样,有很多的制度和规章约束。但是,任何一个在中国机关呆过的人,都会多多少少地认识到:真实的机关环境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其实往往不完全是成文的制度和规章,而更多的是一些不能搬上台面,暗藏四处的“机关”,而成文的制度和规章往往是用来惩戒那些触动了“机关”的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关系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文化交流进一步展开,这种文化交流不仅是传播中国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拉美有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21-21
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美国人看中国存在两极趋势,一种是好得不得了,甚至认为中国很快将统领世界经济;另一种是带着有色眼镜,对于中国的一切都带有意识形态的偏见,觉得中国到处都是问题,缺乏对中国客观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将执行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及,是在20世纪末在企业管理理论界才出现的一个全新观点,近年来,我公司将执行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在为企业建立执行文化尽好一个普通员工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探讨和讨论企业执行文化建设,在最广泛的职工领域认识执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辛鸣 《南风窗》2011,(8):34-37
我们已经建设出一个"世界第二"的庞大经济体,我们能否同时建设出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幸福平安的和谐社会?中国社会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60余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历史的提问曾庄严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创新:中国新“赶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余年前,毛泽东主席曾庄严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60余年后的今天,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历史又一次的提问:我们已经建设出一个"世界第二"的庞大经济体,我们能否同时建设出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杨陌 《法制博览》2010,(16):71-71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被媒体炒得极热。中国人可以无比骄傲地说“我的祖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文化”……诸如此类。但自信心刚刚开始膨胀的中国人只顾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忘记了去思考我们的文化对我国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有和帮助。毕竟“文化大国”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名头。  相似文献   

15.
《法制博览》2009,(13):56-57
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罚,奠过于当众裸露女性的身体。在“穿衣文化”的世界观形成后,中国人便开始以裸体为耻了,掠去女性的衣服,使其一丝不挂,这就是贬低她的身份,侮辱她的人格的一种卑鄙的做法,尤其是将女犯处以裸刑,除了贬低其身份之外还额外起了一个羞辱的作用。从古至今,有很多女性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这里,我们例举六位中国历代的女杰,看一看她们是如何面对这种惨无人道的卑劣刑罚:  相似文献   

16.
林燕玲 《工会博览》2008,(10):21-22
社会保障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保障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世界上每五个人中仅有一人享受适当的社会保障的保护,有一半的世界人口不享受任何社会保障保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将确保世界各地的男女劳动者享有体面的劳动作为一个首要目标。社会保护是体面劳动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护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需要工人参与。  相似文献   

17.
站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背景下,审视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就是要科学判断文化发展的新机遇,准确分析文化发展的新挑战,正确掌握文化发展的若干重大关系.从历史和现实看,透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展望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世界性文化生态,中国当代文化发展面临六大机遇,面对四大挑战,但总体上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十分严峻;但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催人奋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准确判断世界文化发展大势,立足于中国文化国情,驾驭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八个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伪高潮     
徐国良 《法制博览》2009,(10):52-52
多年来,我国许多地方,许多单位动辄掀起某某活动高潮,某某工作高潮,并且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但领导很激动起来、群众动员下来后,没有几个“高潮”真正到了高潮,没有几个“高潮”真正产生了效益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梁漱溟对中国文化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其新儒学文化观是乡村建设的哲学基础,而乡村建设则是新儒学文化观在实践中的具体呈现.本文试图将梁氏置于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通过考察其新儒学文化观与乡村建设的关系,来管窥文化选择对现代化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鲆 《法制博览》2010,(10):13-13
中国文化认为,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自己“做”出来的。一个人,无论他先天素质如何,也无论他高矮胖瘦、贵贱贤愚,如果不会做人,也就不能算做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