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保林 《政府法制》2008,(20):54-55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主题,明确了社会建设“五个有所”的目标,其中“老有所养”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3月10日上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肖扬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分别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工作报告。 “国家执行联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突出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这些关键词印证着,我国司法机关在“依法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迈出了“民生司法”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12,(16):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经典诗句,也是中国老百姓世世代代对住房渴求的一种真实写照。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年代,最关乎民生的是医改、教改和房改,其中,房改既是党和政府最关注的—项宏大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期望成功的—项惠及每家每户的民生工程。为了改变城乡广大居民的“蜗居”状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证》2008,(4):1-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党和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1,(20):12-12
通常,如果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我们就称之为“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目前65岁以上人口约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可以说,我们是“未富先老”。这无论是对社会养老能力、养老保障体系,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何代宝 《中国审判》2009,(8):F0003-F0003
2009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法院启动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唱响了一曲法院主题“民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民”浪潮,以此达到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成果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目的。作为老工矿区和新型转型城市的基层法院,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法院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以扎实有力的工作,奏响时代高音,唱响主题“民歌”,为主题实践活动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7.
“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上林县人民法院关注民生、注重民情,积极推进审判进乡村工作,坚持做到“四优先”,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已经走过了十四届的峥嵘岁月,直面民生问题、为群众谋福祉,始终是代表委员们在履职过程中聚焦的话题。教育、医疗、养老、消费,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始终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领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律师行业代表委员在履职中聚焦民生领域,为人民群众建真言、办实事,将基层声音带到大会之上。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4,(5):1-1
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百姓的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生活环境的“小康梦”,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抑制贫富分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的“改革梦”,是“苍蝇老虎”大小贪官落马,制度反腐的“廉政梦”,是倡导法治思维,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法治梦”,是加强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克元 《检察风云》2011,(20):56-57
养老靠儿子还是靠房子?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儿防老”的传统做法面临考验,而“以房养老”的观念正在悄然兴起。以房养老,就是老年人将自己的房产转让后获得资金,然后委托养老机构养老送终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09,(1):M0001-M0001,3
如果评选2008年的中国流行语,“山寨”一词无疑应占一个席位。眼下,这股从“山寨手机”开始的风潮愈演愈烈,几乎所有重要媒体都刊发评论员文章,对山寨现象进行探讨。而“山寨春晚”的出现,无疑是“山寨文化”登峰造极的一个标志。四川人老盂公开喊出“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是个不争的事实。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显得异常的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正在我国推行。文章从我国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X社区,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交谈,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根据省情、事情、区情提出改善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翔宇 《中国监察》2008,(5):60-6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符合民心、改善民生的庄严承诺,令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4.
民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民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器”。近年来,山西省原平市民政局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闲、为民服务”这一主题,以打造“绿色民政、阳光民政、满意民政”为主线,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急、最难、最需的现实问题,把好事、实事办在了用滩群众的“心坎”上,充分发挥了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能作用,把民政部门打造成了网难群众的“温馨港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以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全社会范围内,对民生的高度关注,逐渐凝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两会”明确提出了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更向世人展示着我国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强大决心和行动。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建设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民生时代”。  相似文献   

16.
近来,“民生”成为素有“人间仙境”美称的山东蓬莱的热名词。这里,不但普通市民街谈巷议离不开民生,而且党政机关决策部署的重点也是民生问题。走在蓬莱街头,所见所闻,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新事不断,亮点频现,彰显了蓬莱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一些学者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乃“先治官”。一、要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官”即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依照人民的授权,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所以,“官”实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逐步侵蚀到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8.
刘辉 《法制与社会》2015,(4):169-170
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现象明显.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大致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应提供家庭养老保障,提供社会养老保障,加强老年人自我养老保障,促进我国养老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苗政军 《行政与法》2023,(7):105-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已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但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仍然存在短板弱项,呈现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问题。因此,需要聚焦多元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面提档升级;聚焦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聚焦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探索构建政府、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20.
王娜 《法人》2006,(5):59-60
素有“提案王”之称的王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乎民生的12项提案,身为“老委员”的他将这归结于政协委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