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婷 《法国研究》2003,(1):181-187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巴特里克@莫迪亚诺)(Patdck Modiano)一九四五年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佛来米(Flamande)人,在二战期间从比利时来到巴黎以寻求其演艺事业的发展;父亲则具有犹太与埃及的双重血统,在一次采访中,当莫迪亚诺谈到他的父亲时说到:"在十三岁的某一天,我突然间发现我父亲在外面从事的活动原来一直都是在另外一个身份下进行的,而这个身份却不是我所知道的那个原本应该属于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感谢上天让我和家人逃过一劫。”一时忘了父亲病体的苏桑托如是说。这位来自印尼泗水的会计师,原本订了2014年12月28日亚航QZ8501航班机票,准备与妻子携两儿一女去新加坡度假,可临行前一天,苏桑托的父亲病了,一家人无奈取消行程。  相似文献   

3.
老母亲问我为啥这么拼命,又没人给开工资。我回说,这次真的拼了命了,只因为我是您的孩子,也是一个父亲。这不,我看到日本朋友捐助武汉的物资上,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物资上的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作为武汉人,难道我不该更为家乡做些什么吗?  相似文献   

4.
与其说《妖怪大全:中国·世界篇》是百科全书,不如说它是一把激发想象、获取灵感的钥匙,非常适合闲来无事翻阅,尽情沉浸在联想的世界里大开脑洞。对日本的妖怪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定都听过水木茂的名字。妖怪大师水木茂,穷尽一生寻访各种妖怪故事,把很多只有文字记载的妖怪们形诸笔端、绘成图像。日本妖怪绘卷常常将妖怪描绘得幽暗惊悚,但水木茂笔下的妖怪却大有不同。它们常常是朴拙而可爱的,虽然诡异,却无法令人心生厌恶。  相似文献   

5.
陪读寄语     
朱宜尧 《新民周刊》2022,(27):34-34
说来也惭愧,我没有体会过真正意义的陪读,像一些家长,孩子在前面学,她在后面记笔记,而我,只是接接送送,管理一些吃吃喝喝,洗洗涮涮,再也就没啥了。有时候,指点一下作文,他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老大不情愿了,说我写的东西只适合发表,不适合高考。我也就偃旗息鼓、默不作声了。作为父亲,不能太难为孩子,也知道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相似文献   

6.
杨江 《新民周刊》2012,(42):51-51
杨老师善于体罚,迫于他的淫威,我吃过粉笔、喝过墨水,也咀嚼过阴沟里的烂泥,至于辱骂、打耳光、拳打脚踢,那更是家常便饭。……我很早便领会了什么叫"窒息"与"濒死状态"。温岭幼师颜艳红虐童事件刺痛了我的心也揭开了我深藏20多年的伤疤。作为一名3岁幼儿的父亲,我是没有勇气看完颜艳红QQ空间内上传的那702张虐童照片的,当那...  相似文献   

7.
邵先生 《新民周刊》2022,(13):44-45
得知我阳性确诊的当晚,父亲是担心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我长这么大是头一次见他这样。今天是我来到上海世博展览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的第六天,昨天上午第一次给我们做了核酸检测,但仍然没有发放任何药物。目前,身体倒是不错,没什么症状,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相似文献   

8.
越剧《白毛女》的上座,是真正靠观众的口口相传与争相捧场换来的。不仅如此,观众在看戏过程中的反应也十分强烈,每次演到杨白劳喝卤水自杀,以及喜儿被黄世仁抢走时,台下总是时不时传来抽泣声。  相似文献   

9.
《德国研究》2005,20(1):6-6
亲爱的李乐曾先生:从勃兰肯堡先生:处惊悉您父亲的噩耗。多年来我们一直对他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我曾与他在上海会面,他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辞世令我们非常痛心。愿您化悲痛为力量,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  相似文献   

10.
中韩当代成长小说中父亲形象多以缺失的状态呈现。"父亲缺失"母题的成长小说规定了"父亲"的状态,同时父亲的状态不仅成为幼年主人公成长的前提条件,还决定着他们成长的方向。本文梳理西方文学中弑父主题与东方父亲缺失的历史溯源,导入心理学理论重新分类,围绕"缺位""死亡""无能""变身"四种父亲缺失的类型,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对中韩当代成长小说进行探讨,进一步归纳出中韩成长小说"父亲缺失"的文本表现和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1.
《德国研究》2005,20(1):8-8
亲爱的李教授:惊闻您父亲李国豪教授逝世的噩耗,心情万分沉痛,谨此代表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向您与您的家人表达我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相似文献   

12.
孟晖 《新民周刊》2020,(15):90-90
在最意外的情况下,我再次与波斯语里的"瑟瑟"一词相遇。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的波斯语网页报道,苏莱曼尼将军的女儿泽纳布在纪念活动上发表讲演,有这样的话:"我的父亲就像一只玻璃香水瓶,当被砸碎的时候,用美好的香气缭绕全世界。"她用伊朗的国语——波斯语发言.  相似文献   

13.
一说来奇怪 ,我这辈子好象铁定非与“东南亚”结缘不可 :首先 ,我的祖、父辈都同东南亚有直接关系。我的外祖父、几个舅舅都曾在柬埔寨谋生 ,并孕育子孙成群 ,至今还有亲属居住在那里 ;我的父亲曾闯荡柬埔寨 ,后来才回国打游击。其次 ,我上大学以后 ,我所敬仰的钟远蕃教授曾经给我们上过东南亚经济方面的课程 ,从此使我对东南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钟爱。再次 ,在钟教授的诱导下 ,我大约在 1963年或 1964年就曾登门拜访过时任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全所工作 )的司徒赞老先生 ,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至今仍历历在目 ;复次 ,当我 1966年…  相似文献   

14.
杨江 《新民周刊》2015,(14):39-41
30岁的黄青(化名)在清明节这一天来到父亲的坟前祭奠,l他的眼前清晰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两年前,因颅脑损伤,父亲离世,成为上海建立OPO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系统后第一例自愿捐献器官的案例,父亲的生命得以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延续。  相似文献   

15.
虽然只有四万多字,但《通往父亲之路》处理的是一个四十万字的题材,这是一个长篇小说的体量。在中外文学史中,父亲或者父子关系早已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有关父亲的书写更是不胜枚举: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巴尔扎克《高老头》,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朱自清的《背影》……,这些名闻遐迩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每一位父亲都气质独特,书写的每一段父子关系亦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协事业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更是靠一代代干出来的。我和父亲两代人,都和政协有深厚的情缘。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当时的北平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派代表、区域代表、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体代表共45个单位以及特别邀请人士.  相似文献   

17.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0,(16):92-92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我们家那本神秘的"手册"。我不说你也猜到了是不是。是的,它叫《赤脚医生手册》。那本手册在我家曾长期"神秘"。它当然不是禁书,在那个10年里,它至少被印刷了几百万册,但也不是什么"好书",后面印着"内部发行"说明发行渠道受限,父亲不但从不推荐它,还常常有意无意地藏它,掖它,有一次还被我撞见,他和母亲深夜的捧读,颇有前人"雪夜拥衾读西厢"的温馨。是以它既是家庭"显学",又是家庭隐学。  相似文献   

18.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11):14-14
@樊建川:1983年,刘晓庆发表《我的路》,全国轰动,有亲友给其父昌儒先生写信,大略有些微词,昌儒先生复信:"如果事先知道的话,我们会劝她写得含蓄一些……我们还是坚决支持她的……不管她今后会遇到什么大风大浪,我们一定会成为她的坚强后盾。"刚才,库房中整理资料,见此信,感慨:好字好文好父亲。  相似文献   

19.
江迅 《新民周刊》2012,(39):28-32
"发展经济","国家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罕有地就本国经济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这一姿态激发了外部世界对于朝鲜经济思维出现变化的观察热情。先说在平壤多个场合听到的同一个故事。故事说,一天金正恩陪同父亲金正日去农村察养猪场,来到猪圈前,群猪不停哇哇乱叫。金正恩问父亲。  相似文献   

20.
陈冰 《新民周刊》2024,(13):70-73
<正>人死不能复生。用AI“复活”逝者,究竟行不行?这项技术的使用边界在哪儿?该如何依法依规又安全地使用?该如何监管以防止它被滥用?这些都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知名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爱女,不仅能给妻子庆生,还能跳舞。一句“我的女儿又回来了”,让人肝肠寸断;为安慰91岁的奶奶,男子用AI换脸“复活”去世父亲,一条高赞评论称:这是“AI技术最应该用到的地方”。AI不仅能够“复活”亲人,还在不断复活明星。当COCO的音容笑貌再现,以她特有的活泼语调说着“感谢大家做我的后盾,为我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